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巩固和激发中华文明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精神支撑

2022-11-08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向云驹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5年和新时代以来的10年发展成就和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对今后5年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作出了振奋人心的战略谋划和部署,为我们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擘画了宏伟的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不仅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任务、历史使命、新发展阶段展开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面前。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文明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新时代以来10年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高度提出来的新的历史目标,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锚定的又一个更宏大更美好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又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战略全局的整体性历史合力的结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作出了系统性的规划,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国家强盛的前提;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等。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历史定位、内涵阐述、特色界定、格局布局、时间表和路线图的提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现代化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中最具影响力和深刻性的历史。自西方文明进入工业化和全球化时代以后,现代化的进程就向世界历史的深度和广度逐渐打开。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文明发展、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文明发展、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催生了现代化,促进和提升了现代化。在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它的历史进步性也伴随着和滋生着复杂性、血腥性、无情性、非理性,渗透着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利己的残酷性。现代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和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历史标准、世界价值、道德原则的错位、混乱、抵牾、矛盾、冲突。同时,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进入、达到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候,人们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现代化并不是只有一个定于一尊的模式,每个国家都会因为自己的文化传统不同,它实现现代化的路径、现代化的模式因而样貌各异。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就是将传统转化为现代化。西方先行现代化的国家,往往把现代化定义为西方化,但众多国家发展的实践证明,现代化的统一的发展标准或水平上,的确存在一个马克思主义赞许的“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的肯定性历史,但也客观地存在着现代化国家样貌的不同。西方学者就尖锐地指出了这个事实:“大多数社会的广泛制度领域,即家庭生活、经济政治结构、都市化、现代教育、大众传播和个人主义取向中,产生了一种趋向结构分化的普遍趋势,与此同时,界定和组织这些领域的方式在它们的不同发展阶段则大相径庭,从而引发出了多元的制度模式和意识形态模式。”(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现代化的多样化是由两个多样性决定的:一是现代化所转化、转变的对象——传统——的多样性,二是现代性的多样性即“多元现代性”。传统的多样性是因为各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多元现代性”是对世界的一种或多种阐释方式的成形和发展,“空前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是其核中之核”。

在全世界推行西方的单一或唯一的现代化的做法,实际上是强加于人,是行不通的,是一条历史的“死胡同”。它的假设是这样的:“在现代欧洲发展起来的现代性文化方案和那里出现的基本制度格局,最终将为所有正在现代化的社会及现代社会照单全收;随着现代性的扩张,它们将在全世界流行开来。”(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西方的现代化历史充斥着暴力、侵略、战争和种族灭绝,西方理智的学者都认为这种“野蛮的”现代化历史应该受到批判性反思,更不能原封不动地加以推广。而且“在西方发展起来的现代性文明从一开始就充满内在的二律背反和矛盾”,它现在表现为,无论是一元的现代化还是多元的现代化,在西方理论下都是走进“历史的死胡同”。一元论现代化理论的集大成者就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理论,即人类以西方现代化为终极目标,别无选择。这被现实证明是不客观的,而且连福山本人也不得不对其理论失去信心。多元的现代化理论以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为代表,就是说现代化的多样化前途是“文明的冲突”,这当然不是人类所需,应该让它走进“历史的死胡同”。这两种观点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国家利益和大资本家集团利益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这种文明观和现代性一体化的世界观,应该予以警惕和批判。多元的多样选择的现代化是超越“冲突”论的具有和平、和睦、和合选项的现代化,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发展观和现代性统领下的现代化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社会发展实践。如果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体现在对传统中国的科学转化、现代化转型的话,那么其中的关健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和目标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是在世界现代化版图和人类文明格局中,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人类价值,也是它的文明高度。

二、中华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厚滋养和历史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艰辛历程和千难万险才探索和创造出来的富强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大道。早在中国现代历史开启之初,中国的有识之士就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的复杂艰难和特定国情的规定。梁启超就说:“中国以地太大民族太大之故,故其运动进步,常甚延缓。”世界史学者罗荣渠曾经在研究中国现代化和现代史历史时,对其开启初期的情状、特色、困窘归纳出其中四个特点:一是中国现代化是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大国中进行的;二是中国现代化是在异乎常态的内外环境中进行的;三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历史连续性的破坏与延续的深刻矛盾运动;四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不断冲击与挑战之下不断选择与变换发展模式的过程。(《现代化新论》)这是用总体视野对现代以来相当一段历史进行重新叙述的新的历史叙事。它与一般的历史叙事及其规律描述,是殊途同归的。但是,它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在于: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展开和前景,是百年党史的一个缩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所以,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中华文明、中国特色与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紧密关系的清晰阐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精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性也是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生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既是最大的国情,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的底气、骨气和志气。从中国现代化历史开启之初,这个横亘在历史面前的巨大障碍,经由“小康”传统理想的升华,再由人口包袱转变为人口红利,最后集合转换为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关于这个创造性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既是共同富裕的新目标,也是更大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和人的全面发展汇聚的人民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如果说物质文明是普遍的科学范式,那么精神文明就是既有共同价值也有民族特色的精神形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厚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诸子百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美学传统中的诗论、文论、乐论、书论、画论、曲论,有着丰富的人类审美经验和精神遗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其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都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其生动的当代实践范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和、泰和、和为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睦邻友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等,是中国传统天下观念中的优秀品质,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根本性自律和精神基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孕育、生长、发展、成熟的历史沃土和丰厚滋养。中华文明中的发展观、民生观、政治观、经济观、战略观、外交观、天下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之一。“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核心要义。在“两个结合”中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法论。

三、用中华审美风范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气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五千年中华文明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更是文艺繁荣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华美学精神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面向全体中国人民的,也是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是这两个维度的共同支撑点。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同时海纳百川、兼收博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历史使命中,有几个重大的文艺责任需要文艺工作者勇敢担当、勇毅作为。一是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二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三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用文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四是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五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艺使命,归根到底要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的文艺实践和写出文艺新史诗的文艺新辉煌上来。其中包括了活的形象美学、中国的美学趣味、中华美学精神、美美与共的美学气度、滴水穿石并润物无声的美学力量。一句话,就是要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审美风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长时段、大历史观下中国道路的必然选择。其中也有一个宏阔的广义的植根和归属于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美学精神境界寓意其中。彰显这样一种中华美学精神的中国文艺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美学形象。在这个意义上,美学是艺术的哲学,是艺术感性及其形象思维呈现出的审美理念和美的观念。审美风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造型,美美与共是文明与文明之间文明之美的对话、交流与互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其中一个恢宏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气象就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萃取,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起一个宏阔的彰显中华审美风范和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视阈。这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有着一个广义的或恢宏的“中华美学精神”的精神谱系和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涉及到的美的概念和范畴,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关于美的范畴的,有“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充实之谓美”“审美理想”“用美善战胜丑恶”“真善美”等;二是关于中华美学的,有“中华美学”“中华美学精神”“中华审美风范”“传统美德”“文质兼美”“美学风格”“中国人的审美”“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人民的审美观”等;三是关于美的普遍性的,有“审美启迪”“美德”“审美过程”“审美旨趣”“美的发现”“美的创造”“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人间之美”“审美的享受”“审美倾向”“美的滋养”“美好事物”“当代审美”“审美的洞察力”等;四是关于美的共享互鉴的,有“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之美”“美的结晶”“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臻于至美”“美的价值”“美的艺术”“隽永的美”等;五是关于美育方面的,有“美育”“美育工作”“美术教育”“塑造美好心灵”“美育特点”“大美之艺”“学校美育”“美育教师”“以美育人”“审美素养”“中华美育精神”等。

由上可见,仅从涉及到的美学词汇、术语、概念而言,就显现出丰富性和体系性,实际上其中每一个美学词汇又都镶嵌在一个美学判断和美学论断之中,具有思想的广延性和深刻性。比如:“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用美善战胜丑恶”、“摒弃畸形审美倾向”、“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传播文明之美”、“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等等。此外,还有关于中华美学的专段论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美学论述,决不仅限于在狭义上对“中华美学精神”的阐释,而是涉及到一个广阔的美学视阈,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和深刻的美学内涵。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艺现象,阐述了许多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政治问题、政策问题,总结了许多深刻的文艺规律,分析了文艺发展的态势和趋势,阐明了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市场、文艺与明德等的关系,提出了诸如史诗时代与文艺的新史诗关系关联问题等许多重大的文艺理论和文艺论断。这些都是宏大的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甚至是更加重要的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化成果,应该予以更加具有美学高度的理解及实践。这些有坚实骨架又有丰富血肉的文艺体系性理论,具有思想深刻、论断深邃、考量深远的特征,需要文艺理论与批评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和解读,推动贯彻落实和文艺实践发展。我们应该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文艺观上去深刻理解和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的中华美学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投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贡献文艺审美和审美文艺的力量。

(作者系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