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讲好中国“非遗”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

2022-12-14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王重阳

近六百位学者历时六年所编纂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以下简称《非遗大辞典》)终于由崇文书局付梓了。这是值得庆贺的。编辞典向来不是一件易事。西方有学者甚至感慨说,要惩罚一个人,就让他去编辞典。而《非遗大辞典》尤其不好编,不仅篇幅近320万字,规模不小,而且是国内首部,无所借鉴,一切框架结构、收词立目、辞条释文都需原创。从2016年开始,我因工作关系断断续续参与其事,从选题立项、讨论编辑方案,到后来的审稿,都有所涉足,深知其中的艰辛。所以在新书出版之日,不避后台喝彩之嫌,就本书谈谈感想。

一、筚路蓝缕,开启“非遗”领域专科辞典新局

辞书是对人类知识的梳理、汇集和总结。某一领域、学科、门类的知识,以条目形式进行权威的解释,编纂成册,成为供人们查检、学习的工具。一个国家的辞典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出现只有几十年时间,日本在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中首次提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最早渊源。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部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正式定名,从认识和实践上改变了过去仅限于有形文化遗产即物质文化遗产的狭隘认知,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创造的递相传承的一种无形的、更深层次的更有价值的精神财富。此后,中国政府开始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于2005年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广泛参与下,开展全国性普查,建立四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实施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化“非遗”理论研究,逐步形成科学的“非遗”保护体系,42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细分知识领域。目前,实践成果多于理论研究,相关的辞书更是缺乏,《非遗大辞典》是该领域首部专科辞典。作为首创,需要对这一专题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分类,发凡起例,谋篇布局,规划框架结构,提取条目,逐一阐释。辞典收列6636个辞条,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概念,系统梳理阐释中国“非遗”所涉基本概念和术语,解释其意义、内涵、用法;第二部分为制度机制,汇集与“非遗”相关的各种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制度措施;第三部分为实践活动,介绍“非遗”保护的活动、保护区、抢救工程、研讨论坛、研究成果等;第四部分为“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第五部分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书从理论阐释到实践成果,从项目总览到传承信息,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面貌,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探索、实践经验和突出成就。

二、专业作者团队是辞书质量的保障

质量是辞书的生命。大型辞书因规模大、历时久、参与者众,编纂的难度更大,对作者的要求更高。作者必须是该领域的权威学者,参与者也应是长期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在理论上对该领域知识体系高屋建瓴、了然于胸,在辞条释义方面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外延、源头、流变、意义,以保证释义的权威、正确、科学;实践上要求掌握第一手资料,而不是转引、参考、借鉴,以保证资料的准确、全面、真实。《非遗大辞典》的主编王文章先生曾十多年担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中国“非遗”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至今仍是各高校相关专业用于教学的经典教材。主编和作者团队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保障了《非遗大辞典》一书框架结构安排的合理、选词立目的科学及条目释文的准确。比如,“文化遗产”一词,是随着人们对文化作为一种可以物化的精神财富的认知进步而新生的词汇,此前的工具书很少收释,《辞海》也没有立目,网络上给出的定义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这个定义过于泛化,根本没有揭示出概念的内涵。《非遗大辞典》的解释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不断创造、积累、传承的,体现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包含的内容有:文化遗产的属性是体现智慧和创造力的财富,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来源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劳动人民经过社会实践创造的;文化遗产的特点是可以传承的。这一定义首次科学准确地解释了“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其余像文化资源、文化环境、文化空间、文化生态、文化差异、文化尊重、文化权利、文化共享、文化认同等专业词汇都有精准解释。

辞书的质量保障还在于占有翔实的资料。《非遗大辞典》的作者团队还包括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业人员,这对全书的资料普查和信息核实工作非常有利。该书收有3175多位“非遗”传承人。传承人释文包括传承人的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传承项目名称、项目特点和主要成就,信息核实工作相当繁难,有各地“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参与,方可保证其信息的准确无误。

三、为相关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随着数字革命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世界迎来了走向知识密集型社会的变革期。有人估算,最近30年人类所创造的知识总量相当于过去两千年的知识总和。旧知识在不断淘汰、更新,新学科不断出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个新兴的知识门类,标志着人类对历史文化重要性认识的深化,虽然新、虽然小,却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积累了悠久的历史财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生动记录了不同民族的杰出智慧和天才创造,深藏着民族文化基因、精神品质,蕴藏着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情感表达、行为规范,必须充分重视、保护、研究、传承、弘扬。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或者文化遗产学尚未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是需要形成相对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非遗”领域还是保护实践多于理论研讨,知识存量多于理论总结。《非遗大辞典》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宏观的视野,通过核心条目的设立去勾勒其理论结构。该书第一部分基本理论设有188个条目,从具体条目可以看出“非遗”理论的大致结构雏形。首先,“文化”和“遗产”是两个核心词,围绕“文化”设立的条目有29条,细致描述了文化的内涵、特征、分类、功能等,这是学科建设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其次,与“遗产”相关的条目包括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传统仪式、传统村落、中华老字号、乡规民约、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地域性、恒定性、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口传心授、传承方式、传承谱系等相关条目约40多条,描述了遗产的范围、特性、价值等,这关系到该学科的基本属性。第三类条目包括非物质遗产保护、确认、建档、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振兴、保护主体、传承主体、整体性保护、抢救性保护、申报单位、保护单位、国际合作、国际援助等,这是“非遗”申报、保护等实践性内容,是本学科的特色内容。还有一大类是民族语言、民间文学、神话、传说、史诗、歌谣、传统音乐、戏曲、游艺、杂技、绘画、雕刻、印染、营造、中医药等,这些是“非遗”学科的具体内容,是该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这几类条目的设置和阐释,大致勾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基本框架,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主体内容、性质特征、目标任务、研究对象,等等。

当然,作为一部“非遗”领域大型辞书的拓荒之作,不可能一步做到尽善尽美,有些内容还留有一些尚待充实的空间。比如围绕如何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关系问题,增加一些延伸性的辞条并加以阐释,会满足读者更多寻求“非遗”相关领域知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