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沉淀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

2022-09-06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评论员

金秋九月,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精品剧目陆续上演,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三大展览精彩亮相,文华奖和群星奖终评工作有序展开,京津冀三地广大民众尽情享受艺术盛宴。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时代巨变中汲取灵感,弘扬主旋律,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文化和旅游系统立足当代中国文艺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新气象,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推出了一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艺术精品。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京剧《红军故事》、歌剧《沂蒙山》、话剧《谷文昌》等一批优秀剧目广受好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辩证地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在文艺生产链条中,创作者是生产者,欣赏者是消费者。文艺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后,就具有认识、教育、审美等价值,这些价值可以通过演出、展览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评价文艺创作质量和文艺消费水平,当然有多个角度、多项指标,而能否真正“叫好又叫座”,不失为一种通用而有效的标尺。

在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文华表演奖、群星奖的评奖标准中,“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主要条件。旨在“激发全民文化艺术创造活力”的群星奖,还明确要求“作品报送前为基层演出场次应不少于50场”,而且全程实现“让群众参与、由群众评价”。显然,在舞台艺术的整体评价中,除了专业领域内的“奖杯”和“口碑”,来自群众的看法(包括网友的点赞或吐槽)、市场的反馈(包括票房、上座率、演出场次)愈益受到重视。

据有关方面2021年对全国400家艺术院团进行的抽样统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文艺院团积极走市场、多演出,共演出6万余场,收入近50亿元。作为全国文化中心,首都演出市场活跃,不断扩大“演艺之都”影响力。据统计,2017年至2021年,北京市各类营业性演出场次超过10万场,观众人数近4000万人次,演出市场实现票房收入累计超过63亿元。

对于文艺作品的品位与受众口味之间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典型的有“雅俗共赏”“曲高和寡”两种迥异的说法。纵览古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往往是长期得到人们普遍赞誉的。从接受美学而言,作者、作品、受众三者是统一体,缺少读者、观众的参与意味着作品尚未真正完成。考察一个时期的文艺生产现状,不能只看创作的速度和数量,还要看文艺市场消费端的真实表现、重视作品的评价反馈和接受状况分析。

历届中国艺术节已积累了数量可观的优秀作品,期待从这些优秀作品中沉淀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常演常新,常看常新,传得开,留得下,为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喜闻乐见,因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