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莫把脱贫攻坚题材套路化

2020-12-2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闫伟 朱斌

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所以,人物立住了,脱贫攻坚的主题就有了人格载体。这有赖于人物性格的多样化显现、关系的戏剧化演进、情感的纵深化交融。目前大部分脱贫攻坚创作均以扶贫干部为主角。那些“脚沾泥土、身带露珠”的扶贫干部本应各有各貌、各擅所长,却被某些剧作塑造得雷同庸常。尤其是对女性“第一书记”的刻画,常常被固定为某种模式,本来条件艰苦且富有挑战性的基层历练被演绎成了农村版“大女主升职记”,难以让人产生信服乃至钦佩之感。脱贫攻坚不只是扶贫干部的工作,也是帮扶对象的生活。然而有的作品为了凸显扶贫干部的正面形象,较为夸张地表现配戏农民角色无事生非、消极懒惰的一面,使创作陷入了标签化、脸谱化的窠臼之中。

应该看到,除了扶贫干部,脱贫致富进程中还存在很多一直生活在农村,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生活现状的先进农民代表,或在外学习打拼收获一身本领后回到家乡,带领乡里乡亲共同致富的返乡创业者,他们的故事同样具有精神力量和借鉴意义。脱贫攻坚剧不能只拘泥于某一类角色的塑造,某一种故事的讲述,而应该开拓创作视野,在参与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找素材,在主角塑造中兼具典型性和新鲜感,在群像描摹中追求“老少妍陋,无一相似”,坚持真情实感的注入和真形实貌的书写,于跌宕处见人情,于细微处显人性,多侧面揭示出扶贫干部“点滴努力”和“博大胸怀”、农民群体“质朴情感”和“生活智慧”的辩证统一。

中国不缺乏生动的故事,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尤其如此。那些受到好评的脱贫攻坚创作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故事讲述的主体,还在于讲述故事的方式。为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追求戏剧性、营造轻喜剧风格成为近期此类题材的显著特色。但如果过度追求戏谑风格,放大情感纠葛,甚至有意渲染扶贫干部与当地村民的绯闻桥段,则会让扶贫故事变质走样。戏剧性的要义不是刻意制造矛盾、冲突、看点、爽点,而是在特定约束范围内打造“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观赏效果。各类扶贫者、创业者本当“各显神通”,但一些剧作却充斥着套路化的扶贫叙事与同质化的戏剧冲突。扶贫动机一带而过、脱贫策略“一条通行”,单调的情节设计表现出简单化的创作倾向。比如一味“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罔顾投资渠道、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主张文化扶贫理念,却没有相应的实质进展等,从而给观众造成一种“脱贫攻坚其实是一项轻松快捷的工作”的错觉,难以体现其复杂性与艰巨性。

脱贫攻坚剧不但应反映特定地域的农村变革景观,也应再现和昭示伟大脱贫攻坚历程的历史逻辑、时代精神、文化内涵与精神传承。过度追求话题度的考量与用缺乏新意的套路敷衍观众的心态,必然让作品的深度和品质大打折扣。如何通过千姿百态、生动鲜活的脱贫攻坚以及新农村故事,来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创作者虽任重道远,但必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