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初见蒲剧——观蒲剧现代戏《刘胡兰》

2017-04-11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康钧
饶二保 陈继华 摄

山西的戏曲源远流长,品类繁多。我出生在雁北,长在雁北。雁北地区所演的戏大多以北路梆子为主,偶尔闲时,我也会去剧场看上一两场。

《刘胡兰》是我接触的第一场蒲剧,在我看来,蒲剧相比于北路梆子的粗犷豪放之外,又多了几分细腻缠绵 。在开场之前,我在乐池前转了一圈,伴奏乐器在传统乐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西洋乐器。在之后听起来,和声效果达到了很强的表现力。

看戏的观众不少,但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也有带着小孩子去的老人。也许,小孩子们还不懂去欣赏戏曲。但是我想,从小开始接触,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慢慢学会欣赏戏曲吧。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小时候爷爷奶奶带我去看戏的场景,没有什么具体的印象,只依稀的有一些记忆,台下观众掌声不断,现场吆喝叫好的声音响起一次又一次。二十世纪末的条件无法与现在相比,剧场只是演出剧团搭起来的一个简易的大帐篷,虽然不大,但是人们却是只进不出,在帐篷里挤满了人,大家都自带小凳,前排观众坐着看,中间的站着看、踮着脚看,到了后排,便索性站在小凳上。而我,是坐在爷爷的肩头上看的。爷爷双手护着我的腿,顾不上拍手,只能吆喝着叫好。掌声和叫好声越是激烈,台上的演员演得越是起劲,跟斗一个接一个的翻,像是要把毕生所学到的都展示给台下的观众。

也许就是小时候与戏曲结下了缘分,对于戏曲,我并不排斥,反而很珍惜每一次看戏的经历。就现在来看,戏曲的发展前景很不理想,可能是因为电视、电脑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舞台艺术渐渐失去了兴趣,或许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没有时间去剧场看一场戏。其实,就我自己而言,在网上看视频和在现场观看的感受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隔着屏幕观看,总是体验不到现场的气氛,也感染不到自己的情感,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看。在现场的感受就与看视频的感受大不相同了,观众们亲身感受现场情节的变化,音乐效果也也让观众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戏中,如痴如醉。

回到《刘胡兰》中,曲词璧坐玑驰,词无所假。每一句都十分精炼,“云压庙檐檐昂头”是戏中刘胡兰的一句唱词,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唱词。短短七言,足以证明了刘胡兰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更不枉创作人对这部戏呕心沥血所得到的成就。

现代戏,首先是传承古戏,其次便是创新。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蒲剧,但是却倍感亲切。在戏中,融入了很多山西民歌,并不显得突兀,反而觉得合情合理。戏中演员也没有画太浓的脸谱妆,清新自然,但是却像是饭菜中少了一味调料,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一场歌剧,而不是戏曲。

蒲剧唱腔高昂,很善于表现慷慨激昂、悲壮凄楚的英雄事迹。《刘胡兰》便是通过蒲剧而表现出来的很成功的一部现代戏。我不晓得如果其他剧种也将《刘胡兰》改编成现代戏是什么样的效果。但是,应该因“戏”而异,发现自身的长处并利用它去改编出最适合的戏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戏曲也是一样。各地方形式不一,这充分说明了它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在于地方。只有多演,才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属于自己家乡的文化,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喜欢它。如何使这个有着悠久传统的剧种充分表现今天的时代精神,还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学生 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