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擦亮关汉卿文化名片,山西当有作为

2017-03-28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张梅芳
粤剧“二度梅”演员欧凯明饰演关汉卿的舞台形象

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安国市由保定代管)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实则,关汉卿籍贯三地均颇具争议,然而河北保定却已在打响关汉卿文化名片作出一系列实际行动。

近日,运城《黄河晨报》刊文:运城应建关汉卿大剧院

全文如下:

前些年,在长沙街头看到一座以著名剧作家田汉命名,气势不凡、特点鲜明、具有地标性质的“田汉大剧院”。当时,我就想到运城也应效仿长沙的做法,建一座“关汉卿大剧院”。

多年来,关于“关汉卿是哪里人”的说法不一,有大都(北京)人、祁州(河北安国县)人、河东解县人三个版本。2014年11月27日《黄河晨报》刊发了关新刚、关德城两位先生有关家谱的研究文章。文中说,2013年盐湖区北相镇西古村和临猗县猗氏镇关原头村的关氏后裔,各自整理纂修《关氏旅谱》《关氏后裔世谱》,两地家谱相互印证给出了明确答案:关汉卿是河东解县人。2014年9月5日,中国关氏宗亲联谊总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运城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关氏后裔,闻知西古和关原头村的族谱都曾载有其先祖关汉卿时,无不喜悦万分。大家认为,虽然关汉卿的籍贯众说纷纭,但相比其他两地,运城找到了翔实的依据,可信、可喜、可贺!

关汉卿乃世界文化名人、著名剧作家。建关汉卿大剧院,不仅是对其本人的最好纪念,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运城的知名度、扩大运城的影响,也是增强520万运城人民自豪感的重要举措。有人会说,市区槐东文化苑内,已有一处关汉卿大舞台。我认为,它不能与关汉卿大剧院同日而语,因其体量较小,尚担负不起关汉卿大剧院的文化使命。

关汉卿大剧院建成后,可作为运城开会的大会堂,也可供本地剧团使用,还可以承担黄河金三角、山西省以及国家级的戏剧会演,用途十分广泛,效益也是可观的。国内的不少地级市都建有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建筑,我们也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把这一民生工程搞好。

建筑是城市的灵魂。关汉卿大剧院的建设,要请国家级、世界级的设计大师来设计,要让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建筑商来竞标,要争取文化部、财政部、省政府的财力支持,最终把它建成类似悉尼大剧院那样,身姿伟岸,风格迥异,在中国至少在山西有影响的文化地标,让它永远成为运城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作者:张宝晶)

其实,河北保定早已率先启动关汉卿大剧院和博物馆建设

关汉卿大剧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东湖畔,总建筑面积约67864平方米,其中大剧院面积41621平方米,另有18637平方米的保定博物馆,建筑高度为59米。目前尚未竣工。

为纪念这一历史文化名人,挖掘保定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底蕴,保定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保定东湖东侧建设关汉卿大剧院。

据报道,2010年时任保定市委书记宋太平专题听取关汉卿大剧院及博物馆设计方案的汇报。他强调,要站在提升城市品位、建设文化名城、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高度,精心设计,加快实施,把关汉卿大剧院及博物馆打造成具有唯一性、标志性,体现保定文化底蕴的经典城市建筑。与会人员就设计方案的整体风格及具体细节进行了认真讨论,认为,经过几次改进,目前方案更加完善。实施这一重大文化项目,对于提升保定城市品位,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宋太平指出,规划建设关汉卿大剧院及博物馆,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重点工程,全市上下高度关注,广大市民热切期盼。必须站在提升保定城市品位、建设文化名城、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高度,以执政为民、造福百姓的历史责任感,把这项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加快实施,确保完成今年进度目标。

宋太平强调,规划建设关汉卿大剧院和博物馆,总的要求就是把这一工程打造成具有唯一性、标志性的经典城市建筑。关汉卿是保定的历史文化名人,建设关汉卿大剧院,必须按照高标准要求来设计和实施,务求把它打造成在保定具有标志意义的经典城市建筑和重大文化设施。

宋太平强调,立意是建筑艺术的灵魂,关汉卿大剧院及博物馆的立意,要彰显保定厚重的历史文化,体现关汉卿所处的时代背景,传递保定特有的文化符号,展示城市发展进步的面貌和成就,给世人以昭示和启迪。对此,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文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宋太平要求,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在建筑外观上要突出新颖;内部设施要完善齐全,考虑长远发展;功能设置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造价要科学合理。方案修改完善后要尽快提交市规委会和市四大班子会议研究。

关汉卿大剧院和博物馆项目是保定人文东湖板块中最重要的亮点。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7864平方米,其中大剧院面积41621平方米,博物馆18637平方米,建筑高度59米。总投资约7.2亿元,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其中大剧院主要包括约1520座的大剧院、包含9个放映厅的影城等,能够满足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和会议的需要,可以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层次多样的文化服务。

建筑设计方案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并由该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设计大师崔恺主持编制完成。

2016年1月25日,保定关汉卿大剧院主体基本结顶。

2017年3月 保定关汉卿大剧院实景

建设关汉卿大剧院,擦亮关汉卿文化品牌,河北保定比山西先行一步。山西在这一方面如何作为,值得反思与思考。

打响关汉卿文化名片,山西当有作为

对于关汉卿文化建设,青年戏剧评论家王嘉认为,山西当有更多作为。

首先,王嘉认为关汉卿祖籍河东之地亦有较强依据。他介绍,作家的作品题材与原籍人文历史环境密不可分是具有普遍规律性的,作家的创作离不开他所熟悉的人和事,比如屈原的《离骚》、柳宗元的《晋问》、康进之的《李逵赴荆》等,如今关汉卿留存下来的十八部杂剧中就有大多数是以河东(今山西)的名人故事和当地事迹为题材的,比如《温太真玉镜台》的剧中主人公就是东晋太原祁县人,《山神庙裴度还带》写的是唐代中兴宰相闻喜人裴度,《邓夫人苦痛哭存孝》写的是晋王李克用听信谗言,将大将李存孝车裂处死的故事,《尉迟恭单鞭夺槊》的主人公尉迟恭亦是山西朔州人,《关大王单刀赴会》《关张双赴西蜀梦》等也都在突出河东籍关羽的形象。此外,关汉卿众多失传剧目仅从剧名也都遗漏出这一特点,比如《介休县敬德降唐》,晋王李克用正妻《刘夫人救亚子》《刘夫人写恨万花堂》,以及《唐太宗哭魏征》《武则天酒醉王皇后》《薄太后走马救周勃》等等。关汉卿诸多作品山西的地方戏曲剧种蒲剧、晋剧等都存有剧目或还在上演,如《窦娥冤》《单刀会》《刘备祭灵》等。

1959年蒲剧电影《窦娥冤》

王嘉认为,山西发扬关汉卿文化,应加强对关汉卿的全面研究,可在山西如今众多剧种仍然演出关汉卿剧目的基础上,鼓励提倡恢复、改编、加工排演关汉卿作品,成立山西省关汉卿研究会,牵头成立关汉卿文化合作体,举办以关汉卿名义命名的戏剧常规性论坛,举办关汉卿剧目展演,设立关汉卿戏剧奖等。元曲四大家之三位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都是山西人,除关汉卿外,目前就是白朴和郑光祖的很多遗留作品剧目山西的地方戏也很少演出,希望能够加强对山西历史上戏曲先辈们所遗留宝贵资源的挖掘和发扬,促进山西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