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跳动

2022-09-22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杜学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的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近年来,中国的文学与艺术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广大作家、艺术家更加自觉主动地深入到人民群众建设奋斗的第一线,有的在基层同吃同住同劳动,长期采访体验,与广大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有的关注落后地区、困难人群,着力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奋斗精神、崇高理想,表现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根本变化;有的瞄准国家建设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表现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与建设成就,等等。在这样的努力中,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是新时代中国文学与艺术的重要收获,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总体来看,人民群众不仅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主人公。书写人民的创作实践取得了新成就。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目前的创作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一是一些作品赶时间、赶节点,缺乏认真细致的推敲、打磨,显得比较粗糙,不够生动感人;二是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够深入透彻,有隔靴搔痒之感,技巧表现强,生活表现弱;三是从概念出发,重事件、重过程,对人物性格、情感、思想、精神等的表现不够;四是体现时代精神、具有鲜明个性与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还比较缺乏。这些问题说明,要更加生动深刻地书写人民,仍然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作更多的努力。

更加生动深刻地书写人民,要进一步确立正确的历史观。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形态。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的创造伟力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尽管中华民族不断地遭遇各种挑战,但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精神、奋斗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这一文明的活力。近代以来,中国在遭受列强的侵略、掠夺中,逐渐贫弱,落后挨打。但是,一代一代富有理想的前贤英杰奋力探索,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终于在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旧世界,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这是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与必然走向。在这样的求索、奋斗中,我们不断地面对各种挑战、问题,出现过失误、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有能力、有智慧、有信心接受挑战,战胜困难,实现一个又一个既定的目标。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就是要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新中国的建设改革史,认清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然性,表现人民的奋斗历程、情感世界、精神与价值观,书写人民群众创造的辉煌历史。

更加生动深刻地书写人民,要进一步把握科学的方法论。没有正确的方法,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认知,当然也不可能有正确的表达。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具有根本性的科学的方法论。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相信在党领导人民群众的奋斗中,历史将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相信天意不可违,人心不可逆,历史将永远向前。要在事物的联系运动中分析历史与现实,透过表象抓住本质,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方面与根本规律。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光明,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增强胜利的勇气。现实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问题的本质是我们将解决问题,继续前进,而不是被问题压倒、打垮。问题不是结论,而是继续努力的起点。在人们的身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包括认知不够的、能力有限的、方法不正确的,甚至也存在违背历史规律、违反党纪国法的现象。但是,我们更需要表现的是人们如何克服自己的不足,努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甘于沉沦、执迷不悟,错上加错。总书记指出:“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对这些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如何反映就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我们的创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展示落后、丑恶的层面,而是要在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同时,表现出批判的精神、努力的方向,以及解决问题、战胜困难、走向未来的力量。文学创作不是简单地展示与揭露,而是要给人们以激励、指引与希望,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远方,更好地鼓舞人民前进。

更加生动深刻地书写人民,要努力塑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人物形象。总书记指出,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他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回顾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在不同时期均出现了一系列鲜活生动、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他们正是人民群众奋斗前进的缩影,是构成历史进程的标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有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精神追求、人物形象。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创造,涌现出千千万万各具风采的时代人物。文学艺术不仅要表现他们的工作生活,还应该使生活中的这些人物典型化、艺术化。要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情感,发现、感受他们身上蕴藏的积极内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要关注现实生活中那些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物,表现他们在新时代的奋斗历程,努力赋予人物形象以时代品格。要描写他们所处的具体环境、具体工作、具体事件,表现出不同人物所具有的不同性格、思想、行为,塑造特点鲜明、活色生香的人物形象。要强化人物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描写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产关系、伦理结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把人物形象置于丰富的人文背景之中,表现出他们生存、成长、奋斗的历史文化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对他们的影响。典型人物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要通过对新时代新人形象的塑造表现时代的精神实质、必然趋势。

在人民形象的塑造方面,我们已经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范例。他们不仅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收获、重大成就,也非常生动典型地体现了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本质。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条件下中国人的情感方式、精神追求、奋斗历程,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标志。改革开放初期,《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厂长,《新星》中的李向南,《人生》中的高加林,《哦,香雪》中的香雪,《天云山传奇》中的罗群等;新时代以来,《张富清传》中的张富清,《人世间》中的周秉昆,《父亲和我的时代》中的父亲,《主角》中的忆秦娥,《敦煌女儿》中的樊锦诗,等等。这些生动而鲜活的艺术形象是中国人民的时代缩影,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奋斗、进步的历史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为时代放歌,为人民书写,创作出表现中国发展进步主体——人民的优秀之作。

(作者系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