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昆曲 > 资讯 >

“上党昆曲”:黄土高原的粗犷与豪放

2016-05-01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闫昕
上海昆剧团2009年在晋城市影剧院演出
古戏台上的年轻版《长生殿》
  昆剧的优雅与上党梆子的不羁在千年古戏台上相遇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因其在伴奏上以枣木梆子击打节拍作为节奏的统领,故称为梆子,是一种板腔体的声腔音乐形式,主要流行于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地区。上党梆子中含有五种声腔:昆、梆、罗、卷、簧。在昆曲、高腔、梆子、皮簧等诸多声腔的传播与流布的过程当中,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许多的剧种,以一种声腔为主的剧种是单一的声腔剧种,而上党梆子则是多声腔剧种。这与它在形成过程中所独有的地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上党梆子中,昆腔是最为重要的声腔,在演出剧目上,一天的戏码安排上,昆曲必然是压轴的大戏。由此可见,昆曲在上党梆子中的地位。演出上党梆子的艺人必须昆、乱不挡才能算作是全才,才能登台演出。而一个上党梆子戏班则必须能够演出昆曲,才能够撑起全场的演出。当时上党梆子戏班每日上午场多演出昆曲和皮黄戏,下午则是梆子与皮黄同台,晚上则是整本的梆子戏。而在上百出的上党梆子剧目中,昆曲剧目存留有十余出,如《长生殿》(常演出的有《惊变》、《埋玉》等折)、《赤壁·游湖》、《别母》、《乱箭》等。

在上党地区,不仅仅是在本土的地方戏当中借鉴与化用了昆曲的声腔与表演形式,而是独立出来,利用折子戏这样一种载体,将昆曲完整的演绎出来,而不仅仅只是化用和借鉴。然而,经过上党梆子艺人演绎出来的昆曲并不是原汁原味的昆曲,它在上党梆子艺人的演出过程当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声腔上,身段上、表演上都发生了改变,增加了梆子戏的味道。在除了继承了昆曲悠扬、婉转的唱腔之外,还加入了梆子腔的高腔。

然而为了便于叙述和研究,按照声腔特色是区分剧种的主要标志的理论,在这里我引入了“上党昆曲”的概念,需要强调的是,在这里上党昆曲的提出并不仅仅是界定一个独立的剧种概念,而更多的是从一个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范畴来考量,是昆曲在传播过程中的动态表现的概念化表达。所谓的“动态表现的概念化表达”,即把昆曲在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变化的特征抽象化、凝固化,由此对其冠以一个相对固定的称谓。诚然,在这一称谓未必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而“上党昆曲”这一称谓的提出,则主要是出于对本文在叙述上与研究上的便利。同时这一称谓的提出也是基于对昆曲上党地区流传的过程中与当地戏曲结合所产生的具有地域色彩的昆曲唱腔。由此,本文提出上党昆曲的概念,以用来与原汁原味的昆曲相比较,区别其异同之处。

上党昆曲是因为昆曲在传入山西之后与山西地方的方言、 风俗和地方小戏结合起来,形成了带有地方特色的昆曲。而昆曲进入山西之后只有在上党地区留存了下来,结合了当地的元素,形成了带有地方特色的上党昆曲。

上党昆曲与原汁原味的传统昆曲相比多了一份上党地区的独特韵味, 加了一份来自黄土高原的粗犷与豪放。

首先,在声腔之中加入了很多的梆子腔,腔调也常有高腔出现,这与悠扬婉转的昆腔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上党梆子著名演员所演出的党昆曲《长生殿》,就是以传统昆曲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了上党梆子唱腔等地方戏的色彩,形成了具有上党特色的上党昆曲。张爱珍在演唱《小宴》一折中的【泣颜回】这只曲牌时,就加入了上党地区声腔多所特有的高亢明亮的演唱特点。

其次,众所周知,昆曲在演唱的时候是非常讲究吐字正音,要用中州韵姑苏音。传统的昆曲演唱,对字正腔圆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上党昆曲的大多数演员在演唱的时候因为地域方言等原因并没有按照韵书吐字,依韵律行腔。

昆曲“字音”分南北,北准《中原音韵》,南尊《洪武正韵》,在演唱时则相沿形成“中州韵姑苏音”,字音承自南词,而南词时代以中州音为标准音,即使是以大都为中心的金元北曲也受其响;昆山源自昆山、苏州,其字音与吴语系统姑苏方音自然密切。因此,用中州韵读姑苏音,便成为昆曲演唱的字音。

再次,昆曲的伴奏一般以笛、管、笙、琵琶、鼓板以及萧、三弦、阮、筝等。而上党昆曲的伴奏则基本上是用上党梆子的伴奏, 与北昆用京剧的锣鼓为昆曲伴唱是异曲同工的。

最后,在表演上,与昆曲相比,上党昆曲的表演柔美不足豪放有加。每当演唱之时遇到低沉部分就有了梆子的味道,并且在气韵与节奏上也少了昆曲的悠扬与连贯。这与上党地区的地域人文因素是有很大关系的。在上党地区的人普遍喜欢热烈、慷慨激昂的戏,正如同上党梆子里多演英雄豪杰、历史战争等戏一样,在演到昆曲所擅长的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时候, 便不足心力。因此昆曲传至上党便多了几分豪气与激昂。

上党昆曲主要的活动时期是在乾隆后期至清末民初, 以上党地区的戏班 “鸣凤班”为主要活动载体,“鸣凤班”是当时在上党地区最为活跃的戏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鸣凤班”在一个半世纪里的艺术活动,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与经营理念,一是要有著名的演员,即“台柱子”;二是要有自己的代表剧目。从舞台题壁遗留的“鸣凤班”演出过的剧目可以看出他所演出过的昆曲有很多, 剧目有 《浣纱记》、 《牡丹亭》、《铁冠图》、《南西厢记》 (或《西厢记》)、《长生殿》、《邯郸记》、《宵光剑》、《金印记》、《水浒记》、《义侠记》、《满床笏》、《金锁记》( 《窦娥冤》或《六月雪》)、《玉簪记》、《白罗衫》、《双官诰》、《风筝误》、《一捧雪》、《金雀记》、《东窗事犯》、《单刀会》、《红梨记》等。鸣凤班是昆曲在山西上党地区的主要活动载体,它所演剧目应有三十出左右,其中经过时间的洗礼一些精彩的昆曲折子戏如《长生殿》、《铁冠图》(后来又有《打代州》的别名)、《牡丹亭》等,成为了上党昆曲的长期保留剧目。

然而上党昆曲并不是本地产物,极有可能是晋(潞)商带戏班外出演出学回来的剧目在本地的遗传。从演出剧目看,除《春灯谜》是明末创作、《长生殿》是清人洪昇创作的以外,其余《别母》、《游寺》、《跳墙》、《乱箭》等剧目,都出自对《杨家将演义》、《西厢记》等著名小说的改编;从演出时间看,直到清道光年间,上党昆曲的演出剧目比上党梆子多,之后就越来越少了,上党梆子艺人如果不会演出昆曲剧目,那就不能被称为“全把式”, 是一个不成功的戏曲艺人。 直到抗战前, 请人教一出 《长生殿》,除了得认师之外,还得付 10 块现大洋。抗战后,上党昆曲基本失传,现在只保存有《长生殿》(片断)和《赤壁·游湖》的曲谱本。而在舞台上还能看到的演出就只有《长生殿》这一个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