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红色题材依然有市场

2013-10-23 发表|来源:未知|作者:Major


 

晋剧《刘胡兰》剧照
 
  提起刘胡兰,80后依然耳熟能详。在许多人尘封的课本里,这位15岁就壮烈牺牲在敌人铡刀下的小姑娘,其英雄的形象始终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她用自己短暂而灿烂的生命书写了一首英雄壮歌。而在十艺节的舞台上,文华奖参评剧目新创晋剧《刘胡兰》在济南市铁路文化宫与山东观众见面。

  刻画英雄:更重于“生的伟大”

  “交城的山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浇了文水……”在该剧开头,刘胡兰的奶奶出场后,唱词、旋律选自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交城的山,交城的水》;舞台上的布景选用的是版画,展示吕梁连绵的山脉; 舞台两侧选用了山西剪纸作为图案,一股浓郁的山西特色扑面而来。

  刘胡兰是土生土长的吕梁人,毛泽东主席曾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此前,人们了解的刘胡兰更注重于她壮烈的牺牲,却似乎对这位15岁的小姑娘的生平知之甚少。晋剧《刘胡兰》则在刻画刘胡兰这一英雄形象的同时,着重表现英雄的生命历程,情理交融,故事性强,典型更趋丰满高大。

  “很多剧目基本都重在表现其"死的光荣",而我们这个戏则着重表现她的成长过程—"生的伟大",”吕梁市晋剧院院长张文斌告诉记者,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会受到社会背景、家庭教育、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像刘胡兰之所以小小年纪就成为不怕牺牲的英雄,其成长环境对她选择走什么样的路有很大的指示作用,“在这出剧目中,与刘胡兰差不多大小的两个通讯员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在她的眼前,这种刺激最能够激励和教育她走上革命的道路,而这些生活中碎片都是我们通过考察得出的结论,这样的切入点,更忠实于历史,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感人,才能够有突破。”

  40天排出俩月的戏:用“吕梁精神”塑造“吕梁英雄”

  记者了解到,晋剧剧本《刘胡兰》以沃土根苗、疾风劲竹、血火真金、彪炳千秋四个章节,刻画出刘胡兰由一个农家少女成长为革命英雄的光辉历程,表现了刘胡兰与生俱来的和自我觉醒及追求的顽强不屈、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早在剧本创作之前,学者曾深入刘胡兰的家乡—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对刘胡兰的生平事迹等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一个小故事:刘胡兰小名“富兰子”,她自小丧母,由奶奶带大。继母胡文秀进门后,对她视如己出,支持她读书认字。在学校要求写学名时,继母给她改名为“刘胡兰”,一个“胡”字融入了深厚的母女亲情,这个细节在《刘胡兰》剧中第一部分体现出来,深厚的母女情感染了观众,使英雄形象更加生动,让人们觉得英雄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刘胡兰》的首演是在2012年1月12日,也就是刘胡兰烈士就义65周年纪念日。但我们拿到剧本的时候都已经是2011年的12月了。”张文斌说,在40天的时间中,全院150个职工拧成一股劲,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短时间内凑齐了120万元,弥补资金缺口,而且所有演职人员加班加点地投入剧中,终于让首演如期举行。“要知道正常排演一部戏需要两个月以上,而排演《刘胡兰》我们只用了40天,是用"吕梁精神"塑造出"吕梁英雄"。”

  晋剧市场化模式:从精品变成商品

  晋剧,汉族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

  张文斌表示,目前晋剧的传承遇到了新问题:“人才培养缺失,真正愿意学习晋剧的人少之又少,年龄小的孩子不愿意干,觉得累,只能依靠爱好者的推动,如果有更为完善的扶植政策就好了。”因此,在晋剧的市场推广方面,张文斌说,先将其推向市场,先从成品到精品,再从精品到商品,以换来市场价值,最终实现它的观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晋剧,红色题材,二者相加,其市场看好吗?张文斌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前期由剧院职工凑齐的120万元,已经全部回本。“红色革命题材依然有它的市场,不仅是上了年纪的人喜欢,不少90后甚至是00后也对此好奇,愿意走进剧场一看究竟。”张文斌说,在他看来,红色革命题材也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文化之中,会持续传承下去。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张文斌表示,想将《刘胡兰》这样的晋剧推向各大院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英雄题材的剧目、英雄精神以及中华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