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资讯 >

热血丹心向太阳——评晋剧《党的女儿》

2016-07-26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嘉
配图 中国晋剧艺术网特约摄影师 安志义/摄

2016年7月1日,由山西省晋剧院创作演出,黎中城、程惟湘、王涌石编剧,石玉昆导演,栗桂莲主演的晋剧《党的女儿》在此建党95周年之际首演了。

由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主演的电影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著名剧作家阎肃创作、著名歌唱家彭丽媛主演的歌剧,《党的女儿》的英雄事迹早已让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晋剧《党的女儿》根据同名经典电影和歌剧改编,在继承上进行了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发展。剧本中由玉梅为保护游击队战士小程同志而英勇牺牲的情节改为了梁玉梅为正在步入敌人圈套的游击队大部队报信报警而自断手臂、放火烧庙、壮烈牺牲的故事。虽然这样的改编舍弃了原电影、歌剧版本的一些精彩情节与亮点,但也还是值得赞赏的,梁玉梅的牺牲价值更大了,牺牲过程也更加使人震撼,而这些行动都与梁玉梅所原本就赋有的精神所匹配。牺牲的发展并没有因为设定而设定,而是通过以梁玉梅的革命精神、革命意志为支撑,通过游击队一步步走进敌人的圈套,通过革命战士们生命一步步的临近危险,使情况越来越紧急,让玉梅越来越急迫……玉梅在面对游击队力量面临着巨大生命威胁时,在受伤的身躯躺在敌人的控制下,她头脑清晰、临危不惧,心中怀着党的伟大事业、怀着党的同志们,勇敢的担当起一个共产党员、中华儿女的责任,毫不动摇、果敢机智的完成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任务。这样震撼人心的牺牲壮举,与其说是改编,不如说是对成千上万“党的女儿”光辉形象的又一次发扬、又一次丰富。

是什么力量促使梁玉梅有着如此伟大的壮举?全剧并没有一概而述,而是对梁玉梅的感情变化进行了深入清晰、层层递进的交代,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具有生活气息、感情色彩的有血有肉,有爱有恨,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梁玉梅形象。在第一场,在白匪军的枪决中老支书掩护了梁玉梅,玉梅虎口重生,并没有被死亡吓得惊魂失魄。而是化悲痛为力量,“虎口余生肝肠催”,面对敌人的残暴,更加激起了梁玉梅坚决与敌人作斗争,为同志们报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同时她也清晰的警觉到,党内出了叛徒,由此铺开玉梅身负枪伤去找钱家辉“书记”汇报。没想到的是,钱家辉居然就是党内的叛徒。面对敌人的摧残、严峻的情况,玉梅、兰英、慧珍三位女共产党员在紧迫关头下成立党小组,毅然担当起红花乡革命工作的组织工作。梁玉梅身为一名女共产党员的同时,她还是拥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女儿的母亲,梁玉梅是慈爱的,她为一位母亲没能给孩子带来应有幸福和美好生活而无奈和辛酸,尽管有着这样的悔恨之情,一面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一面是培养自己而正处在生死边缘的党组织,梁玉梅毅然决然抛下亲生,舍小家而顾大家,把女儿的生命与未来托付给共产主义事业,以怀着对革命事业的严肃与忠诚英勇无畏的奔赴山神庙。梁玉梅有爱,有着对女儿的爱、对党和同志们的爱、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爱;梁玉梅有恨,有着对敌人的恨、对叛徒的恨、对反动派们的恨,她是一个心中充满了爱与恨的刚强女子。于此之外,她还有对共产主义的美好向往、热爱追求和坚定的信念,是共产主义事业的美好召唤着她用生命予之奉献。她以这样的思想觉悟、英雄壮举深深着吸引着我们。

剧中主人公由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栗桂莲扮演。梁玉梅是个女英雄形象,如果简单的套用传统戏曲中的青衣或是其他行当来饰演,显然无法完成人物所赋予的要求。而栗桂莲尽管是一名青衣演员,但她的演唱高亢跌宕、富有张力,有内心情感的婉转细腻,也有激动人心的感情爆发,浑厚而坚毅的音色表达展现了梁玉梅英雄豪迈的人物色彩。在表演上,栗桂莲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她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激越时,身段张弛感强、大开大合,且还塑造了武则天等一些特殊的女性角色,这都是她饰演梁玉梅女共产党员形象的有利条件。栗桂莲不仅仅把梁玉梅这个人物繁重的戏份完成了,而且还非常难得的给人以惊喜。在一大段大段的演唱中,还有着紧凑的身段表演,在虎口逃生时数圈的圆场交杂着跪步、搓步、探步、转身、碎步、退步以及吊猫等步伐与动作,以及第六场的打斗动作和身带缭锁的身段表演……这样的设计与表演让人心中自然的荡漾起革命的力量、昂扬的斗志。身处中年的她,也将这些步伐与动作精彩的完成了,这样大幅度的表演在她以往的作品中是少见的,也可以想象她之所以能够得以这样不易的呈现而所付出的努力,而这些展现值得肯定、值得赞扬,实属不易。栗桂莲把女共产党员梁玉梅光芒四射的光辉形象演活了。栗桂莲在《党的女儿》中扮演的梁玉梅,可以说是她在艺术道路上又一个新的突破、新的亮点。

全剧一开始就以谁是叛徒的悬念紧扣着观众的心弦,后又以梁玉梅逃离刑场、逃离叛徒、逃离追捕的紧张气氛、找党组织的行动和自发建立党小组的思想过程、与叛徒钱家辉的尖锐矛盾与坚决斗争、拯救游击队力量刻不容缓的紧急态势等较为强烈的戏剧性矛盾冲突贯穿始终。分别以晋剧音乐独特的风格优势、唱腔魅力,以及不同的表演风格等对不同阶级角色的差异化塑造,展现了以梁玉梅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七公为代表的虽然不是共产党员却有着极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的朴实人民群众形象,以及背信弃义、忐忑不安的叛徒马家辉,赋予了他们鲜明的人物性格。铿锵的节奏,坚定的音调,梁玉梅等形象的英雄气魄,让人情不自禁的充满激动,唱响了一部震撼人心、催人向上的赞歌,唤起了观众强烈的爱国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晋剧《党的女儿》优秀的呈现离不开电影与歌剧留下的卓越蓝本。该剧首演呈现较好,起点较高。与此同时,在观赏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满足,这些不满足也都是出于期盼该剧能够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的希望而产生的。

1.全剧演出整体进度节奏有待商榷。该剧是一步步深入的,越来越紧张、催人奋进的气氛才能使观众感受到那份浓烈的红色感情,而当前来看则略显节奏散慢,部分场景过于拖沓或没有如此繁琐的必要。这个问题从多个方面都体现了它给该剧带来的连带影响,如全剧演出时长超出了两个半小时。这或许不是剧本上的原因,而是导演手法和唱腔设计上导致的拖沓,而处理这些问题或许要从正确理解剧情每个故事段相对而言的主次关系和情境气氛上进行认真审视。在梁玉梅逃离追捕时就略显匪军穿场太过繁多,形式大于内容了,略显空洞。在第五场时,梁玉梅在烈士墓前有着一大段与钱家辉的对话、回忆与质问,这里的节奏可能就没有准确的把握。即使梁玉梅对钱家辉要回忆,要拷问,那也是痛恨的。梁玉梅早已清醒的认识到了钱家辉的叛徒面目,也早已痛恨了钱家辉背叛党、出卖党的滔天罪恶,爱憎分明的梁玉梅难道还会对钱家辉抱有希望吗?难道还指望双手血迹斑斑的钱家辉迷途知返吗 ?不会。而钱家辉来到这里也是有目的的,他是奉了敌人之命来此残害共产党的。钱家辉难道是要劝梁玉梅和他一起叛变革命吗?那是痴心妄想的。而当前梁玉梅与钱家辉的对话,就没有这种紧张、急迫、仇恨的气氛,慢板的演唱更加侧重于情境中不应赋有的抒情色彩。因而,这里不仅仅从时间拖沓了下来,也伴随着慢节奏对人物所应有的塑造与表达,对情境的感染力产生了影响。

2.不必要的非戏曲技术辅助。在表现梁玉梅逃离追捕时,剧中使用了悬空升降形式的特别手段来表现梁玉梅爬树的情节,用戏曲表演手段也是可以表现梁玉梅这些情节的,当然这并不能说采取这样特技的呈现有什么错误之处。又例,当白匪军骑马追赶梁玉梅穿场时,剧中采用了晋剧打击乐与马蹄声的音效同时辅助,而当晋剧打击乐变换节奏与打击形式时,马蹄声则没有任何声音、节奏感上的变化,这不仅仅破坏了晋剧打击乐的听觉效果,也与剧中舞台上所呈现的白匪军骑兵在场景中活动的时空听觉格格不入。难道没有马蹄音效观众会看不出白匪军所表演的是骑马追赶的情节吗?不是。这些辅助都不是必须存在的,略有“炫技”之嫌,戏曲艺术当有自信,把程式化、虚拟化的艺术效果挖掘出来,呈现戏曲独特的艺术美感。

3.一些角色的性格把握与表演塑造的细节问题。例如,剧中钱家辉这个叛徒形象过于脸谱化,过度夸张的表现了钱家辉的忐忑外表,把其反面形象先入为主了,把其丑陋奸诈简单的表现成了外表的丑陋奸诈,而不是内心的,欠缺阴险。欠缺深沉。甚至剧中钱家辉这个叛徒形象对反叛革命还游离不定,并没像原电影或者歌剧一样自身主动的利用群众与党员同志对他的信任对共产党员进行报复、陷害的具体罪行,即使有也是被动进行的,由此这个钱家辉形象或还无法让人对其深恶痛绝,“千夫所指”。而这也弱化了其本身可以反面衬托共产党员在人民群众中伟大形象的作用。再如,梁玉梅在韩桂花家询问桂花怎么了,有什么话不能说?数次询问,韩桂花哭啼不言。而在舞台呈现时,韩桂花的哭却引得观众哄堂大笑,这并不是正常情节所应产生的观众效果。为什么韩桂花的哭让观众觉得可笑呢?因为桂花哭的轻浮、哭的虚假、哭的牵强。韩桂花急切的让玉梅逃走,并别再找钱家辉了,玉梅不解,询问原因。这时的桂花内心复杂,她既怕玉梅遭到钱家辉的残害,又想逃避自己的丈夫竟然成了叛徒的事实,与之同时还痛恨钱家辉甘当走狗的行为。因此,桂花有难言之隐,她无法开口,她的哭是羞愧怨恨痛苦交加的,而这种感情显然没有哭出来。此外,交通员大老王是剧中唯一一位有着具体剧情故事的游击队战士,形象高大,他虽扮为了卖山果的农商,但他的真实身份却是有训练、有纪律的游击队战士,而当前表演来看,言谈举止形体、神色,甚至都不如“反动派”有站样、有坐样,反而有一种“土匪”习气的既视感,略失游击队战士风范。这些角色塑造的细节问题或还有待导演的准确把握与精准指导或演员自身的领悟提升。

晋剧《党的女儿》创排时间紧张,一些细节问题应该都能随着时间的发展进行完善与加工,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呈现。

必须要肯定的是,晋剧《党的女儿》的改编演出是有意义的。不能把晋剧《党的女儿》简单的看做一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献礼作品,而是要充分认识红色经典的意义与价值。红色题材作为一种文艺创作的历史资源,不断地被反复改编、重排、翻唱、演出等才造就了红色经典的涌现,这些经典是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文艺作品,红色经典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封存、遗忘与褪色。

这样的红色经典在当代依然有着丰厚的时代价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开始了,而梁玉梅等共产党员的艰苦斗争、视死如归的壮举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自觉担负起民族救亡和发展振兴重任的历史表达。她们的理想信念、光明愿景值得我们今天所承载。当下的中国已经没有了战火硝烟,但仍然深处历史转折时期的大时代,而这个时代所引发我们在思想上的动荡却丝毫不逊于那时的革命岁月。现代的发展,离不开历史镜鉴的启迪,而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红色经典作品中的美学品格更值得我们从中汲取养分。晋剧《党的女儿》中梁玉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舍小家为大家的集体意识和家国情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追求,亦可转化为我们当今社会之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对美好的理想充满憧憬与追求,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话行至此,也希望当下创作、回望历史的晋剧《党的女儿》,可以切入和体现更多富有当代精神、现实意义的价值关怀、文化关怀、美学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伟大斗争中孕育了光耀千秋的革命文化,铸就并强壮了民族魂魄的精神命脉。晋剧《党的女儿》带领我们重温革命岁月,重温革命先烈对争取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争取人民解放、人民幸福的理想信念与光辉事迹。今天,我们承载着革命先烈的伟大理想,前所未有的更加接近中华民族复兴图强的伟大目标,在红色革命精神的感染激励、光辉照耀下,在我们当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下,一定能够向历史、向未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青年戏剧评论家 中国晋剧艺术网站长 王嘉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