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中国话语与世界语境

2022-04-14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李震

近年来,随着国家主流导向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大力倡导,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响应,尤其是在以“讲故事”见长的文艺领域,更是出台了种种举措,也推出了不少以此为主旨的优秀作品,且在助力国家崛起、推动民族复兴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有一些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旨的文艺创作,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忽略了世界语境。有的作品也确能立足中国现实和中国问题,甚至也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大力资助,最终却只是将自己的故事讲给自己听,满足于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讲好中国故事”,在2014年10月15日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很显然,其中的“中国”是在“世界”的意义上而言的,“中国故事”的意义自然是发生在世界语境中,而且是要进入国际传播的。

据此,中国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从中国语境、中国现实、中国问题出发,真正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风貌,而且更要融入世界语境,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认识和理解中国。按照这一要求,意欲讲好中国故事的文艺家和文艺团体,除了必须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和艺术才情外,还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国际传播意识和传播能力,唯其如此,才有可能让自己的作品最终融入世界语境之中。

国际视野的获得要求文艺家至少要置身于当下的国际环境之中,不仅要熟悉所在文艺领域的世界史、国际前沿和最新进展,更要深入了解中国崛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国际背景,了解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和策略,将中国崛起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将中国人的命运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

国际传播意识和传播能力对于文艺家来说,或许不是其固有的意识和能力。但在当今这个媒介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不管文艺家愿意还是不愿意,自觉还是不自觉,传播都将成为文艺家的一项必备意识和能力。而且对于文艺而言,传播不仅仅是一种发表、营销或者一般意义上的宣传推广,对国际传播来说,也不仅仅是外语能力、翻译的可能性等等。更重要的是,传播是一种叙事策略。这种叙事策略在本质上在于文艺家对自己作为叙事主体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叙事对象的明确程度。具体而言,也就是必须首先搞清楚这个故事是谁讲给谁听的问题;怎样讲才能让对方听清楚、听明白的问题;怎样讲才能让对方愉快地接受,而不是产生抗拒感的问题。当然,作为一种传播意识和能力的叙事策略,对于不同文艺门类和不同的文艺家来说会各不相同,还需要文艺家在实践中去自觉探索。

早在18世纪,歌德就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把物质生产的空前进步、资本的疯狂扩张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作为世界文学时代到来的根本原因。而在21世纪的今天,文艺早已与经济、信息和广义上的文化一起被全球化了。中国崛起、中华民族复兴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瞩目的现象。在这些意义上讲,中国故事在本质上也是一个全球化的概念,是一个世界语境意义上存在的概念。

因此,文艺家要讲好中国故事,必先融入世界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