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秦腔 > 资讯 >

秦腔与运城的渊源——“四心剧场”观秦腔首秀有感

2015-12-25 发表|来源:运城新闻网|作者:王思恭
几名河东戏迷为杨陵恒通演艺公司送上锦旗 张乃月 摄

“四心剧场·天天有戏”活动自去年11月1日启动以来,运城、临汾及河南三门峡的多数地方戏曲团体先后登台献艺,蒲剧、眉户、豫剧、曲剧轮番登场,有的剧团已演两轮,为观众奉献了各自的拿手好戏,使河东剧坛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兴盛局面。不少戏迷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也因一直未能看到陕西的秦腔而有些遗憾。

在观众的期盼中,陕西省杨陵区秦腔剧团远道而来,11月27日晚在“四心剧场”上演秦腔首秀。当晚,该团演出的剧目是《忠保国》,主要讲述明朝时年幼太子被权臣欺凌,忠臣大义救主保国的故事。

《忠保国》又名《龙凤阁》《二进宫》,是正旦、须生、大净、丑角唱做重头戏,蒲剧、豫剧、河北梆子、云南梆子等剧种均擅演此剧。该剧情节跌宕、场面恢宏,深受戏迷欢迎。

运城人爱看秦腔,是由于一河之隔、来往方便的地理因素,更因为秦晋之间千丝万缕的文化渊源。秦腔源于陕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以及山西、河南部分地区,行当齐全、剧目丰富、风格多样,其板式共分5部24类,既有梆子戏的高亢悲壮、火爆激烈,又有眉户等联曲体艺术细腻柔和、委婉抒情的特点。秦腔在历史上分为以凤翔、宝鸡为中心的“西府秦腔”,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安乱弹”,以汉中、安康为中心的“南路秦腔”,以同州(大荔)为中心的“东路秦腔”。新中国成立前后,各路秦腔逐渐靠近、融合。

“东路秦腔”又称“山陕梆子”“同州梆子”,与蒲剧(蒲州梆子)是“一母双胎”的血缘关系。秦腔与蒲剧相互影响、渗透,在剧目、行当、曲牌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二倒板”“赤水驿”等曲目基本相同。

运城人爱看秦腔,还因为运城过去就有秦腔剧团。上世纪70年代以前,先后出现了解县秦腔剧团、运城县秦腔剧团,两团人才济济、剧目质量上乘,但在“文革”中被迫解散。蒲剧在陕西也很有市场。

前些年交通不便,两个剧种仍然经常过河跨省,交流演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黄河天险变坦途,交流演出反而大幅减少,直到几乎绝迹。“四心剧场”请来了杨陵区秦腔剧团,该团将陆续演出《葫芦峪》《对银杯》《黄天荡》《法门寺》等内涵丰富的大型传统秦腔戏,这无疑是运城秦腔戏迷的福音。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秦腔好戏,也希望蒲剧携精品过河演出,再现昔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