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乐乐戏 >

乐乐腔的连龙去脉

2016-02-11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笑林
资料图 临汾尧文化网

乐乐戏即乐乐腔,是一个古老的土生土长的地方小剧种。据传说,早在明末清初,就在晋南的浮山、襄汾、临汾和晋东南的沁水、阳城一带广为流传。起初,它只有以民歌为基础的简单的唱腔和曲牌,以地摊说唱形式进行表演。这种简单的形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后来,艺人们另觅生路,大量吸收民歌,丰富表演形式,至明朝末年,乐乐腔已经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剧种。清朝同治年间,乐乐腔发展到鼎盛时期,在浮山的南张、杨村、葛村、南北西河、前后交一带最为流行。据当地一些老艺人回忆,他们在青年时代都参加过乐乐腔的演出。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93岁的老艺人高玉璞听师傅们给他讲,同治年间,全县的乐乐腔班社有响水河班、上东班、城东班和西南班。其中以西南班规模最大(包括9个村庄),有成套的服装道具,能演出大、中、小剧目《双拜寿》《五蝠捧寿》《火焰山》《奇姻缘》等20多个。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入了乐乐迷,忘了喂毛驴”;“乔伯玉实干哩,卖了牛唱旦哩”。乔伯玉是当时有名的乐乐腔花旦演员,卖牛制箱成立班社,红极一时。小生董荣、小丑虎子以及任庆寿等,也都是当时的名角。

清光绪年间,由于浮山遭受两次大旱灾,乐乐腔受到极大的摧残,由盛变衰。许多艺人或死或逃,剧目曲调也随之散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艺术的挖掘工作,浮山县文化馆曾于1950年、1962年两次抽调专人,组成乐乐腔挖掘小组,深入到乐乐腔历史较长的南张、西河、前交等村,走访了高玉璞、孙学俭、邢登昆等十多位民间老艺人,挖掘出部分剧本和12个曲牌,并在南张村业余剧团进行了试验性的排练。1962年“三八妇女节”时,在浮山县城正式演出,受到群众赞赏,使已经失传的乐乐腔又获得新生。

遗憾的是,“文化革命”十年动乱中,乐乐腔再次遭到摧残,挖掘出来的宝贵资料,被洗劫一空。粉碎“四人帮”后,乐乐腔的挖掘工作才又重新开始。1979年,县文化馆派专人下乡搜集整理到乐乐腔的曲牌和剧本《双拜寿》《双官诰》《绣鞋记》等15个,武场打击乐曲5个,文场曲牌11个。

乐乐腔虽然是土生土长起来的,但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影响于其它剧种,也受着其它剧种的影响。它与蒲剧、眉户是相互渗透的。比如,蒲剧《石佛口》中的曲牌“靠山”,与乐乐腔中的“靠山罗”基本相似,很可能吸收了乐乐腔的成分。乐乐腔大发展之后,又吸收了蒲剧的一部分打击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唱腔则融合了眉户的一些韵调。乐乐腔还流传至晋东南部分地区,一些曲牌并为上党落子所采纳,被称为“东乐”。

乐乐腔来源于民歌,流传于民间,由农民自唱自乐,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剧目、音乐、服装、表演形式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剧目中小戏、折子戏多,喜剧、闹剧多,所以取名“乐乐腔”,含有“喜”“闹”的意思。吹奏乐以小唢呐、笛子等高音乐器为主,曲调欢快,悦耳动听,武场乐器有大锣、大钹、手锣、云锣、小鼓、大鼓等。从已经搜集到的文、武场曲牌来看,大都具备简朴、明朗、诙谐而喜悦的特点,并且十分流畅。

乐乐腔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而且走过的道路又那样的曲折,加之多属民间老艺人的口授,没有文字记载,现在整理起来难以系统,也不容易做到准确。所以,要想恢复这个古老剧种,难度比较大。

(根据邢作梅资料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