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新看点 新气象 ——“十二艺节”剧目精彩讲述中国故事

2019-05-23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罗群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正在火热进行,38台剧目角逐文华大奖。这些剧目中,现实题材占据多数,其中多部作品是取材、改编自当代中国的真人真事,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好故事。

来自各行各业的新中国的建设者,构成了舞台上光彩照人的群像,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气壮山河。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正成为舞台艺术创作的自觉追求和使命担当。文艺工作者在剧本打磨、人物塑造、舞台表现等方面的不断探索,让新中国故事有了新看点、新气象。

努力开掘现实题材艺术创作富矿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优秀党员干部及其先进事迹,是当代中国舞台艺术创作的富矿和生动主题。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剧目中,话剧《谷文昌》《干字碑》与豫剧《重渡沟》、河北梆子《李保国》、秦腔《民乐情》等都属这类作品。在较长一段时间,不少艺术作品对党员干部和先进人物的塑造侧重于道德层面,主要歌颂他们的高尚情操,上述作品则加大了业务实绩等方面的笔墨,用生动的形象、故事精彩诠释“撸起袖子加油干”。

此外,创作者进一步打开视野,让舞台上的当代英雄形象谱系进一步扩展。黄梅戏《邓稼先》展现“两弹元勋”向死而生的精神境界;话剧《苍穹之上》《追梦云天》讲述航空航天科研工作者的故事,使现实题材更具当代感;舞剧《天路》讲述三代人不忘初心、前仆后继建设青藏铁路的故事,深情歌颂了坚定顽强的“天路精神”;话剧《柳青》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再现创作历程;豫剧《戈壁母亲》透过一位中原母亲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故事,讴歌内地援疆军垦人的大爱情怀;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拥抱世界、拥抱时代的激情和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沪剧《敦煌女儿》讲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以坚韧柔情润泽戈壁大漠、以博学多才书写敦煌学新历史、以执着信念创建“数字敦煌”的不平凡人生。新中国的建设者以各自的坚守实现国家建设“姹紫嫣红开遍”,化为舞台之上令人感动、震撼、欢呼的篇章。

精心打磨剧本,抓好表演细节

国家发展离不开兢兢业业的建设者,但在舞台上塑造他们的艺术形象、讲述他们的故事,并不容易。许多主创感到,越是正面人物越难写、越难演,把打动人心的真人真事搬上舞台,感染观众并引起共鸣是个大课题。

精心打磨剧本是创作成功的基础。由编剧王俭创作的话剧《追梦云天》,剧本经过数次修改,人物关系经过多番梳理,使故事结构更紧凑、人物情感更饱满。在导演胡宗琪看来,在剧情集中的前提下,还要让观众看到更大的格局和场面,主创团队攻克技术难关,以半悬在空中、与舞台平面呈斜面倾角的LED屏,实时展现主人公在研制、试验过程中的探讨和争论,让舞美设计与情节发展、人物情感相统一。

戏真不真,演员表演是关键。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贾文龙在《村官李天成》《焦裕禄》等作品中成功塑造了数位基层干部形象,在《重渡沟》中,贾文龙紧紧抓住扶贫干部马海明的特殊之处——他除了具有党员干部的浩然正气,还拥有侠气与文艺气质。于是,贾文龙吊威亚,以“空中飞人”的方式出场,先声夺人,说唱、快板等才艺的展示,让人物有了亲和力,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要塑造好人物形象,抓住细节很重要。在《干字碑》中,为饰演好角色,话剧表演艺术家由长平反复学习主人公毛丰美的事迹,观看他的录像,对毛丰美的举止神情、语言习惯等烂熟于心。“我把原型人物的特点融入表演,台词带了一点毛丰美的家乡口音,去掉所有的虚字、垫字、口头语,凸显毛丰美雷厉风行的个性。”由长平说。

深入生活,精益求精

对原型人物的熟悉、了解,来自一次次深入生活的采风。随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的常态化开展,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的主动性不断增强,长期扎根基层的越来越多,反复深入生活的越来越多,这对舞台艺术创作、发展来说,意义不言而喻。

话剧《谷文昌》在创排期间,剧组先后8次奔赴原型人物谷文昌生活、工作过的福建省东山县采风,走遍东山2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主演辛柏青说:“我们剧组的信念是,当年谷书记走遍了东山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塑造谷书记,就要走遍他去过的每一个角落。”话剧《谷文昌》受到东山父老乡亲尤其是谷文昌家属的认可,谷文昌的子女认为辛柏青的演绎与父亲神似。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在《敦煌女儿》中饰演的樊锦诗,使得樊锦诗的小孙子冲着茅善玉直喊“奶奶”。这种人物的贴合与神似,来自茅善玉率队6次赴敦煌体验生活的经历,来自茅善玉与樊锦诗倾心交谈、对樊锦诗一言一行的细致观察,以及对待艺术的精益求精。“站位应该再往前走一步”“多媒体要在灯光亮起后两秒再进入”“幕布要再提前三秒降下”“音乐要在灯光亮起后立刻就响起”……一遍遍对着演出视频找瑕疵,是茅善玉和主创们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缩影,而这也正是文艺工作者孜孜不倦、勇攀高峰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