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粤剧《抉择》:剖开残夜,直取“诗心”铸“戏魂”

2020-01-09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郑荣健
粤剧《抉择》剧照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为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众多爱国民主人士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阻挠,奔赴解放区,共商建国大计。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其时正滞留香港的李济深就是其中的一位。由广西梧州市演艺集团带来的粤剧《抉择》 (编剧尹洪波、陈强、钟海清、黎嘉飞,导演童薇薇,主演欧凯明)以此为题材,讲述了李济深面对各种威逼利诱,以赤诚的家国情怀、高超的政治智慧与军统特务及各方势力周旋,最终摆脱阻挠、成功北上的故事。

正值解放战争如火如荼之际,在英国租借管辖下的香港,逐渐成为各方势力推棋博弈、秘密战线暗中角力的漩涡——一方面,包括李济深在内的众多爱国民主人士或暂栖于此,或借道转港,皆身为形势所滞留,何去何从,正处在盘桓寻路、纠结选择的重要关头。另一方面,香港特殊的历史地位,使得它成为一个潜流暗涌的、真正的“历史作场” ;无论是“四大家族”官僚买办代言人麦斯宋、桂系军阀代表辛李白,还是国民党反动派军统特务工作站站长黄翠维,他们都有足够的“表演”空间,同时也给统一战线工作和李济深的个人抉择带来了一些麻烦、一些悬念。时代大势浩浩荡荡,这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跳梁小丑行为,自然无法阻挡旭日东升其道大光,也无法撼动有时代眼光、有政治智慧的李济深做出正确决断,但对于一部主要以人物立戏的舞台作品来说,却使作品情境更加真实,充满了历史质感。

从题材类型看,粤剧《抉择》属于革命历史题材剧。而它对历史真实、人物真实的把握,正是建立在舞台情境提供的历史质感之上的。一开场,实为军统特务工作站的“黄记米店”开张了。任务很明确,监视李济深,阻止他离港北上,甚至必要时“绑架、枪崩、车撞” 。可谓杀气腾腾,无所不用其极,与市井气息的米店反差极大。这营造出一种反动派陷入最后疯狂、魑魅魍魉甚嚣尘上的情势情境,顿时使全剧的戏剧冲突尖锐了起来。然而,戏曲毕竟不同于话剧,它的审美规定性并不以冲突见长,而更追求一种在此基础上的情感抒发、情趣生动,从而获得其唱腔、功法等技巧运用的凭借。如果说戏剧冲突为它铺垫了复杂的历史情势、渲染了紧张的戏剧氛围,那么这部戏最核心的情感凭借,就是唐代诗人王湾那首贯穿全剧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可以说,它清晰透亮地标注了李济深的立场选择、情感归属及未来的剧情走向,构成了统摄全剧的“诗心戏魂” 。

在粤剧《抉择》中,我们听到了外部环境与主观意志、自我内心不同声音的锽锽钟声、切切雨声——面对各方势力切分的“蛋糕” ,李济深该何去何从?面对个人和家人的安危,他该如何定夺?面对自己的理想及未来的处境,他又该如何抉择?可以说,它兼具了西方戏剧冲突规律和传统戏曲善于抒情的特点和优势,做到了悬念环环相扣,节奏紧切而有叠浪般的情感贯通,从而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层次。剧中的语言也颇为简洁、劲道,文雅中又有政斗风、江湖气,非常适合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

而类似对氛围与分寸的把握,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唱腔安排上得到深刻的印象,比如双秀清与李济深的那段由【祭塔腔】转【反线二黄】的夫妻对唱,既显得情真意切,又不失李济深作为重要政治人物的沉稳感;接着李济深与黄翠维周旋,唱【合字二黄序】 “闲来棹舟过日神” ,又颇有儒雅风范。特别是李济深回顾当年犯下的错误而懊悔痛切之时,夹有新曲,用了【首板】 【反线二黄】 【长句滚花】等腔式,在欧凯明唱来是深挚有力的。当然,个别新曲可能未必能为老观众接受,但贵在合乎情境,而粤剧男女腔音高的反差,往往使其板腔曲牌连缀成一种刚柔并济、姿态摇曳的色彩。作为妻子的双秀清,用【祭塔腔】而有更多个体的、家庭的情绪柔肠;作为政治人物的何香凝,则用大量的中板体现她沉着镇定、从容大气的一面,情绪情感的波动则主要靠快与慢的节奏来表现。这部作品较少运用锣鼓经,把表演中的生活化内容与优美唱腔各自较为独立地展开又不失和谐,是比较有特点的。

这部戏主要有三个场面布景,分别为李家客厅、医院病房和船上,导演采用虚实嵌套的方式,把生活化的写实情境与外部氛围的写意表达结合,对于现代戏创作是有启发意义的。当传统的程式规范遭遇现代生活,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动作细节未及提炼,严格按照传统规范来表现已不可能。那么,如何处理程式化与生活化之间的关系呢?近些年来颇受关注的一种处理办法,是从程式向歌舞拓展,建立新的表达语汇,最具代表性的是张曼君导演的“新歌舞叙事” 。在这部戏中,同为赣籍导演的童薇薇找到了一种新的向度,依托粤剧表演与音乐各自相对自由、不必严苛要求载歌载舞的特性,把现代舞蹈引了进来。如果说张曼君是以她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习俗为主要素材,童薇薇的目光至少在这部戏中就有了对城市生活语汇的逡巡和扫描——除了表现船工划桨的民间风情,包括投屏影像的运用、黑衣特务的现代舞蹈等,在统一的舞台调性中施展开来,颇具戏剧张力。

由于广东是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而自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像梁启超等一大批有识之士很早就注意到戏曲对于警醒国人、鼓吹革新的重要作用,由此便影响到粤剧从表现题材、舞台样式的一系列改良变革。如今为人们所熟悉的粤剧,便是从旧粤剧改良而来、并逐渐成为时代主流的新粤剧,也沉淀了粤剧的新传统。某种意义上,粤剧《抉择》就是一部秉承这一“新传统”而向革命先驱致敬、向现代粤剧探寻的作品。它各个方面都可圈可点,有守正有创新,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