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让文化遗产充分活化才是最好传承

2020-02-28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刘勇

这些年来,在山西秘境中考察、思考、写作、传播,再返回文史背景和文旅业环境考量,感悟颇深——

探索山西秘境活动之一“发现襄汾”。

我们看到的古城、古建、古村,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整体氛围,碑刻、塑像、壁画、石窟、摩崖,呈现出个案的美感。无数非遗项目则是祖先技艺创造出无法复制的个性产品。

文化由此丰饶而灵动。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别。当下社会,传统文化的被关注度得到很大提升,而如何看待文化遗产,社会上也出现了各类不同看法。

王静安先生的三境界论,百年来被无数仁人志士引为座右铭: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治学做事三境界是大道至简之浓缩精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合称三观。从三境界到三观,我们审视传统文化遗产同样需要哲学指引。认识和看待文化遗产的能力,并不是通过简单阅读书本知识就可自然具备。

这些年来,我走过三晋大地的山山水水,在山西秘境中考察、思考、写作、传播,再返回文史背景和文旅业环境考量,逐渐感悟出自己的文化遗产观点,不揣冒昧,亦总结为三观,以为抛砖引玉之用。任何事物都会经历由量到质的演化过程。终于领悟、梳理、传达,进而与各界师友交流分享,这受益于在黄土地上的实践与思想的结合,说到底是一条感恩文明之路。

敬畏心态 哲学基础

由于百年来的沧桑巨变,文化遗产距离当代社会已经渐行渐远。这些侥幸保存下来的事物,往往没有现代都市的光鲜外表,还常因为所谓的“土”而被边缘化。但恰恰这才是古老中国仅存的历史痕迹。

现代社会公认,作为历史的直接证据,文物最好应保存在原址,如此才能尽可能多的保存其固有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价值。但由于各类原因,能在原地保存的已越来越少,而且常常还面临着各类安全问题。

如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时代在唐至元代的古建被称为早期古建,全国仅存600座左右。坦率地说,这个数量是很可怜的。非遗项目尽管已得到普遍重视,但现实中的有效传承难题依然难解。

可能正是因为面临这样的现状,文化遗产以原生态的真实情况展现出来,往往最能激发我们的热爱。

来到文化遗产面前,以敬畏之心去访问、思考、研究、传播,才能对母体文明有真实的了解,进而产生兴趣,最终才能达于热爱。如何拥有这样的心态,可能见仁见智,但看1次和看100次,听报告与亲自体验,独立思考,效果显然是有根本不同的。

文化遗产中蕴含着祖先信仰的力量,常常给我们以内心的震撼。看似矛盾,又发人深省。幸运的是,现在的科技手段已经可以为挽救整理文化遗产做出很多助力。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属性。对母体文明,其传人必须有敬畏之心,这是对文明的归属感,也是最基本的文化遗产观念。

客观立场 科学手段

我们从来不是生活在空中楼阁里。现实很骨感,也最真实。有了热情还需要冷静。文化遗产活起来,重要前提是首先活下去。如近年我发现幸存至今的以摩崖石刻为主的山西野外石刻文物,还有一批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如果不采取立即抢救措施,这些历史信息在20年内将损失殆尽。活不下去,更何谈活起来。

几百年来,人类已经从近代、现代进入当代社会。人类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现代化已经将人类各文明高度聚合起来。文化遗产在现实中的位置,不能视之如糟粕,也不应过度抬高。客观的分析,不溢美,不排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停留在面上,而是秉持客观立场,运用科学手段,发扬科学精神,对现存的珍贵传统文化遗产类别和要素,进行长期而具体的研究。只有如此,才能取得真实可靠的实证结论。

文化遗产是小众的,非工业化的,是工业化之前的古代社会产物,我们自然不能用工业时代甚至现代的技术水平去要求其品质。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仅以都市的猎奇角度去追求孤寂萧瑟的浪漫主义场景,那是艺术化和小众的。

事在人为,人是历史的人,不可能不带有时代烙印。几十年前的古建修缮中,对“修旧如旧”的理解即存在偏差。南禅寺大殿、广仁王庙正殿修缮中都出现了片面“回归唐代”的情况,现在看是过犹不及。人的认识是与时俱进的。近年来文物修缮中“最小干预”原则得到广泛接受,我认为是好事。有专家提出了“带病延年”的看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临汾王曲村东岳庙戏台修缮中曾有意见提出要拆除清代卷棚,露出元代结构,后来被否。清代的卷棚建筑也是历史的过程。我们不能为理想主义的回到元代而省略以后的明清史,这才是客观的立场。

对文化遗产的客观立场来自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恰如其分的客观立场,是运用当代科学观点的研判,是文化遗产取得当代社会定位的必经之路。

当代视野 永续发展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个人史。传统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的幸存者,是文明延续的重要来源。

学习、传承、传播,首先要认清文化遗产的根本属性在于应用,一旦失去社会使用价值,则无可避免成为历史而逐渐丧失活力。

也许会有意见认为这是功利的。但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在历史的形成过程中,能够维系传承至今的,无一不具有实用价值。我们不能回避功利,如同不能停留在对原始社会的乌托邦憧憬中一样。

知易行难,更何况是对我们已经有些不熟悉的文化遗产。对文化遗产不应停步于简单欣赏和追忆,也不应盲目利用、偷换概念搞博眼球经济。短期行为,难以维系文化遗产发展的未来。百年来的“文化断层”,亦不是急功近利为之的借口。

当代社会,市场发达,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提供了诸多渠道和手段。其实文化遗产的概念本来就是当代社会的产物。我们也不可能跳出所属的时代来思考文化遗产问题。

文化遗产,祖先的恩惠,如何继承是后人别无选择、必须要面对的事。继承的好,遗产活化;继承不好,遗产丧失。

以可持续的方式,寻找人文关怀与市场的结合,以当代视野的胸怀来把握,张弛有度,这是文化遗产永续发展的方向,这是文化遗产的大局观。

文化活起来,文化复兴,都是以文化遗产的当代应用为基础。

如果我们拥有文化遗产的三观,这些应用将更为顺畅、有效。更多的应用也将不断产生。那么,文化遗产也必将获得在当代的真正复兴。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文明因此延续发展。

文明延续需要人,文化遗产传承最关键的还是人。有一批真爱文化遗产的社会人,拥有时代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三观,这是文化遗产走向宽广未来的起点。

当文化遗产充分活化,在当代社会再现光彩,不再被人们认为是遗产的时候,才说明是真的被继承下去了。这注定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要社会形成更多共识、付出更多努力、出现更多真爱的汇聚。

让我们一起继续耕耘在祖先馈赠的文化遗产的沃土上,坚信,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