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戏曲发展也需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03-05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嘉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常态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判断一针见血:“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习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党和政府进一步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基础上,戏曲事业出现了诸多可喜的成绩,但与之面临的是戏曲问题与困境发生新变化、进入新常态,戏曲生态变革滞后于新时代大众审美的根本性变化与文化市场机制的新形势、新要求。

戏曲事业的振兴发展,当前也面临着结构性问题与供给侧矛盾,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在强调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同时,不仅经济效益惨淡,文艺作品也出现了逐渐不再满足人民群众的口味,个别戏曲剧目的演出没人想看,社会效益也大打节扣的现象。由此,戏曲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或已到了形势所迫、问题倒逼的必然选择。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据某个戏剧大省2017年统计资料显示,全省共有戏剧团体665个,其中国有事业性质93个,从业人员4741人;国有转企改制院团56个,从业人员2953人;民营剧团516个,每团从业人员小到十几人,多在七八十人不等。2017年戏剧团体演出10.26万场,演出收入37032万元。其中省直八个院团(包括但不限于戏曲表演团体)演出收入4927万元,累加其它经营性收入745万元,另有四个院团在享受转企划拨经费1845万元,一家院团享受财政差额事业拨款一千四百余万元,并在大多的演出剧目都是国家相关经费和基金另行资助多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艺术作品的情况下,抛去演出成本、管理费用与职工工资与社保支出后,八个院团2017年总亏损额达1840万元。

以上情况并非只有一省存在,但为什么在大量扶持补贴与资助的情况下,国有艺术院团还面临着如此大的运行困难,高价创排的艺术作品一演就赔?无人可看,连年亏损,受众萎缩……,供需失衡、结构失调、生态恶化是关键所在。

戏曲艺术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强化需求杠杆,调整体制结构,实现政府支持的最优配置和公平分配,节省艺术创作演出成本,加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供给,强化人民群众观赏需求在戏剧创作与演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改善戏曲生态,推进戏曲事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

如果市场需求只有100根钢材,而工厂生产了100万根,产能过剩是必然,如果钢材的生产成本要远远大于销售金额,买卖赔钱是必然。

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的一些戏曲创作从主题思想、题材类型上引不起观众的浓厚兴趣,从而无法走市场,没人看。但恰恰这类作品能够得到扶持资助,既然无法从观众那里获取市场,院团就瞄上了“上级部门”的“商机”,既然排某题材剧目可以获取盈利,那就无限量地创作,创作之后观众爱不爱看,能不能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从“生意”上来讲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艺术创作方面类似这样的“生意算盘”打多了,产能过剩也就多了。或许某个院团从一部戏的创作上获取了小利,从对某个思想主题的宣传上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从艺术性和艺术整体发展来看,是人力财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当然,艺术作品不能简单的同商品联系在一起,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来我们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但“叫好又叫座”的剧目又有几台?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剧目又有几出?很多剧目早已马放南山,演了几场作罢,同上百万的创作投入来讲不成正比,舞美道具堆满了仓库,不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增加了很多包袱,就连仓库都需要增加成本扩容了。一些作品题材雷同,思想陈旧,毫无新意,在剧场租赁、演职人员成本等费用开销进行演出的同时,观众却“请”都“请”不来,供大于求,创作之时根本就没有考虑作品的需求侧,而是在供给侧上不断地自行加重,在相关基金、补贴的金钱驱使下完成任务,导致艺术创作同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渐行渐远。

太多的戏曲供给庸庸碌碌,匆匆上马,缺乏先导论证,为完成任务而创作,在不考虑观众口味儿地同时试图将观众的审美情趣“强行绑架”,“强买强卖”的创作态势渐渐恶性循环,却忽视了观众自己对艺术的兴趣与需求才是走进剧场的先决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戏曲也一样,受众的萎缩或者不是青年人看不懂,而是戏曲剧目的创作水平、思想形态已经远远落后于受青年人青睐的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已经无法吸引青年人。时代变了,受众变了,思想变了,而戏曲却还在走老路子,这可能是戏曲越来越走向小众的主要原因之一。

非吐故无以纳新。在当下艺术创作问题积累的经验来看,只有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创作动力,加强前期项目论证,矫正扭曲了的创作目的,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强化人民观念与立场,才能实现创作与欣赏的有效呼应。

减少行政干预,做好成本加减法。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衡量标准,在以社会效益为前提的根本导向下,市场正确的、形成的、具有活力的应该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让戏曲生态能够自我调节,市场供给杠杆能够自我平衡。对于一些“僵尸”部门和臃肿机构及人员要动“剪刀”,甩“包袱”,该“断奶”的就“断奶”,实现效益最大化,扶持补贴式的供给的作用最大化,让戏曲生态“活”起来。

演出市场作为戏曲院团的主要收入,应该尊重市场规律而演出。大批量“免费送戏下乡”让政府“唱戏”,市场“看戏”,舆论“演戏”,戏曲反而“没戏”,过多的包揽式买单打乱原有戏曲演出市场秩序,可能剧团的场次收入有所提高,但却是没有市场活力的“泡沫”隐患。选择性的采购买单不是院团创收的长远解决方案,如果一味以长官意志干预市场,长此以往,市场自我调剂功能被强行打乱,则就成了生态恶化的根源所在。演出场次贵不在多,而贵在精,贵在市场的科学合理化供给,凑数凑出来的演出场次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有把观赏兴趣,戏曲之花种在田间地头、城乡角落,让他们生根发芽、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演出市场的培育作用才能更好发挥。

恩格斯曾说过,历史是“平行四边形”的力互相作用之结果,而非哪个意志所决定的。戏曲事业的发展,应该打破现有思维,把戏曲发展任务从当前单一的创作与演出焦点扩展到“大戏曲”文化范畴。加强文艺评论的引领指导启发作用,加强对戏曲传播阵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开设专门渠道,利用新型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扩宽戏曲受众面,加强戏曲创新创造发展。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基础上,加强戏曲资源开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标杆性、符号性和品牌性带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创作生产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建立健全戏曲资助体系,为戏曲艺术补充新鲜血液,以着力改善戏曲生态环境建设为戏曲艺术实现飞跃、升级、扩容的新动能。

应该加强对公益性强的戏曲发展项目给予更多扶持力度,为提升戏曲软实力作出更多努力。改善国有单位“铁饭碗”同民营社会力量“零优惠”的不平等待遇,加强新文艺群体的积极作用。在区域性发展不平衡上,着力改善戏曲投入少、发展慢的地区的资源配置,对社会力量、稀有剧种等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促进戏曲平衡健康发展。

为什么戏曲困境存在多年,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说到底还是勇气不足,动力不强,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戏曲环境过多注重眼前的紧迫生计、短期的利益迎合,而对戏曲长远发展缺乏战略性的调整。逐渐地,在社会各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革的今天,戏曲还是“止步不前”,久而久之,时代对戏曲的“逆淘汰”恐将无法避免。

 破茧成蝶都有伤痛。戏曲发展振兴也需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放在首位,观众不爱看的戏少排,没有观众的剧目少演,赔钱亏损的演出少接,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合理供给,倒逼生态与市场的修复与重建。为戏曲或“对症下药”,或“清淤消肿”,或“强身健体”……短期来看,在戏曲本就不景气的当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会带来不可避免的阵痛和冲击,但或也犹如房地产、煤炭、钢铁等行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一样,防止持续恶化,闯过涅槃之痛,最终迎来的会是浴火重生、“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新天地。(作者系山西戏剧网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