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文艺创作必须走弘扬和借鉴相结合的道路

2020-06-17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陈玉福

文艺创作不仅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自信的重大时代命题,并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美学风范,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独立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又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观念、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等重要论述,站在全球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上,视野开阔,论断精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创造性,值得我们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遵循。

文艺之根深植于各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中,凡是在创作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作家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浸润着民族文化传统的营养,滋养其作品的格调、气质和韵味等。这些作品无不与民族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资源。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国古典文艺是中华传统文化最精彩的内容之一,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文艺发展史上的瑰宝,也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虽然有开放进取的一面,但更多的来自于一大批作家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厚营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本,是中国文艺想象力的不竭源泉和深厚土壤,中国文艺只有把自己的根系深深地扎在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上,从中华文化中汲取灵感和智慧,才能书写出当代文艺的辉煌篇章。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总结出了其中的内涵,有重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这些思想理念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国外不少有识之士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为不同国家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可贵的参照。

文学艺术实践与社会道德建设是融为一体的,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视作品的思想道德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把中华文化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文学艺术的美学追求相交织,把修身养性独善其身与忧患苍生兼济天下的思想相融合,以艺术的审美方式传达着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和道德理念,并对今天中国人思想品德养成以及精神境界建构产生了深刻而又积极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在这种趋势下,民族的本土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同时也面临着因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弱势而被边缘化,逐渐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险,这些年出现了一种缺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历史虚无主义,某些言论和作品否定中华文化与中国历史对传统文化的奠基,极度漠视或肆意诋毁优秀文化。尤其是一些网络文学和电视剧作品里,不时出现一些戏说历史、亵渎经典的现象,有的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甚至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与最终理想。这些作品不但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历史化去中国化,而且这些现象和不良倾向无论是对艺术的繁荣进步,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在文明问题上完全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样的创作是绝对没有前途的。

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思想文化资源,把这些涵养和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追求的思想和道德精髓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文学文以载道的传统,发挥文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道德精髓转化成动人的故事和感人的意境,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这些蕴含着民族优秀文化密码的思想道德精髓展现在当代中国人的眼前,渗透进当代中国人的血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华审美风范。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方面的重要体现。美学是研究和探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特别是作为这种关系集中体现的文学艺术的学科。它介于哲学与文学艺术之间,哲学理论指导制约着美学和文艺学美学、文艺学理论,反过来它们又丰富和充实着哲学。世界各民族由于受着人类社会实践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制约,哲学美学和文艺学都具有一定的普遍规律和共性,又由于各民族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使本民族历史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哲学美学和文艺学往往体现着本民族的某些特殊规律和个性。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独特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美学理论创造。中华美学精神来源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理念。在美学内容上与西方美学注重塑造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不同,中华美学注重抒情写意,塑造主观意境与客观物象和谐统一的意象和意境。西方美学的基本范畴是典型,中国美学的基本范畴是意象和意境。意象和意境就是作家艺术家借助客观的具体生动的有形可感的物质载体,通过想象和联想概括和虚构等心理机制,应用象征暗示烘托等表现手法表达自己主观的抽象和无形的捉摸不住的情感,使读者和观众听众等受众得到感染和启迪的艺术生命形象和境界。简言之就是主观心素与客观物素融合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境界。中国美学推崇思想寄托和审美教化,包含美善相间、道义合一、形神兼备、文质彬彬等辩证关系,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的节制理念。在美学表达上讲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推崇格调神韵追求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言外之意等。中华美学强调知、意、情、行的统一。知就是认知和认识,意就是意念和意志,情就是情感和情思,行就是行为和行动。其中知、意、情作为人类文明的三种存在类型、人对世界的三种理解方式、人类追求的三种价值标准,都要通过实践行动和行为落实和实现。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又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性建造。”美的规律包括客观世界、物种的尺度和人类主观内在的尺度,亦即合乎客观实在规律性的真知,合乎社会功利目的性的善,而真和善的内容又要通过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来实现。知意情行的辩证统一就是按照规律建造美好生活和艺术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千百年的文艺实践中,中华美学精神深刻影响了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创造,涵养和培育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国文艺与众不同的风骨格调和神韵。中国传统的诗词、曲赋、音乐、绘画、舞蹈等传统文艺样式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深深地影响当代文艺美学精神。中国文艺从古到今形成了稳定而强大的传统,这种传统构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精神,这种审美精神又塑造了民族文艺。中国文艺的精妙大气之处正在于渗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集体审美意识,沉淀着中华美学的历史精髓,凝聚着中华美学的文化基因。当代的作家艺术家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征服大众,获得认同,必须首先理解中华美学精神。要从中华美学风范中汲取营养,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个人的艺术理念里,渗透进自己作品的肌理中,努力通过意象和意境的营造,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为时代、为人民创作出更多富有中华文化底蕴,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要将中华美学精神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结合起来,与发展民族文艺的样式题材结合起来,加强对中华诗词、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传统书画、曲艺杂技等的扶持,以展现中华美学的风范,弘扬中华美学传统,彰显中华文化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斥,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当代文艺创作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遵循。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文化是主体,但也存在糟粕。一些观念和内容已难以适应今天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当代文艺创作在面对传统文化时,要警惕两种态度,一种是全面肯定,良莠不分,统统拿来,甚至把糟粕当精华;另一种是全面否定,厚今薄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这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守正出新才能历久弥新。传统文化也好,中华美学精神也好,都需要辩证取舍转化创新,以创新来引导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继承积极的思想文化,摒弃过时的消极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优秀基因。创新就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服务当代,面向未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让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闪亮起来,为当今人所认知和汲取,为当代中国文艺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承和创新中华诗词、传统书画、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戏曲、曲艺杂技,继承发展五四以来借鉴国外又进行民族创造而产生的现代诗歌现代小说、话剧、歌剧、舞剧、电影电视、油画、交响乐、芭蕾舞等,而且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广大人民审美情趣的变化,不断开拓新题材、新主题、新领域、新风格、新流派,不断赋予其民族色彩和时代气息。我们还要努力打造融通中西的美学和文艺学新概念、新范畴、新形态,提升中华美学和文艺学的国际话语权,进一步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为中华美学和文艺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新贡献。

文艺创作不仅要弘扬中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充分汲取外来文化有益成果,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谈文化自信,绝不是倡导夜郎自大、唯我独尊式的“文明优越论”,搞“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而是要秉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指导下,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充分汲取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使中华文化更具生机与活力;同时,我们的文化自信更不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思维主导下的“文化霸权主义”,而是以积极友好的心态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话语体系,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的过程中向世界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把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给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地健康发展。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沉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也吸取了别种文明的长处,丰富和发展自己。文明的多样性、文学艺术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优秀的文明成果、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不同民族的文学艺术的对话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是推动文学艺术创新与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个民族国家地域的文化和文艺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日益增强。我们不仅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和文艺,对世界文明和文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在自己的文化和文艺活动中也善于批判地吸取和借鉴一切有益成分。白话文、芭蕾舞、交响乐、油画、话剧、电影、电视、现代诗歌、现代小说、现代歌剧、舞剧等,都是借鉴国外又进行民族创造的成果。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主义、积极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和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都对我国文艺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我们要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胸怀和态度,积极学习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和优秀文艺作品所包含的有价值的成分。任何学习和借鉴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对于外来文化搞一些拿来主义直接引进优秀作品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以引进移植淡化我们自己的文化建设,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根据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和审美需要,对每一种外来文化资源首先要进行审视和鉴别,分清哪些是可以学习借鉴的积极因素,哪些是需要剔除抛弃的消极因素,而不能一股脑拿过来,盲目崇拜甚至“唯洋是尊”,“唯洋是美”。如果不加分析地接受,那也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资源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过来是没有意义的,最终要实现本土化融会贯通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要将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与本民族的审美文化相结合,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比如中国传统画法与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就是中西艺术形成中国化、本土化的成功案例。对外来文化不经咀嚼消化生吞活剥,结果只能是食洋不化,徒劳无功。由民族文艺走向世界文艺,这是人类文艺发展的历史趋势。在这个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并不是抹杀各民族文艺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形成不同的多样性的统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文艺也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我们的文艺作品要勇于面对批判和竞争,要通过竞争提高质量和水平,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