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小戏不小有大功

2020-07-04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毕星星

我专看小剧种。为了看小戏,在第二届山西艺术节期间看了右玉道情,上党落子,看了老家的眉户,看了忻州二人台,都是大戏,或者说本戏,没有小戏。

谁规定不准演小戏?没有什么人规定,就是没有小戏。其实不单是比赛,就是平时,也没有什么剧团演小戏。

我小的时候,小戏可是很多的。比方说眉户戏,经常上演的就有《小打架》《隔门贤》《张连卖布》《四岔捎书》《小寡妇上坟》《亲家母打架》等。其他剧种比如芮城线腔,永济道情,小戏就更多了。

《补锅》中李谷一饰演兰英(中)

上世纪60年代,有两出小戏曾经风靡全国,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补锅》,前者批判自私自利号召热爱集体,表演妙趣横生。那个“秋收季节,颗粒如金,各家各户,鸡鸭小心”多么逗人啊。至于《补锅》表现一对青年男女的劳动和爱情,也是满台情趣。李谷一就是从《补锅》里那个妹伢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

小戏就是小戏,小剧种就是小剧种。小剧种有他的长处,也有它先天的短处。一般的小剧种,都比较擅长演出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敷衍历史,宏大架构,不是它的特长。眉户戏《一颗红心》那是临猗县的骄傲,剧团全力打造,力克事功。可是要论演出时值,也就一个半小时,勉强算个大戏罢了。

为什么大家都钟情大戏?这里有一个认识误区。演大戏就叫能力强。发展,就是做大做强。

几十年过来,我们的发展成绩确实有目共睹。最为耀眼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小剧种,纷纷唱了大戏。我们挖掘借鉴,搜罗钩沉,穷尽了剧种的各种可能,实在还力有不逮,就从外剧种拿来,从西洋乐借鉴。各剧种的“唱腔设计”纷纷升格为“作曲”,设配器。列总谱,立体化伴奏,有专职指挥。我看上党落子《魏拯民》,数了一下人头,那乐队竟然有32人,铜管乐就有3人,分别司小号圆号长号。完全可以说,小剧种都“长大”了,所以小戏没有了。

大体上来说,小戏它不怎么追求严格高深的意义表达,有一些浅层次的忠孝节义就可以了。和大戏讲求意义教化相比,小戏更加突出的是生活情趣,有的就是纯粹打趣。由于他的通俗浅显,更为民间喜闻乐见。比如眉户《十八扯》,就是把各种毫无干系的事情扯在一起,简直是那个年代的无厘头。比如晋南家喻户晓的《张连卖布》,张连是个赌徒,为了赌博,他把家里大大小小的物件都变卖了,老婆和他争辩时,有这样一段对唱——

你把咱大黄牛卖钱做啥?/我嫌它犁过地疙里疙瘩。/你把咱大池泊卖钱做啥?/我嫌它不养鱼光养蛤蟆/你把咱白杨树卖钱做啥?/我嫌他刮起风哗哩哗啦/你把咱大铁锅卖钱做啥?/我嫌他打搅团光起疙瘩/你把咱大公鸡卖钱做啥?/我嫌他不叫明光欿娃娃/你把咱大风箱卖钱做啥?/我嫌它烧起火呼哩呼沓。/你把咱切菜刀卖钱做啥?/我嫌他切菜光切指甲。/你把咱大笤帚卖钱做啥?/我嫌它扫当面不扫旮旯。/你把咱花狸猫卖钱做啥?/我嫌它吃老鼠不吃尾巴。/你把咱大黄狗卖钱做啥?/我嫌它咬人家不咬你妈!

《张连卖布》这个唱段,在晋南关中,简直妇孺皆知,人人会唱。每当演到这里,台下必定哄堂大笑。戏里好几个段子,当地老百姓都会传唱。一个戏能超越时空在如此广泛的群体受到追赏,在戏曲史上是少见的。新时期以来的眉户戏,有哪些经典剧目,我看大家还有争议。但如果说《张连卖布》是百年经典,倒是绝不会有什么争议。

这十来年小戏衰微,我看到出色的小戏,要数新编的永济道情《藏窑》。主题也是习惯意义上的忠君报国,但是永济道情的小曲子简朴实用,对付一个小戏,唱腔足以完成表达又容易传播。加之吉有芳的表演,紧贴剧情,把泥墙动作舞蹈化,那是一种创造性的程式化表演,看来真叫爽快。我以为这个小戏非常成功。

除此而外,我实在想不起还有什么妙趣横生口口相传的好小戏。

为什么小戏都要把自己变成大戏呢?

现在的大戏,结构宏大,制作精细。但也不要忘了,戏曲说到底是民间的产物,来自民间面向民间是它的本色。我刚看了忻州二人台的《方四姐》,主题就是简单的婆媳和睦善有善报。我一边看,一边听到后排几个村里来的农家夫妇在议论,他们的视野里也许只有家长里短,但那种简单的是非判断,让我觉得他们看进去了,他们宣泄了自己的共鸣,这就是演出成功。如果每一场戏,无不追求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只会让民间望而生畏,也就让小戏的通俗浅显游戏娱乐没了生存空间。

一个简单通俗,就把小戏排斥了。

大制作高精尖也会带来弊病和困扰。太多的宏大叙事,太多的严肃庄正,太多的板正无奇。看戏,满目红光都是说教,娱乐不见了,趣味少多了。

曾经匮乏的日子里,我们也不缺笑声啊。再艰苦的日子,再穷困的日子,也有开颜一笑的时候,甚至也有开怀大笑的时候。日子过好了,台上台下的笑声反而不见了。

珍惜小戏,爱护小戏吧。除了追求意义之外,我们还有追求趣味的需要。

小剧种,都有长大的冲动,但也不要忘了少年的可爱天真,简单朴拙。悉心保留它的特色基因,保护它的原始状态,就是保留一个稀有物种。要知道,一个人长大并不难,长大了倒回去寻找青少年时代,可要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