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把握文艺创新的五个着力点

2022-07-29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邵明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首位要素,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成果,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于各方面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文艺工作自然也不例外。那么,如何以创新理念引领文艺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对于文艺创新做出了深刻的论述,我们应深入学习领会并自觉地以此指导创作。具体而言,以下五个着力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一、着力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文艺创新的源泉:“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人的思维是对于存在的反映。作为人类思维意识成果的特定类别,文艺作品当然也是对于人类实践的反映。因此,文艺创新最根本的源泉就是实践发展进步所带来的崭新的社会变革。这就意味着,对于文艺创新而言,社会实践的发展进步,既是形而上的哲学前提,也是形而下的素材基础。

从古今中外的文艺发展来看,所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艺创新,无不是对于社会变革的深刻回应。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所以能够结出丰硕的文艺创新成果,正是因为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进步冲破了中世纪封建贵族、教会神学的黑暗统治的历史行程。“五四”文学革命狂飙突进式的创新,也是感应并引领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不屈服于悲惨的历史命运而发奋前行的历史实践。

对于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而言,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推动当代中国所经历的“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正在进行着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当然是文艺创新丰沛的源泉。文艺工作者只有用心用情用功拥抱火热的现实生活,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才能始终与实践同步、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步,保持永不衰竭的创新灵感。

二、着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文艺创作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和艺术资源以实现创新发展,并明确指出文艺创作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上述论断首先强调的固然是文艺创作要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文艺创作也因为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并力图寻求其现代性转化而使自身得以实现创新性发展。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文明行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丰赡而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美学追求,诸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传统,以及“文以载道”“温柔敦厚”“以气为先”“兴观群怨”“意境”“风骨”“滋味”“格调”的审美风范,等等,都是当代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2022年热播剧《人世间》就是一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实现创新的成功尝试。剧作主人公周家小儿子周秉昆并无过人的天资、叱咤风云的人生,从木材厂、酱油厂的工人,到出版社的后勤服务人员,是芸芸众生中最为普通、平凡的个体。他孝顺父母、热心待人,与亲友相互扶持度过岁月的风风雨雨,展现出仁爱、诚信、良善、热忱、谦敬的高尚品性。在漫长人生历程中,虽然难免行差踏错,但是终究能够正道直行。发生在他身边的悲欢离合,往往让观众在噙着眼泪的同时,深刻体悟生活的真谛、人生的价值,正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主体品格,从而塑造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人物形象。

三、着力丰富自身的创作储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这一论断明确了文艺创新素养的基本构成,包括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三个方面。

首先是思想积累。文艺创作必须具有对于现实的思想穿透力,可以将生活、世界的本质以具象的方式呈现,这样才能给人以全新的启迪。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茅盾的话予以论证:“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茅盾正是因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才能写出《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深刻透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具有全新意义的杰作。

其次是知识储备。文艺工作者如果不能准确理解进入其艺术表现范围的现实生活、现实世界,对于自己表达的对象一知半解、懵懵懂懂,那么绝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更谈不上作出具有创新性的贡献。而要达到对于现实的准确理解,就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可以是来自于实践的直接知识,当然更多的是来自于学习的间接知识,这也是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义之一。

再次是艺术训练。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谓的高于生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以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使得现实生活获得创新性的表达就是其内容之一。进而,推动既有艺术形式发生变革,具备对于生活全新的表现力,当然也是文艺创新极为重要的内容。毫无疑问,娴熟地掌握所从事创作领域的艺术技巧,并努力尝试创新形式,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一切有志于攀登艺术高峰的创作者必须经历的过程。

四、着力推动多元文艺要素的交流融汇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艺创新时曾经反复强调,推动多元文艺要素的交流融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

所谓的多元文艺要素,包括不同民族文艺、不同文艺类型、不同文艺流派、不同文艺表达技巧等。任何一种文艺类型经过长期的发展,都会形成相对固定的理念、技巧,具备其他文艺类型所不具备的表达优势,但是也必然存在其未曾注目的域外空间,并形成相对固定的表意陈规。如果受到异质性文艺类型的启发,往往能够拓展自身的表达范围,从而形成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历来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广受称道,实际上就是以画者的视角与体验,拓展诗歌这一语言艺术的表意空间而产生的崭新创造。例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之句,就是画家笔触与诗人情怀的完美融合:落日余晖与江湖水面辉映,闪烁着无边无垠的白亮之光,随即万里潮涌,天地之间青色弥漫,暖色调与冷色调相衬相生,如同色彩的层叠与洇染。诗句表意灵动简约、恬淡灿烂,宛如展开一幅宏阔浩渺的山水画卷,并让读者体悟到诗人旷达明净的精神世界。

当然,不只诗、画的表意手法可以交流融会,各类文艺要素都可以广泛地互鉴交融,催生创新创造的灵感,关键是文艺创作者要以开放的心态,有意识地在创作实践中展开积极的探索。

五、着力坚持在“守正”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创新贵在独辟蹊径、不拘一格,但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不可能成为上品。”“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这就意味着,文艺的“创新”必须立足“守正”的基础。

守正创新,要在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要始终坚持文艺创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确保文艺事业、文艺战线始终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和重要战线。在此基础上,描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展开的崭新实践、创造的辉煌成就、谱写的恢宏史诗。

守正创新,要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要坚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的伟大创造立碑存照,热情讴歌、赞颂、褒扬人民创造历史的丰功伟绩与伟大进程。要坚持与人民共心共情,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文艺创新,“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守正创新,要在坚持真善美永恒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要坚持在创作中深入把握现实之真,“对正能量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对丑恶事要敢怒敢批,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要坚持传递向上向善的道德观念,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文艺形象培育人们的道德观念、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从而在生活中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要坚持对于美的表现与讴歌,表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讴歌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在此基础上,创新文艺表达的理念、形式、技巧、手段,更好地发扬中国文艺追求真善美的优良传统,以更多的优秀作品,使得人民的灵魂经受洗礼、精神生活更加充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时代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舞台,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自觉承担历史使命,以火热的激情回应火热的时代,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以丰硕的创作成果,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