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好作品是“侃”出来的

2020-06-27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柳淄方

近期,某剧院改革既有舞台艺术创作机制,推出了“侃戏沙龙”。根据院内负责人的介绍,以后的文艺创作,都要加入“侃戏沙龙”的环节。每部戏在创作阶段会不定期举办“侃戏沙龙”。举办场次不限,参加人员范围越宽泛越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各方都围绕剧本、舞美等提意见,最终呈现出一部“更多人赞同的作品”。

“侃戏沙龙”不是新鲜事物,内涵也不复杂。在舞台艺术创作环节,国内文艺院团经常举办类似活动,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但是“侃戏沙龙”有创新之处。与规模较大、形式正式的研讨会相比,“侃戏沙龙”更追求灵活性,强调的是“不定期”“不限场次”,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成本。

“侃戏沙龙”是必要的。此前,各地的舞台艺术创作经常面临“半路推倒重来”的尴尬。一个本子,写的时候很仓促,排练也很紧张。因为各种原因着急忙慌地立上了舞台,有了初步轮廓,本子基本定了型,舞美也做了出来,演员、乐队也进行了排练,这时候再改,难度很大,而且造成资源、人力成本的浪费。

有了“侃戏沙龙”,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三言两语的讨论”。看似繁琐,实际上在无形中构建了创作的监督机制。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一个环节都让业内人员加入讨论,你一言他一语,挑挑毛病,找找问题,省得后期大改。

建立起“侃戏沙龙”也得有条件,即创作人员得虚怀若谷,得谦虚,戒骄戒躁,不能听不得别人的意见,也不能搞“一言堂”。

此前就出现过类似问题。有的编剧自恃专业,对故事的把握“胸有成竹”,写起来“天马行空”,末了别人给提意见,他以“你不懂”为由给拒绝了。等到上了舞台,很多观众发现剧本逻辑有问题,太生硬。编剧解释,原来故事就这样,是观众不懂得欣赏。

其实,很多舞台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或历史典故,需要进行艺术化处理。这种艺术化处理的目的是增加故事的可看性,让故事变得更精彩。怎样增加“可看性”?那就得精准对接更多人的口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提意见。当然,这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创作阶段邀请更多人加入,倾听更多人的意见,就变得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