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在时代的脉搏中奏响青春之歌 ——与会代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关于青年文艺人才培养的重要

2021-12-17 发表|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作者见文
舞剧《大梦敦煌》。新华社发
大型杂技舞台剧《聂耳》在云南昆明上演。高伟摄/光明图片
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上,讲述十八洞村脱贫故事的情景歌舞《村寨里的云生活》广受关注。新华社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2月14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上李邕》中的诗句勉励文艺工作者。这首诗是诗人李白26岁仗剑远游时所作,表达了青年诗人鲲鹏展翅、壮志凌云的胸襟和抱负,如今也浸透着总书记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殷殷期待。

事业的未来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

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

“忽如一阵春风吹拂,荡起阵阵涟漪。”与会的青年文艺工作者代表深感振奋,备受鼓舞,聆听着、记录着、讨论着,把总书记的关怀和叮嘱全部记在心间,使之成为创作前路上的路标和明灯。

“创作带有我们这代人气息和风格的作品”

接到参加中国文联十一大通知时,青年独立摄影师李馨曌还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从那时起,她就开始盘算进京的日子。

“作为一名边疆青年代表,来参加这样的文艺盛会,是我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她至今仍沉浸在那一刻——

1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李馨曌屏气凝神,静静聆听。总书记说的一字一句,都在她脑中反复回荡,绵密而悠长。

总书记说:“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

李馨曌深有体会:“十几年来,我坚持拍摄塔吉克族百姓。他们说我的作品有爱、有光。我长期驻守在这里,见证了党中央对边疆的关爱,见证了自己生活的边陲小镇成功脱贫,这些都成为我镜头中的鲜活素材。”

这几年,江苏省作协青年作家孙频经常深入一些偏僻地区采访采风,森林、山村、海岛、移民村等,“我希望能够了解和理解他们,能够写出这些基层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孙频行走着,观察着,也感动着:“他们的乐观豁达和淳朴深深打动了我,这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间接经验,而是原创性的、具有生命力的素材,为我的写作提供了深厚滋养,也让我的写作有了根。”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

“随着写作的深入,这个时代正在要求我们拥有打通不同门类知识的能力,必须要让自己有捕捉和随时随地思考的能力,否则作品追随的是过去,而不是现在。”青年作家王苏辛努力寻求突破,创作带有这代人气息和风格的作品。

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柳青的话,“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王苏辛对此无比坚信、无比认同,“当我们与诸多信息面对面经过,不该是它们带着我们走,而是我们的精神世界走在它们前面。首先做一个领先的人,然后才能做一个领先的作家”。

去年,网剧《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热播,网络作家紫金陈没有迷失,反而有了新的思考:“坦白地说,网络文学在文学中的地位依然较低,主要原因是一些作品内容注水、粗制滥造,过于猎奇,而忽视了现实性和社会性。”

“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总书记的话更坚定了他的想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来都不是矛盾的,把社会效益放首位,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紫金陈说。

创新,不只是追寻新的事物,传统中同样有新的滋养。青年相声演员苗阜熟谙这样的辩证法。在创作中,他总会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满腹经纶》《歪批〈山海经〉》《〈史记〉漫谈》《三娘教子》……这些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都是在“传统”中诞生的。“从观众的反响来看,这无疑是一条正确且可持续的艺术道路。”他很有底气。

“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90后唐诗逸对总书记的话很有心得。她是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学的是古典舞。“今年,我尝试做了个人专场《唐诗逸舞》,就是从一个现代女孩的视野走进唐诗,用对唐诗的感受去解读中国古典文化,观众很认可。”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有次,她在国外演出时,很多观众穿汉服到剧场。世界性,这个略显学术的词,突然变得很鲜活。“我找到了一种同频的声音。把中国千百年来的瑰宝搬到世界舞台上,可以让外国观众看到中国历史,了解‘和’文化。那时,我不只是一个舞者,也是一个使者,和平的使者。”她说。

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新时代,是文艺创作的“富矿”,也是文艺人才层出不穷的“新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让当代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让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

福建省作协主席陈毅达对此有深切感触。他说:“青年文艺家在与时代同向同行中,具备更多更大优势,理应自觉成为新时代文艺战线接续奋斗的新生力量,成为开新时代文艺风气之先的鲜活力量,走在时代文艺创新创造的前列。”

票房从9亿元到690亿元,银幕从3000块到80000块,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力经历了中国电影业的跨越式发展。他深知,巨大成绩的背后,是一代代青年电影工作者的接棒赛跑。“建设文化强国,创作更多精品佳作,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多培养后续人才。”尹力说。

这些年,浙江作协针对青年作家实施了“新荷计划”和“新雨计划”,浙江青年作家不断涌现。听到总书记对培养青年文艺人才的嘱托,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有感而发:“浙江青年作家大都以写中短篇小说见长,在长篇领域尚有待努力。长篇小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是文学舞台上的主角。青年作家要潜心创作,坚守人民立场,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诗史。”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何红舟也在思考青年美术家的成长问题。聆听总书记的讲话,他很受启发:“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青年艺术家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应该积累一定数量的作品,以支撑他所选择的这种艺术道路。”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90岁的中国作协名誉委员束沛德是本次参会最年长的代表之一。他参加了9次作代会,见证了一批批文艺青年的成长成才。他深切感受到,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功能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新时代,青年作家应该勤学苦练,提高思想理论水平,锤炼艺术技巧,更要把人品和文品结合起来,追求人格的高尚和完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节目中心新闻播音部主任康辉表示,要让青年文艺工作者在“德”“艺”两方面下功夫。遵循各艺术门类成长成才的规律,扎实做好“师傅领进门”的事,言传身教,崇德尚艺,对有潜力的青年文艺人才更要多压担子,多让他们在生活中积累,在“吃苦”中历练。同时要让他们大胆试、大胆闯,不求全责备,允许失败,激励创新创造,为青年文艺人才创造风清气正、自由驰骋的艺术空间,让他们能真正做好“修行在个人”的事。

“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接力创作精品”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青年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

90后作家范墩子来自西北,深厚的乡村生活经验是他创作的法宝。“在未来的写作道路上,我将继续扎根现实,从自我的经验中找到这个时代的普遍性,传承好前辈作家留下的宝贵写作传统,并在传承中创新,探索自己的写作方式,挖掘更深的民族属性,在厚重的民间土壤中吸收养分,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接力创作文艺精品。”他说。

音乐人李凯稠创作了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听我说谢谢你》《点赞新时代》,收获了不少人气。“在未来的创作中,必须心系民族复兴伟业、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力争创作出更多有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新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用文艺精品表达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展现日新月异的中国风貌,用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中国人民形象。”他决定重新出发,再创佳作。

这几年,蒙古族青年歌唱家乌兰图雅一直奔走在基层,就像草原上的“乌兰牧骑”。“今后,我将继续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牧民群众,并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以文艺的形式推动民族团结。”她说。

网络作家潜水的乌贼表示,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今后,我要努力把中国灿烂的文化,以更让读者接受、更打动人心的方式融入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面对市场大潮,青年文艺工作者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稳得住心神。

《天涯》杂志主编、青年作家林森观察到,当前青年文艺家创作有两种不好的倾向:要么陷入个人化的喃喃自语,要么彻底被市场大潮淹没,随波逐流。这两种选择,都无视了“时代之变、生活之进、人民之呼”,没法“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青年文艺工作者,应该在时代的召唤面前,走出小我、关注大我,描绘时代与人民,真正让个体感受和时代印记互相呼应、彼此同频,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开掘得深、展示得广、传播得远、流传得久。”林森说。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青年诗人戴潍娜把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青春写作”,对万事万物有着敏锐的感知,只要有冲动就去动笔;第二阶段是“肉身写作”,不断地燃烧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就像燃烧着的火堆,但柴火总有烧尽的那一刻;第三阶段是“修养写作”,这是最困难的阶段,是一个青年作家成熟的标志。“如何从‘青春写作’‘肉身写作’上升到‘修养写作’,这是青年作家需要思考的。”戴潍娜建议青年文艺工作者多深入生活,嵌入时代和人民的心声之中,去聆听历史的波涛和时代的心跳。

听到总书记引用李白的诗,《上海文学》编辑部副主任、青年作家甫跃辉想到杜甫的一首诗:“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白用大鹏的眼睛俯瞰世界,杜甫站在泰山之巅将世界尽收眼底。这当然都是美好的。但是,美好的背后都是努力攀登。”甫跃辉坚信,青年文艺家只要努力去看、去听、去想,就会让文字抵达宽广和深邃,在全世界不朽的诗行之上增加一行。

(参与记者:刘江伟、王国平、郭超、李笑萌、李韵、牛梦笛、李晋荣、刘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