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养德修艺、奉献社会 是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2021-10-27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刘晶

文艺是具有思想之光、风气之先、温润之美的事业。百年来,文艺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精神滋养。近年来,文艺坚持创新创造,坚守品质品格,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几年来,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耽改”之风等问题广受诟病,一些从业人员的违法失德行为成为众矢之的,不仅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侵害了群众利益,也制约了文艺跨“高原”攀“高峰”,实现高质量发展。多家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有力举措,革除弊病乱象,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有效回归。正如易烊千玺近日接受《中国艺术报》采访时所说:“作为青年演员,流量不是衡量我们的标准,只有优秀的作品和高尚的人格,才能真正让时代将我们铭记。”在笔者看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人为艺应着力多方面实践与坚守。

始终守正,昂扬坚定地与时代同频共振。“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那些助推“耽改”之风、神剧雷剧、低俗综艺的制作公司,那些热衷于制造话题、醉心于粉丝追捧的艺人,根本不知道文艺的本原所在、正道所向,只是把文艺作为利益工具,甚至不惜为此制造轰动效应、误导大众审美。词作家阎肃说,自己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正是这种紧随时代、沉潜社会、饱含沧桑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励一批批文艺工作者前赴后继,树立起一座座艺术的丰碑、时代的丰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下的中国,历史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人民精神如此活跃,为文艺工作提供了无尽的富矿。青年文艺工作者应学习前辈艺术家的气节风骨,传承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因时而起,乘势而为,牢牢把握时代主题,紧紧围绕中国精神,始终秉持高尚情怀,强化思想深度,增加历史厚度,开拓题材广度,以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为己任,努力打造无悔于伟大时代伟大民族的传世之作。

全力至真,严循文艺工作的规律本质。文艺创作是复杂的精神创造活动,有其内在规律和固有特性。这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就是要坚持德艺双馨的人才评价标准。但是,一些青年演员并未认识到只有贯彻这一标准,才能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更长久。有的年轻艺人出镜率很高,好作品寥寥;一些流量演员习惯于抠图、用替身;一些公司选角把名气、“咖位”、粉丝数作为关键因素,不在乎实力、德行……这些问题乱象有管理等方面原因,但最基本的是对规律本质的漠视、对常识常态的破坏。公道自在人心,所谓“艺人”而实为“商人”,所谓“作品”不过是“商品”,终将被文艺界所唾弃。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排练场里,“戏比天大”四个字格外醒目,告示、激励一代代“人艺人”对艺术永怀敬畏之心、在表演上精益求精。被誉为“敦煌的女儿”的樊锦诗说:“我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技术如何演进,文艺始终是以艺术性、思想性、情感性取胜的精神创造之物,其基本规律、精神内核不会改变。青年文艺工作者要始终遵循规律、坚持操守,牢记“炒作不是创作”,坚信“有大作才是大家”,切实做到身入心入、养德修艺、忘我付出,以高质量的作品塑造人心、奉献社会。

坚持出新,以日进日新思维奋力作为有为。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但洗稿、畸形审美、篡改经典等纯粹为了博眼球、得流量、赚快钱,与思想创新、文化创造毫不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传播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性变化,文艺工作的作品产品、流程环节、业态生态等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现象新模式。而青年有着接受新生事物更快、思维更加活跃等优势,完全应当积极利用新的传播方式,为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比如短视频对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独特功用,数字技术对视听作品制作与体验的革命性影响,社交化传播对作品价值再创造的意义,人工智能对文艺创作的深度参与,作品极大丰富条件下受众审美趣味心态的嬗变等。因此,青年文艺工作者要注重求新求变,既要在题材、内容上下功夫,也要从形式方法上动脑子,努力出新出彩,打出一片新天地。要强化新思维,更加注重从文化满足、自我实现、精神体验的视角审视文艺工作的为人属性,更加注重运用网络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推进事业产业发展;要拓展新领域,把更多有形无形、网上网下、传统新兴的思想表现形式纳入视野,让创作更有地气、人气、烟火气;要构建新业态,积极探索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文艺创作生产和接受体验上的迭代升级,充分释放新技术对文艺工作全链条的品质提升潜力。

务必求精,呕心沥血推出高质量作品。“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精品力作是文艺的立业之本。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绝大部分精品都不是天才的杰作,而是匠心独运、精益求精的结果。庆祝建党百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好评如潮,离不开精雕细琢的打磨和坚持。演出整体方案修改了100多稿,每个节目都有二三十种完全不同但个个精彩的方案。“老版四大名著剧”是几代人心中美好的回忆,除了长时间的投入,演职人员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功不可没。但不容忽视的是,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还客观存在。应该看到,当下受众审美选择多样化、审美需求优质化,社会更加需要精品,同时,知识积累空前丰富,文艺创作极大便利,时代更能出现精品。青年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不懈、志存高远,学习“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字字读来皆是血”的投入,把打造精品力作作为孜孜以求的艺术使命。

真心为人,把人民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工作的对象是人,关键在人心。“饭圈”乱象乱就乱在充分利用现代社会消费文化盛行、大众传播发达的特点和部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从众心理,搞圈组团,把粉丝作为造势的基础、赚钱的工具;错就错在艺人高高在上,以自我为中心,颠倒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作品和受众的关系。这样的乱和错,必然导致心中无人民、艺中无人情。不少人反映现在一些文艺作品太假太做作,说的就是不走心、没人情。作家柳青坚信,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他在写作《创业史》第一部的时候,不脱离实际,跟大家一块儿开会,让群众和干部出主意、想办法,从而成就了当代文学的不朽经典。文学是人学,文艺是关乎人心的艺术。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创造灵感、艺术才华,归根结底来源于对人民实践的观察、体验、再现,来源于对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的把握,只有深入实际、深知其味,才能润心无声、引发共鸣。“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青年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当作“衣食父母”“精神父母”,将人民立场、人民情怀贯穿于工作和创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精彩的艺术作品和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让人们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的照耀下,感受美好、看到希望、实现梦想,真正成为客观世界的主人和主观世界的主宰。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