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新时代文艺图景的精神透镜 ——新时代十年文艺批评管窥

2022-09-23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马征

新时代十年的文艺图景异常丰富,其创作主体、传播样态、接受方式等持续发生新变。今天的“作者”构成多样,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作家”“艺术家”,还出现了“写手”“博主”“up主”“主播”等新的身份;作品形态可以是纸质书、有声书、短视频、微信短文等,其依托的传播媒介日益多样化,使读者受众充分体验到视听文明时代文艺的感官盛宴。文艺实践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场域,催动新时代文艺批评版图不断调整、更新和重构。因此,深入反思、总结新时代十年文艺批评的重要成就、变化趋势、价值意义,既是文艺批评反观自身、继续前进的内生动力使然,更是认识、把握和促进当下文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体现出文艺研究所达到的思想水平和时代精神高度。新时代十年的文艺批评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时代性、理论性和有效性三个向度持续掘进,在熔铸多种文化资源中不断提高质量,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话语体系,使自身更为有效地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等作用。

文艺批评的时代意识更为自觉

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文艺批评继续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过于学院化、精致化、狭窄化的视野格局,在历史和现实的纵深开掘中追求大格局、大境界、大气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时刻感受到世界的瞬息万变,也经历着思想观念、精神情感、行为方式等的不断变化,这一切都为重新认识中国文艺和文艺批评带来新的挑战。新时代以来,文艺批评的时代意识更为自觉,它力图以俯瞰和透视性的眼光洞穿纷繁复杂的文艺场域,通过解析文艺之变来阐释时代之变。文艺批评通过作品解读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并作出高低评判,这本身就起到了经典化作品的作用,也反映出人们渴望看到真正能够把时代写深写透的大作品。而对时代的整体认知和深刻理解,为文艺批评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座,使其能够更好地审视和评判作品。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文艺批评继续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过于学院化、精致化、狭窄化的视野格局,在历史和现实的纵深开掘中追求大格局、大境界、大气魄。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希望文学研究与时代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文艺批评自身的雄心抱负。罗根泽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把文学批评的演变归因于历史的时代意识,而“时代意识的形成,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学艺及其所背负的历史”。因此,文艺批评的时代意识鲜明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文艺批评在长时段视野中展开。长时段视野有利于获得深厚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在历史延展中厘定文艺批评的常与变、是与非,从而更加明晰文艺批评的历史定位和价值功能。新时代以来,我们适逢一些重要历史节点,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文学百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等,其所标识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赋予文艺批评百年根基和世纪眼光,使其增强了历史与现实沟通对话的强烈愿望。新时代十年的文艺批评对话色彩浓厚,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反思诸多问题,为自身发展和文艺走向作出更为理性的思考。例如,陈思和在《建党百年与当代文学研究》一文中,将文艺评论与社会历史、文学制度和批评家身份联系起来,从党的领导管理、文艺家的创作实践、文化产业资本的市场介入三个维度分析文艺批评的发展变化。陈晓明的《漫长的20世纪与重写乡村中国——试论〈平凡的世界〉中的个体精神》认为,“漫长的20世纪”的经验可以使我们深刻理解《平凡的世界》揭示的中国乡村发生变革的历史意义,以及主人公所代表的青年体现的时代精神。有了长时段视野和意识,我们才能把作品放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中看得更为彻底、更加透彻,作出科学合理的时代定位和价值评价。除了这些具有“世纪”眼光的批评实践,关于文艺批评本身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广泛,包括批评史的相关成果。如黄发有对于文学编辑重要作用的揭示、叶立文对于作家批评特征的思考、欧阳友权对于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标准的研究、赵薇对于计算批评的方法论阐释,以及陈晓明等人编著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等成果,加深了对文艺批评历史谱系和时代特征的认知。

二是通过阐释新的文艺现象认识新的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下文艺的类型和媒介更为多样,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传统纸媒时代形成的文艺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不少批评者将目光聚焦到新时代以来的文学、影视、音乐、网络、动漫、游戏等领域,解读新时代文艺的新特征新气象,进而把握新时代的新质。如李云雷的《再论新时代文学“新”在哪里》承续其《新时代文学“新”在哪里》等文章,从主题之新、意识之新、经验之新、格局之新解读新时代文学,认为只有深刻理解了中国文学在新时代的巨大变化与革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学发展。尹鸿、陈旭光等对“新主流电影”内涵进行挖掘,充分论述其主流性与商业性融合的特征。

此外,关于网络文学、科幻文学、AI写作、二次元文艺、弹幕、短视频等的文艺批评逐渐增多,它们不但在互联网平台迅速传播,而且在许多学术刊物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一些重要的文艺研究期刊,近年来多次讨论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现象,而且以专栏的形式推出。面对这些新的文艺形态,一些批评者致力于在常与变中辩证分析,在沟通古今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掘新文艺的特性和功能。如汤哲声、王祥、马季等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联性角度展开批评,分析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通俗文学的继承创新。他们将“网生性”“媒介性”等新的视角引入批评实践,同时也并非一味追新求异,完全以技术性话语替代文艺性阐释,而是思考新语境中文艺的传承嬗变,以此探索和把握数字时代的特征和规律。

文艺批评的理论建构更为自主

新时代以来,文艺批评注重“理论的批评”,不断提升批评的理论运用能力,但更重要的趋势是追求“批评的理论”。

文艺批评离不开理论的介入。一个时代成熟的文艺批评往往伴随着新的批评理论的诞生。新时代以来,文艺批评注重“理论的批评”,不断提升批评的理论运用能力,但更重要的趋势是追求“批评的理论”。我们力图从批评实践中提炼出新的本土批评理论,以此进一步提高中国文艺批评的质量。

首先,发掘整理批评理论资源。对于西方文艺批评理论资源,我们在引入过程中更加注重反思理论的适用性和限度,避免强制阐释。更重要的是,批评者从中国批评传统中吸纳和整理相关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活化古典批评理论资源。如张均的《转换与运用:本事批评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察作为古典考据学重要方法之一的本事批评,如何转换为“考”“释”并举、史料与阐释有机融合的新型研究方法,广泛地运用于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之中。古典文学批评资源中的关键词,如“意象”“滋味”“气韵”的丰富含义得以重新阐释,并在中西比较和古今转化中凸显文化价值。

其次,从当下文学批评实践中生发理论。批评的既有理论一旦形成,就追求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普遍性,时间一长就会为了维护自身体系的完整性而拒绝面对新型作品和文艺现象,从而逐渐产生保守性,丧失活力。新时代以来,我们的文艺批评从当下实践中生发理论、创构理论,再以新的批评理论介入文艺现场,做到批评和理论的互动循环,从而建构更为合理有效的中国文艺批评理论。在此过程中,一些过去文艺批评所累积的概念、命题和话语体系得到重估和新解。比如,近年来文艺批评对“新人”一词十分关注,结合历史中新人形象的流变,发掘当下文艺作品中“新人”的形象特质和价值意义。吴俊的《新中国文学“新人”创造的文学史期待》认为,当代文学“新人”的内涵表现为自觉的时代性诉求,密切联系着文学的政治性、创新性和世界性,是当代中国文化和精神价值观的人物形象体现。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评价的美学律令与历史逻辑——兼论恩格斯“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之于网络文学评价的有效性》论述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对于网络文学批评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作者结合经典的网络文学文本具体显示如何进行艺术分析和历史评判,对建构网络文学评价的美学律令和历史逻辑作出理论阐释。此外,关于当代文学的史传传统和文明叙事、文学批评的历史化解读方法、文学批评中的阐释学研究、网络文学的起源和经典化论争、科幻现实主义和未来主义讨论、“共同体美学”与建构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媒介说”文艺观、网络文学的“中华性”问题等,都是努力从中国文艺现实出发总结提炼批评理论的重要实践成果。

文艺批评的实践效能更为凸显

新时代以来,文艺批评努力做到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剜烂苹果”,批评的锋芒性逐渐增强,实践效能更为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新时代以来,文艺批评努力做到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剜烂苹果”,批评的锋芒性逐渐增强,实践效能更为凸显。

一是坚持批评的价值标准。批评真正做到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确立和坚持批评的价值标准,因此鲜明的价值导向性是展现锋芒性、有效性的基础。新时代的文艺批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文艺批评的社会效果和价值力量,破立结合,为推出文艺精品、抵制“三俗”作品发挥了重要作用。文艺的人民性、正确的历史观、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等在文艺批评中日益彰显,价值维度成为建构文艺评价体系的重要尺度。针对文艺创作中的虚无主义、消费主义、流量至上等倾向,我们的文艺批评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对不良倾向和错误思想展开有理有据的批评,显示出捍卫文艺批评精神的高度责任意识。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编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文选》(2015年)从各学科各领域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剖析,其中的《文学不能“虚无”历史》等文章深入探究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方面虚无历史的表现及根源。刘大先2017年在《文艺报》发表的《必须保卫历史》一文认为,热衷“去政治化”、历史主义式的工具化以及消费历史,使一些重述历史的文艺作品导向了历史的虚无主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保卫历史的完整性、总体性和目的性。2021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意见》指出,“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不唯流量是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这针对的正是文艺领域中的“唯流量论”,即把流量作为衡量作品质量和艺人影响力大小的唯一标准,也反映出由于资本逻辑的侵蚀导致文艺创作被市场裹挟的问题。为此,一些专家学者对文娱领域资本泛滥和“饭圈”文化乱象展开批评,思考文艺生产、消费的数据安全与评价制度建设,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正本清源、引领风气的作用。

二是创新批评文体。批评文章需要有人读,才能发挥效能。从媒介传播角度来看,新时代文艺批评面对不同的接受群体,需要在文体方面不断革新,跨界、出圈、共情,提升接受效果,增强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只有被更多的人接受、阅读,文艺批评才能“塑造”读者,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作品、好在哪里,在具体感悟批评魅力的基础上获得思想启迪和艺术熏陶。针对文艺批评出现的“八股体”、表扬文泛滥等现象,述学文体、随笔体、新笔记体、对话体、书话体、毕达哥拉斯文体,以及文章笔法、评点式批评、寓言式批评、跨文体批评等研究,都是致力于揭示批评文体痼疾,提倡和追寻生动活泼、棱角分明、具有美感的文体,在批评中重拾汉语的丰富、弹性、活力和美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文艺批评除了学院的、媒体的文章,还有大量线上的生动活泼、鱼龙混杂、形态各异的批评存在。于是,不少研究思考的是如何融通线上与线下批评,取长补短、相互融通,创造一种既学理化又大众化的批评文体和话语方式,使文艺批评真正起到提升大众文艺欣赏水平的作用。如何言宏的《批评文化的转型与重建》将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在线直播、网络互动、视频会议、音视频讲座、抖音、短视频、弹幕、跟帖、点赞、文学榜单等作为网络批评的新形式,它们具有生动鲜活、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学院或“泛学院化”之外的批评意见交流,有不少有影响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是具有伟大梦想的时代,也是富于创造的时代。伟大时代需要伟大作品来匹配,伟大作品需要具有生机活力的文艺批评发现、阐释和评判。为了重塑批评精神、增强批评活力,新时代文艺批评在凸显时代意识、加强理论建构和增进实践效能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进步,把自己打磨成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利器”,为新时代的文艺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