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杜绝疫情下“跑调”的文艺表达

2020-03-21 发表|来源:河北日报|作者:何勇海

近日,一首少儿歌曲《方舱医院真神奇》受到关注,许多网友表示这首歌曲“不合适”。(3月15日澎湃新闻)

从歌词内容和节奏到演唱者夸张的妆容和表演,这首儿歌引发争议着实不算奇怪。有网友认为,此歌是疫情下的“跑调”表达,一味地对孩子遮挡残酷,并不见得是对他们的保护;也有人认为,将方舱医院化为欢快儿歌的素材,不仅淡化了抗疫的灾难底色,也消解了抗疫的严肃性。的确,就算创作者再怎么表达自己的初衷是传播正能量,也不该是这种缺乏尊重、过于轻浮的表达方式。

在抗击疫情的大战大考之下,大空间、多床位的方舱医院的确够神奇的,在很短的时间内,以高速度、低成本,解决了大量轻症患者的收治问题,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的难题;以高效率、高执行力,实现了有效控制传染源和救治患者的两大目标。可以说,从“开舱”到“关舱”,方舱医院在此次战疫应急保障中可谓战功赫赫,而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则用行动践行了医者救死扶伤的仁心。

然而,赞许方舱医院的神奇却不宜喧宾夺主。透过《方舱医院真神奇》的歌词,我们感受到方舱医院的神奇之处,似乎都在“教舞技”“黑走马”“快乐迪”“八段锦”等上面,这些“才艺秀”难道就是方舱医院及其医护人员的主要作用?实际上,方舱医院时时上演着有血有肉的积极救治患者、无微不至照料患者的故事,也有看台上挂着衣服、饭菜里冒着热气、病床间叙说着家长里短、图书角里传出翻书声等“人间烟火”……

歌词基本只能进行“蜻蜓点水式”表达,无法包罗万象,但舍本逐末却不可取。更何况《方舱医院真神奇》的艺术表达过于欢快,“笑语传遍九大洲”更不合时宜。要知道,此次病毒来势之凶、疫情传播之烈、范围扩散之广、全社会所面临的感染与死亡威胁之大,堪称前所未有。以此创作文艺作品,基调不能太“跑偏”。试问:那些曾经的感染者、一线战疫者、有亲人离世者,听到此歌会作何感想?

面对网友的普遍质疑,《方舱医院真神奇》的创作者声称,他们是想表达乐观主义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实际上,宣传乐观主义也好,弘扬社会正能量也罢,要有共情基础,文艺作品只有产生了共情,才会被人们乐于接受,进而产生感动。文艺创作不能为了高于生活而脱离生活,疫情之下的文艺创作不能忽视病毒给生命带来的巨大伤痛。乐观主义并不一定就是欢歌乐舞,它可以是灾难面前含泪的微笑,也可以是困境之中不放弃、不抛弃的坚定信念。如果没有感同身受,不能形成情感共鸣,文艺作品表现手段再花哨,也只能是缺乏真情实感的“塑料”作品。

具体到儿歌创作,其歌词与旋律未必只能欢快,只要接地气、懂孩子,有些表达深沉主题的儿歌照样流传许多年。把“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用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们,未必就是传播消极情绪,反而是负责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