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秦腔 > 资讯 >

秦腔薪火照秦川

2017-02-16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王 寅 李泽华

傍晚七点,古城西安灯火阑珊,城墙根儿的空场上,马扎、板凳已经支好,梆子、板胡悠悠操起,站在一旁的票友们饮上一口茶,准备开唱今晚的大戏。

三十公里外的咸阳,已经收工的出租车司机不忙着回家,把车停在路边,掏出手机准备拨通热线电话。

七十公里外的武功乡下,吃过晚饭的乡党们聚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收音机沙沙作响,在夜空中搜寻着那熟悉的电波。

三秦大地,城乡村镇,每个夜晚都为同一个声音守候,守候一个叫做杨铭的主持人,守候一个开播已经十年的电台节目。

对于历史悠久的陕西,十年时间微不足道,但对于今天,这个崇尚改变与创新的时代,这个分秒好似千年的时代,这个奔跑不顾回头的时代,十年时间坚持做好一件事,显得殊为与众不同。二○○六年到二○一六年,是属于杨铭的十年,也是属于陕西戏曲广播的十年。

二○○六年四月十二日,陕西广播电视台的戏曲广播正式开播,中波747千赫,调频107.8兆赫,这是西部地区首家开通的专业戏曲频率。

陕西是我国戏曲大省,戏曲种类丰富,历史传承悠久,阿宫腔、碗碗腔、弦板腔、迷胡、线戏、道情等四十多个地方小剧种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而被誉为“梆子戏鼻祖”的秦腔更是陕西人最引以为豪的家乡戏曲。

秦腔唱腔宽音大嗓,高亢豪放,表演朴实粗犷、酣畅淋漓,与陕西人豪迈、耿直、朴实、坚韧的性格相得益彰。然而,正如陕西作家贾平凹在小说《秦腔》中描写的那样,随着流行文化的蔓延与渗透,以秦腔为标志的地方戏曲正面临着少人欣赏、少人了解、少人传承的危机。在陕西省人民政府的网站上,刊登着一篇题为《一场没有观众的演出》的文章,作者在回老家过年期间,目睹了秦腔在村里遭受的冷遇:“演员唱得很卖力,但进进出出的人们并不买账,当下连一个观众都没有。”

千古秦声今何在?唱者何在?听者何在?面对这样的文化命题,陕西戏曲广播的开播正是时代所需,而就在戏曲广播开播一个月之后,秦腔经国务院批准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种古老的戏曲与一个新生的频率,冥冥之中被连接在了一起。

也正是在这一年,已经在文艺台主持了三年流行音乐节目的杨铭,成为一档新开播的戏曲节目——《今天我是角儿》的主持人。十年时间,《今天我是角儿》播出了五千多期,成为陕西广播电台广播频率同时段收听率最高的节目,接收听众短信二十多万条,也是全台互动量最大的节目,而广告创收同样名列榜首,说明这档传统戏曲节目在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占据强势的今天,依然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十年一觉,《今天我是角儿》在三秦百姓心中树立起来的不仅是一个经得起时间历练的金字品牌,更是让一个年轻帅气的主持人走进了万千百姓的心里。

陕西娃杨铭,长着一张俊秀的脸庞,戏曲舞台之上,他是帅气潇洒的小生,也是千姿百媚的男旦,那双总是笑意盈盈的眼睛,谁人见了都会觉得亲切。最重要的是他对秦腔艺术和百姓戏迷的尊重,让杨铭迅速聚拢起数量庞大的忠实听众。这个阳光帅气的陕西娃,因为心直口快、风趣幽默,被乡亲们称为“机关枪”和“开心果”。

陕西戏曲广播的总监何军这样评价杨铭:“他是一个有温度的主持人,把听众当亲人。”有温度是因为真热爱,爱秦腔、爱广播,也爱戏迷。杨铭在《今天我是角儿》五周年时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和广大戏迷快快乐乐地唱了五年秦腔,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都如此执着地吆喝着、呐喊着、抒发着、畅想着。现在的我对秦腔、对戏迷就好比对陕西的油泼面一样是那样的恩宠。” 字里行间传递出的温度,也如一口油泼面下肚,热辣痛快。而一个把听众当亲人的主持人,也会被听众当成亲人。

在杨铭的听众中,很多人都是从节目开播至今,十年相伴不离不弃,比如长安的薛阿姨,从开播第一年抱着几个月大的小孙子参加杨铭的节目,转眼到今天,小孙子已是背着书包上学的读书郎。有的人经历坎坷,心中挂念的是要见他一面,比如一位灞桥的热心听众,因为患有白内障视力渐渐丧失,最大的愿望就是要亲眼见一见杨铭。有的人虽不曾谋面,却甘为知音摇旗呐喊,比如家住长安的一位老人,为了支持杨铭主持的活动,自愿组织了村里六十多人,租下一辆大巴车赶来现场为他加油。还有的观众组成杨铭的粉丝团、后援团,把乡党们为他加油的文字、照片和视频发给他,每次看到这些虽不相识却胜似亲人的观众,杨铭总有一言难尽的感动。

广播主持人是份孤独的职业,狭小的录音间里,他们面对的是空白的墙壁和冰冷的机器,所有的激情与感动都交付给那一连串永不消逝的电波。有的主持人在这岗位上越做越孤独,但杨铭不会,他坐在录音室里,仿佛坐在人声鼎沸的剧场,仿佛坐在锣鼓震天的戏台,仿佛坐在麦浪翻滚的乡间,他的心里是敞亮的、繁华的,因为他在心里看到了无数痴迷秦腔、热情奔放的身影,那是他的听众、是他的亲人,是他面对话筒十年时间不曾厌倦和孤独的力量源泉。

广播的电波交织在天空,但秦腔的根系却深植在大地。一档节目可以坐在录音间里完成,但一门戏曲必须走进百姓当中。杨铭不仅仅想做一档成功的广播节目,他想为秦腔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一○年,已经家喻户晓的杨铭,在台里的支持和鼓励下,办起了“杨铭全省听众见面会”,把秦腔带到了百姓身边。十年时间,杨铭举办了七十九场见面会,几乎走遍了关中平原的每一寸土地,单场活动最多吸引到四万名听众来到现场。“杨铭全省听众见面会”也成为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活动频次最高、行程最长、范围最广、观众最多的活动,成为戏迷朋友们的一次盛会。

见面会总是开在离听众最近的地方,老戏台、大晒场、谷堆旁、树荫下,扯一块围布做背景,支一张海报做宣传。台上的“角儿”,台下的“座儿”,台侧的“场面”,全是淳朴憨厚、热情似火的乡党们。有的人穿了喜庆节日才舍得穿的新衣服,有的人化了漂漂亮亮的妆,但更多的人是刚刚放下了锄头、褪下了裤腿、洗净了双手,就急急忙忙跑到活动现场,那是他们不忍错过的节日。

戏迷孔师傅在他的博客里记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二○一一年夏天,杨铭出差路过礼泉县阡东镇。当时正是农忙时节,机械收割的麦客们一天可以有四百块的收入,但孔师傅为了见到杨铭,还是停了手头的工作,借到一辆电动自行车,一大清早就从兴平赶往六十公里外的阡东。半路车子没电了,老孔硬是自己骑了二十公里的山路,在中午时分才赶到。但由于工作紧张,杨铭那天没能和老孔见面。

夜里十点,回程途中的孔师傅电话响了,他接通手机,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孔老师,听说您今天去了阡东,夜深了还没有消息,我们都很牵挂,不知您到家了没有?”孔师傅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告诉杨铭,自己还有五里路就到家了,让他不必担心。而杨铭坚持要等到孔师傅安全到家后再下班,他给孔师傅发来这样一条短信:“今天的情一定要补上,这杯酒一定要共斟!相逢是首歌,缘分你和我。”几天以后,杨铭再去阡东时提前通知了孔师傅,两个人终于拥抱在了一起。

这就是“走出去”的杨铭,这就是“走进来”的秦腔。没有了山川阻隔,观众和秦腔离得更近了,杨铭和观众也离得更近了。

二○一六年十一月十九日下午两点,由陕西戏曲广播主办的《今天我是角儿》杨铭十年演唱会在西安古都大剧院开唱。众多戏曲名家、民间唱将、获奖选手登上舞台,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尽情挥洒秦腔艺术的魅力。这场演唱会也是陕西戏曲广播第一次为一档节目和一个主持人举办专场演出。

杨铭和他的戏迷听众们,终于“登堂入室”站上了秦腔艺术的至高舞台,这也给时代传递出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人存艺兴,只要有听众的地方就一定有秦腔嘹亮。

著名戏剧研究家和评论家马也教授,在谈到地方戏剧的衰微时说过,戏剧正在被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挤向边缘,因为“戏剧有‘文化代码’,观赏时不但费时费力,更需要文化能力甚至是专门的‘解码’能力,不便捷,不浅显”。

而杨铭这样的主持人和《今天我是角儿》这样的节目,恰恰起到了“文化解码器”和“文化扩音器”的作用,把高深晦涩的戏曲知识和表演技艺,拆解成为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的知识,降低传统文化对当代大众的欣赏门槛,让戏曲被更多的人所喜欢。所以,戏曲繁荣需要像《今天我是角儿》这样的节目,文化传承需要像杨铭这样的传媒人,十年坚守,匠心耕耘,守护中国戏曲文化的宝贵火种,照亮更广阔的天地和更遥远的未来。

秦腔,这个孕育在八百里秦川之上的地方戏曲,这个被称为“百戏祖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这里的人民和这片土地,繁荣于这里的人民和这片土地,也将永远服务于这里的人民和这片土地,唱出他们的时代心声,演出他们的多姿多彩,从独乐乐,到众乐乐,出西口,到全国,生生不息,传承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