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中国梦也是活泼刚健的青春梦

2017-04-21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范暘沐
配图

1918年,李大钊先生曾写下这样的句子:“今者,白发之中华垂亡,青春之中华未孕”“期与我慷慨悲壮之青年,活泼泼地之青年……急起直追,勇往奋进,径造自由神前,索我理想之中华,青春之中华”。99年过去了,今日中国,早已不是当年“待亡之国家”,早已成为一个繁荣、安定、富有活力的国度,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世界经济的引擎之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仍待进一步厘清,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式仍待最终定型,个人与群体、私利与公德孰先孰后仍无明确共识。换言之,当今中国,仍在“古今中西之辨”的关键点上,李大钊先生的话仍然发人深省:古老的中华文明如何回春?什么样的青年,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

复兴中华的青年,首先需要建立文化主体性,对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有真实不虚的认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化能历经劫难而不断绝,正因它总能包容、融合新的观念和现实,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曾吸纳佛教,孕育出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也会孕育现代性,创造出历古弥新的文明形态。更进一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矫治现代文明的种种痼疾,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仍有宝贵价值。比如,以“致中和”为至高目标的儒家思想,长于调节群己关系,善于发现和创造共识,是治疗虚无、个人至上、种族和宗教极端主义等弊病之“良药”。而追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则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物我关系”,为现代人准备了一个精神的出口。当代中国青年延续着中华文脉,不仅是中国人,还应是“中”国之人,即中道、中和之人,是中华文化“日新又新”的载体。

在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当代中国青年需要建立起正确的政治认同和充分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的国家,众多民族如万川入海一般汇入中华民族这个“国族”之中。“夏者,中国之人也”,华夏子孙的身份认同,立基于中国人共有的伦常观念和对“大同”社会的想象,包容并超越了生活方式各异的少数民族身份。我们的中国,还是一个地域辽阔、情况复杂、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国家,各个阶层的诉求并不完全一致。但在检视漫长的中国史后不难发现,每次成功的改革,均以强大的社会共识为后盾。中国的现存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仍具有一流的动员能力和汇聚共识的能力,中国的难题必须、也能够自主解决。在这一国族认同和制度认同之下,中国青年个人的成败,与共同体的起落、国家的兴衰是无法剥离的。因此,青年人应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兢兢业业做好分内事,并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中,善加呵护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公德,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终日之所思,不如须臾之所行也”,当代青年还应有作为、有担当,勇于实践。中国人如何进德修业?不异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年之“修身”,是关注自身的体质和心理健康,攀得了高峰,也经沉得下低谷;更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善于利用便捷的工具(如互联网等)和前沿的知识(如大数据、量子计算等),在时代大潮中搏击风浪。青年之“齐家”,是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亲子观,将“骨肉以仁亲,夫妇以义合”落实到家庭生活中;也是将“礼义”扩展到朋友、同事、同胞之中,以再造礼仪之邦。青年之“治国”,是有序参与政治,帮扶社会弱势群体,为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而尽自己的责任;也是关心国际事务、关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交流中成为中国自尊、自信的代言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倘若中国青年都是全面发展的实践者,何须“平天下”?何愁天下不太平?

2017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所呼吁的正是“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中国青年。青年的可塑性即是国家的潜力,青年的现状就是民族的未来。李大钊先生还说过,“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中华的回春再造,关键是青年的主体自觉,“以特立独行之我,立于行健不息之大机轴”。青春,不仅指年龄,更指精神;不仅在于个人,更在于民族与国家。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也是活泼、刚健、敢于担当的“青春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