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戏剧激励我们英勇高傲地对待命运

2020-06-29 发表|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杨茹涵
话剧《白鹿原》南京演出 点灯仪式重燃剧院之光

近日,话剧《白鹿原》在南京保利大剧院落下了帷幕,按照国家三成上座率的规定,500多名观众在剧场里手举橙黄发光的麦穗灯,齐声用陕西方言喊着“就掌灯”,这样的时刻,仿佛让人回到了秋收时麦浪翻滚的白鹿原。

与此同时,昆曲《临川四梦》如约而至,成功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杜丽娘、霍小玉、瑶芳公主等一众经典形象跃然舞台,奏响了黄浦江畔的迤逦笙歌。

《白鹿原》和《临川四梦》自创编以来,已经走过了数十座城市,得到了万余名观众的检验,在这之前,我是有机会进到剧场看一看这两部演出作品的,总想着还有机会,肯定会有机会。想着想着,就这样错过了。

比他们再早一些,6月初浸没式戏剧《成都偷心》在成都域上和美先锋剧场开启一周年特别演出,最后的谢幕时刻,随着剧场音乐再度响起,演员向所有观众动情“告白”:去年的今天,就是在这里;我们的城市,迎接着你的到来;今天我们依然在这里,享受偷心的欢愉。

去年今日,恍如隔世,值得庆幸的是,《偷心成都》还在,戏剧还在。

“暂别”剧场的日子,我开始不自觉地畅想,畅想疫情结束后一切回归正常的时光。我想要四处旅行,到了天津,不仅要去劝业场打卡,去五大道拍照,还要钻进茶园子听相声;到了南京,不仅要去秦淮河畔散步,去夫子庙祈福,还要溜进兰苑剧场赏昆曲;到了上海,不仅要逛南京路,看华灯初上的外滩,还要买票去天蟾逸夫舞台看京戏。一个城市的名片不仅要有风景名胜、建筑与美食,还要有戏剧和艺术。

随着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设了大大小小百余座剧场,几乎每天都有上百出剧目同时上演。如果把剧场比作盲盒,演出票就是开启盲盒的钥匙,一台又一台精彩的演出就是里面神秘未知的礼物。选一两个自己最爱的,数着日子,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启封的那一天,不管能不能如愿,但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拆开包装的瞬间,才是最快乐、最值得的。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全世界的剧场几乎都陷入了静默和停顿。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们大约不会知道,荡涤人类心灵的舞台,竟也会蒙上一层如此厚重的尘土。万幸,全国各地的剧场正在逐步开放,各类演出也开始有序恢复上演。不必恐慌,据说,连传奇戏剧作家莎士比亚也曾经历剧场长期关门的窘境,但他利用这段时光,潜心在家完成了数篇戏剧作品。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相信经过这次特殊的洗礼,戏剧将涅槃重生,重新温暖人类的灵魂。正如法国戏剧理论家安托南·阿尔托所说:“戏剧与瘟疫都具有有益的作用,因为它促使人看见真实的自我,它撕下面具,揭露谎言、懦弱、卑鄙、伪善,它打破危机敏锐感觉的、令人窒息的物质惰性。它使集体看到自身潜在的威力、暗藏的力量,从而激励集体去英勇而高傲地对待命运。”

愿我们早日在剧场相见。

(作者系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