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专业文艺评论家在网上如何言说?

2020-11-28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马李文博

“处在人人都可以发言的时代,有时候一些正面的声音、理性的思考、严肃的书写很容易被淹没在漫天的错误里,经常会有沮丧感。网络文艺评论者要坚持独立的立场,这是底线,还要坚持自己的专业感。 ”微博名为“老树画画”的国画博主刘树勇说道。“老树画画”积累了两百多万粉丝,刘树勇一直是从网友的反馈来校正自己的表达方式。他认为,在网络上怎么说一句话、怎么画一张画,从扩大影响力的角度有很多修辞上的技巧,值得认真对待,因为没有影响力的批评就会被压缩在很小的范畴里。

11月24日,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优秀网络文艺评论的评价标准”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艺术系主任刘树勇,自媒体“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 《中国艺术报》理论副刊部主任邱振刚参加了活动。

“由于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网状传播改变了过去线性传播对话语权的控制力,导致评论者的队伍得到大规模的扩展,人人都成为了评论家。 ”尹鸿认为,今天的评论能够影响到创作者的选择、消费者的行为,甚至是政策的制定。同时,网上出现了打分式、转发式、点赞式、一句话式、短视频式等各种各样的评论形态,但对于“一发不可收拾”的短视频式评论,微博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尹鸿至今还没有尝试。

周由强提到,网络评论的重要性和危险性同时存在。与会专家也大都注意到了网络上评论的情绪化特点,一些评论只说感受却没有理性高度,一些评论党同伐异,一些评论纯属商业性质的软文。针对这种现象,专家们特别强调了要进行专业的网络文艺评论和进行有效的言说。周由强认为,网络文艺评论有商业化、碎片化、移动化、差异化的特点,其中商业化是网络文艺评论成长起来最大的基础。要区别开网上的各种评论活动和专业评论之间的界线,优秀的网络文艺评论在思想的含量、价值观的坚守、掌握艺术规律和审美特点进行分析等方面,和优秀的传统文艺评论应该是没有区别的。尹鸿认为,写评论的人也需要生存,但是要依靠文章中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评论者有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而不是把评论沦为赚钱的工具。评论者要能把受众的感受变成分析,让人觉得感受的背后原来是这样一个逻辑,要增强评论的说理能力和感染力。刘树勇认为文艺评论是基于高度理性的判断,评论者要有“史”的储备、具备理论的和描述对象的方法。当看到某个艺术家、某件作品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放在某个坐标上,这样形成的判断更加准确。此外,批评者应该对某一问题有持续性的关注,最终要能够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研究“捏成块”。

信息传播网状发展的同时,专业的网络文艺评论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徐粤春把优秀的网络文艺评论归纳为“短、平、快、实、新、美” 。其中,“平”指的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平等、平视的关系。网络文艺评论不是高台教化,而更多是并肩促膝的对话交流。另外评论本身也应该被评论,应该有再评论、反评论。“新”则是指“或者是思想新、观念新,或者是材料新、证据新,或者是站位新、角度新,又或者是形式新、表达新。切忌拾人牙慧,切忌重复自己” 。

“以前我写文章经常是一分为二,把作品好的、坏的方面都写到,力求文章四平八稳,观点不偏不倚。但网络评论需要观点鲜明、一针见血,你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胡建礼认为,网络文艺评论受到篇幅、阅读习惯的影响,需要抓住重点,而不是面面俱到。由于网络评论者各自具有不同的背景,“高手在民间”已成为网络常识,网络文艺评论高手也可能属于任何一个专业领域。据邱振刚观察,评论李子柒现象传播范围较广的文章不是从视觉艺术角度分析,而是从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的角度分析。他认为,多学科理论背景的融合应成为网络文艺评论的研究工具和途径,特别是对于网络文艺作品,这样的理论资源往往比传统的文艺理论更能够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