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用行动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9-03-13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刘 茜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到实处,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艺术工作者长期不懈付诸行动。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与大家一起分享她们身为业界翘楚,不遗余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做法、经验、期待、建议。

徐丽桥委员:

致广大尽精微

徐丽桥在中国歌剧舞剧院任副院长已近7年,她在剧院分管剧目创作、大型演出项目及民族乐团等工作。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徐丽桥深切感受到需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传承和积淀,对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她认为,以艺术的形式重塑传统文化,向社会释放正能量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

徐丽桥说,近年来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文艺创作之路,正是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扎根本土,立足现实,精益求精。她列举了几个鲜明的例子,比如剧院对民族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的复排,学习传承前辈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和经验,从这一悲一喜的中国歌剧姊妹篇中,深刻感受到经典的生命力不仅生动表现了时代生活,更深刻表现了时代精神。徐丽桥感受到“两部歌剧之所以被誉为中国民族歌剧的里程碑,是因为作品自身具备很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和戏剧性,也是当年创作者们对传统文化继承学习的重要成果”。

另一部舞剧《孔子》已完成演出300场。这部舞剧吸引了不少观众对中国民族舞剧的关注。他们之前追芭蕾,追交响乐,现在他们也追民族舞剧。徐丽桥说:“一些年轻观众专门穿上汉服来看这部舞剧,他们看了这部舞剧后感慨——原来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古典舞蹈这么讲究!这么美妙!”

再如民族管弦乐《国之瑰宝》,是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汇集在一起。上演4年多来,徐丽桥已多次带领《国之瑰宝》在春节期间赴海外演出,在国际上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中国民族音乐不靠送票、不靠捧场,依靠自身特点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商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上提出了“四个坚持”。在新要求下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到艺术创造中去?徐丽桥说:“要以传统文化为本,将现代意识融入其中,重塑当代中国精神,与时代同步,坚定文化自信。”

崔巍代表:

只要功夫深

崔巍是浙江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至今已经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全国知名导演,曾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中心执行副总导演、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杭州8分钟”执行导演、“G20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主创团队成员。然而,现在人们一提起她,更是把她当成向世界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故事的使者。她导演的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创作至今已经历时10年,算得上十年磨一戏。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的工程奇迹,如何把大运河的开放、流通、交融、流淌的精神呈现在舞台上,创作难度十分巨大。崔巍很苦恼,但她用了3年时间深入生活,真正走近运河,创意萌发,找到了切入点——文化遗产。“当创作深入进去的时候,是会得到那一个‘唯一’,这才是创新性、独特性。”崔巍认为,既然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它就需要得到传播、保护。崔巍通过实践深深体会到,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让传统和现代结合、历史和未来结合,才能发展传统文化,让年轻人去了解、接受、热爱。

文化遗产传播和保护是世界共同面临的命题,所以《遇见大运河》在用两年半时间完成中国大运河沿岸六省两市的巡演之后,又用两年多时间完成了世界七个国家六条运河的巡演传播,接下来还将继续走完世界十大运河。

通过向世界巡演,她充分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中华文化的雄厚力量、传播传承中华文化的骄傲和自豪,也让世界认识了解到中国在保护、传承世界文化遗产中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让世界认识中国的大运河,这种行动带来的文化自信,我们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而不是说教所能比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接好民族传承的接力棒。”传播运河文化,崔巍不仅用舞蹈这一种形式,还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在开始世界巡演之前,组织了国画家手绘10米大运河长卷,每到一地就留下签名,现在这幅画已经布满法文、德文、英文、希腊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等,成了这个文化品牌的“见证”和“标志物”。

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些年总是不停打造这一部作品?崔巍的回答是“能做好这一件事就不容易了”。

杨俊代表:

上下而求索

作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在杨俊看来,传统戏曲是“中国人的一张脸”,传承、传播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代共振,是对传统文化、对戏曲艺术提出的重大课题。杨俊的体会是戏曲必须与时俱进,传承要有所选择,明确哪些可以发扬。当代戏曲艺术工作者要具有当代思维,用发现的眼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发现身边可歌可泣的人物,否则会被时代淘汰。虽说传统是文化的根基,是精华沉淀的宝贵财富,但也不是一成不变。

黄梅戏以前总被视为擅长才子佳人戏。但去年,杨俊带领团队在歌剧《党的女儿》的文本基础上创作出黄梅戏版。这对于黄梅戏而言,在题材上、声腔上都是挑战,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创造,他们对戏曲剧种表达有了新的实践,在音域扩宽、音符力度上作了大胆尝试,以适应表现英雄人物,并且这部作品在去年的黄梅戏艺术节上收获了好口碑。杨俊表示,创作有无限可能,一个剧种要发展,要善于借鉴其他剧种乃至话剧、电影等其他艺术门类的优长,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总有人说她“永不安分”的原因所在。

湖北是戏曲大省,除了黄梅戏还有楚剧、汉剧等,身为湖北戏曲界的领军人物必须站在多个剧种之上通盘考虑问题。她意识到,传承、发展戏曲,必须要有阵地,今年6月,一座新的剧场将封顶,可容纳680个座位,这是 “一团一场”建设的成果。传承、发展戏曲,人才是关键。2016年,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和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定向招生,学制7年,中专、大专连读,从20万名报名者中招收了160个学生,涵盖楚剧、汉剧、黄梅戏3个剧种。在这批孩子身上,杨俊“已然看到传承的力量。”传承发展戏曲,还必须要培养观众。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已经和十几所小学、中学建立长期联系,还有多所大学。对于“戏曲进校园”,杨俊的体会是,这将使发扬光大戏曲落到实处,但应该分级、分段,从小学到大学,戏曲教育由浅入深,因人制宜。

传承发展戏曲,最终要靠戏曲人的努力,杨俊认为,戏曲博大精深,戏曲人要打开心扉,不能狭隘。她相信:“戏曲人还可以更好,戏曲还可以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