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接地气”才有生命力

2019-07-10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张焕军

话剧《柳青》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后,翻看了媒体若干相关报道,众多的评述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接地气”,也由此引发笔者对该剧乃至文艺创作的进一步思考。

“接地气”于文艺创作者而言首先是要具有高尚情怀。这种情怀要求创作者深入生活,俯下身子自觉自愿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去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凝练出生活的真谛。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艺术生命常青;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观众、感动读者,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百姓身边的故事。

而柳青身上就体现出“接地气、能够跟老百姓融入一起”的精神和力量,就像他所说的:“任何从个人主义出发,从名利思想出发的文艺工作者,很难搞出像样的创作。”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农业合作化时期广大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情况,柳青毅然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举家搬迁到长安县皇甫村的一座破庙,在那里一住就是14年。14年里,柳青把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完全融进了皇甫这片土地,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丰厚的生活积累,成就了文学巨著《创业史》。与此同时,为支持他的工作,妻子马葳和女儿小凤承受着家庭生活的艰辛。

作家张艳茜在《西安解放前后的陕西作家》一文中,对柳青有过这样的描述:“其实,早在1943年,柳青就曾在米脂县民丰区吕家俭乡深入生活,在这个乡工作3年,获得了宝贵而生动的生活素材,长篇小说《种谷记》就是在这里开始创作的。1948年10月,西安即将解放前夕,解放战争已进入大反攻阶段,柳青第三次深入米脂县,以著名的‘沙家店战役’中一个粮店支前为题材,用8个多月的时间广泛征集生活素材,为创作长篇小说《铜墙铁壁》打下了最扎实的生活基础。”

由此可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柳青一贯的作风,也是他创作的源泉。高尚的情怀源于“爱”,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对时代的热爱。离开了“爱”,生活是深入不下去的。只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深入生活”,或者凭空编故事。

正是被这种精神和力量所鼓舞,才有了西安话剧院创排的话剧《柳青》。该剧真实再现了柳青创作《创业史》的过程,全面展现了作家与人民的关系。而且主创团队像柳青那样走进群众,该剧从首演到获得文华大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演出60多场,有6万余名观众走进剧场,剧组到过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济南等城市,行程上万里。观该院对柳青精神的践行、弘扬,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举措,笔者得到了众多启发:扎根生活,源于生活的文艺作品才是老百姓真正喜欢的,永远不要低估大众的欣赏力和鉴别力;创作要跟上时代精神的发展,只一味迎合低俗趣味,不会出精品;忘我敬业、勇于担当的演艺队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要有实干创新的院团领导,不断带领队伍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