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非遗并非抑制变,而是承认变

2020-01-22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杨志晓
广西隆林县德峨镇常幺小学苗族“跳坡节” 中国舞协供图

2019年,中国舞协组织舞蹈编导名家赴广西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调研采风活动。笔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对广西非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了探究。

小时候玩过一种传话游戏:一句简单的悄悄话,从A传到B,再从B传到C,直至传到最后一人,亮出答案,很多情况下,往往与原话原意大相径庭。

细想非遗,有的只留下零散的信息与记忆,难辨全貌。立足自身、立足现实,去参悟、探究其存在和传承的文化土壤、社会条件,才能参透已知、获得未知。

一方面,立足现状,眼见为实。如此番“深扎”,我们所见到壮族的舞蹈已少之又少。因此,首先,要实事求是,忠于所见现状,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能生编硬造;其次,要如实分析为什么没有;最后,要有比舞蹈更大的视野,看其动作与形式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积淀。

另一方面,以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文化是流变的、活态的,其流向接通的正是今天活态的现实。非遗不是抑制变,而恰恰是承认变。传统文化不是僵死的,而是活态的。大山在变,生活在变,人在变,艺术表达方式自然也随之改变。此次调研采风所发现的既有文化变迁的现象,也有文化融合的例子。如壮族木偶戏、八音坐唱,由一代代人翻山越岭,从闽越、岭南汉族地区的提线木偶、八音十乐中相传相融而成,成为今天壮戏、山歌的一部分。

作为外来人,接受过现代艺术的教育,如何与当地非遗传统衔接?笔者认为,一方面,以现代的眼光回望传统,即活在当下;另一方面,以外在的视角看待当地。

以现代的眼光回望传统,遵循的是时间轴,传统与现代可以互通,无论过去或现在,艺术表现人的精神本质不变。

以外来的视角看待当地,遵循的是空间轴,外地和当地可以相接,无论风格还是情感,艺术都要忠于个体所见的客观现实。

那么,艺术创作如何开展呢?从时间轴上看,舞蹈如何表现现在的生活?从空间轴上看,舞蹈怎样才具有民族性?编创,表现的是个人认识;族群,是表现的载体,但其实质依然是个人对族群的认识。传统不是刀,一刀切成过去和现在,它是一条河流,以割舍不断的活水,从古流到今。

回首先辈,他们求索着中华文化复兴的密钥。戴爱莲就曾走遍祖国边疆,并以广西大瑶山舞蹈和壮族桂剧等传统文化为题材,编创了风靡一时并影响至今的《瑶人之鼓》《哑子背疯》等作品。1946年,戴爱莲在“边疆音乐舞蹈大会”中指出:“发展中国舞蹈第一步,就是需要收集国内各民族的舞蹈素材然后广泛综合起来加以发展。”

中华文化振兴正当时,这是实现当代中国精神价值的重要一环。当今天的国力逐渐强盛,文化复兴是社会文明和开放的必然要求。但复兴不是完全回到过去,而是立足当下,更要面向未来。

谈及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解决途径,笔者认为,可从三个层面考量:首层来自文化制度的顶层设计,中间层来自艺术家的引导和榜样,最终还要靠基层文艺工作者的落实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