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文艺批评不能只“评”不“批”

2022-08-1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章学锋

夜莺般的批评家只“评”不“批”,在听似赞歌一片的研讨声中,批评的无效化和泡沫化令人心忧。

在文艺批评中,“批”有批驳、批判的含义在,“评”则含评说、评论的意思。显然,“批”是“评”的前提和基础,“评”是“批” 的补充和延展,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在具体的批评过程中,可先“批”后“评”,也可先“评”后“批”,还可以“批”“评”结合。遗憾的是,很多批评家在研讨会的发言中,顾此失彼,只“评”不“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很多批评家,尤其是学院派的批评家,偏重于宏观的考据和引证,不屑于具体的评价和分析,潜意识中认为“评”比“批”更重要,更能显示专业水准。此外,有的批评家难以摆脱物质利益羁绊和人情关系的束缚,怕说真话坏了批评圈的“圈规”,要么违心地大唱赞歌,要么蜻蜓点水地批评那么一下。他们的话语中,时不时冒出吓人的宏大理论谱系,东方文学的什么传统、西方文学的什么主义等等,把原本可以明白晓畅的话,非要“掉书袋”“兜圈子”般绕着说,猛一听似乎很旁征博引,颇具批评家的风范。但仔细一想,他们说了创作者的逸闻趣事,谈了自己的深厚交情,讲了很多这样那样的理论,偏偏对作品的不足、改进提高的具体修改意见等创作者最想知道的关键部分,压根不说或是一笔带过。这一不负责任的做法,丢掉了批评宝贵的问题意识,模糊了批评明晰的判别能力,消解了批评应有的战斗力,也有愧于批评家的称号。

有人调侃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距离。召开文艺创作会议,是缩小两者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围绕文艺创作的会议,无外乎作品写好后的改稿会、作品发表后的研讨会和作品获奖后的庆祝会三种,其中以研讨会最为普遍。众所周知,文学是一门 “缺憾的艺术”,不少作品都带有很大程度上的“未完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围绕文学作品而开的研讨会和庆祝会,更像是2.0版和3.0版的改稿会。对创作者来说,广泛听取和吸纳各方批评家的真知灼见,在下一部作品中“改正”上部作品中的缺憾,是筹办文学会议不变的初心。因为,这样的会议是有利于解放和助推文艺创作生产力的。

文艺批评是一件庄严严肃的事情,批评的核心是“批”。批评家“批”得准了、狠了,“评”就会更精彩。从小处说,对创作者的作用和意义会更大;从大处说,提高公众审美、引领社会风尚的效果就越明显。要扭转只“评”不“批”的流弊,需要每位批评家打磨好批评的“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用尊严来还原批评的战斗力,拿出“剜烂苹果”的胆识和勇气,说真话、讲道理,实事求是地对作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