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从《走西口》感知“西口文化”

2020-06-28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鲁冲利

——读《抱愧山西》

我怀着敬畏的心情阅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抱愧山西》,从而对山西有了重新的认识和了解,山西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山西的金融贸易在全国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特别对山西历史上出现的走西口现象有了更为深切的认知和感悟。

余秋雨先生对《走西口》剧目中的口外是这样描述的:驻防军、垦殖者和游牧者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塞北的毛皮又吸引着内地的贵胄之家,商事往返一出现,还呼唤出大量旅舍、客店、饭庄……总而言之,口外确实能创造出很大的生命空间。

而我是土生土长在黄河边,从小听着河曲民歌二人台长大的。老百姓有民谣是这样说的: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河曲在明代就有“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父老尽歌讴”的记载,所以被称之为“民歌的海洋、二人台的故乡”,我也从小就喜欢二人台。我姑是从事研究和传承二人台工作的,可能对我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对二人台是情有独钟的。每次看她们演出时,我都感触特别深。

二人台《走西口》剧照

二人台代表剧目《走西口》讲的是清代咸丰年间山西遭荒旱,穷苦人被迫外出谋生的故事,刻画了一对为了到口外谋生而被迫分离的恩爱夫妻,在离别之际凄苦缠绵的情景,里面的歌词是这样写的:

“咸丰整五年,口里遭年馑。有钱人粮满仓,受苦人实可怜。二姑舅捎来信,西口外好收成,有心走西口,又怕玉莲不依从。……”剧中男主角太春为谋生计想要走口外,又担心妻子玉莲无法忍受离别之苦,内心十分矛盾。玉莲听罢太春要走西口愁眉不展,想想眼前处境,舍不得让他出门,但又不得不让他出门。她目瞪口呆、手足无措而又无可奈何,满含热泪诉说着离别之情。此时此刻,让人难以忍受的心酸、痛楚瞬间涌上心头。在太春转身要走的那一刻,玉莲连哭带喊演唱哭板:“哥哥走西口,妹妹也难留;止不住伤心泪,一道一道往下流;正月里娶过门,二月里你西口外行;早知道你走西口,哪如咱二人不成亲……”

难舍难分、撕心裂肺的情感交织把剧情推向高潮,把人带到极度悲伤的情境中,也是让人最揪心、最心痛的环节。当玉莲实难留住但又理解支持太春时,她千叮咛万嘱咐,从走路、歇脚到住店、坐船、吃饭等都做了周到的安顿,而对丈夫的叮嘱是这样说的:“哥哥西口外行,你不要贪花红,恐害怕你变了心,忘了妹妹好恩情。”这就把女人内心深处的隐秘揭示了出来,代表了千千万万个贤妻的共同心声。

拜读余秋雨文章之后,才发现之前我对《走西口》剧目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只停留在对剧目(歌曲)的认识。实际上,走西口反映的不仅仅是穷苦劳动人民为了生计出口外谋生的现实生活,而且体现了人们选择摆脱贫困、创造财富的创业精神。走西口之路是一条艰难曲折充满了酸辛和哀苦的人生之路,更是一条传播农耕文明开通贸易往来寻求财富的自强不息的奋进之路。“走西口”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不知不觉中,走西口的哥哥完成了商旅往来的文化渗透。

据相关资料记载,“走西口”中的“西口”路线,一条是从山西河曲的西城门临近黄河边扳船走水路出口外,这在《走西口》的原小曲里有这样一段唱词可证:“走脱二里半,拧回头来看,瞭见小妹妹,还在房上站。一溜簸箕湾,下了大河畔,西门外上大船,丢下命圪蛋。一过台子墕,瞭不见河曲县,盘算起小妹子,不如回家转。头天住古城,第二天歇纳林,第三天翻坝梁,两眼泪盈盈……”另一条就是陆路,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出口外,电视剧《走西口》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西口”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铭写了山西人西口移民谋生的血泪悲情,不仅承载着晋商商帮的光荣与梦想,成长与艰辛,更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

真正的“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而我们对“西口”的概念应该是大西口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人们外出谋生、劳务输出等,而是商旅通道、蒙汉通婚、异族和亲、茶马互市、丝绸之路等都是由此走向世界的起点,所以它更是对外交流的窗口。走西口,走西口,继而形成杂糅多元的西口文化,肩负起各民族和睦团结的历史使命,因此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通过阅读《抱愧山西》,我应该摒弃自己曾经对走西口的狭隘认识,要更多的关注、学习、研究、探讨、传承山西文化,能够通过用文艺的方式再现山西文化的辉煌。作为二人台故乡出生的我,应该真正地了解“走西口”剧目更深层次的含义。在学习和表演中,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准确把握人物个性,不仅把一对夫妻的离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更要把“走西口”的历史意义传递给所有人。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和弘扬先辈那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继续关注、了解、学习、探讨西口文化的深刻内涵,将西口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