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晋腔与晋韵

2019-12-04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孟苗
雁北耍孩儿 资料图

戏剧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不同的文化圈、不同地域的文明进程中发展出的戏剧活动,呈现着丰富多彩的特征。

山西是中国戏剧的发源地之一,堪称中国戏剧的摇篮。汉魏之后多民族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为山西戏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戏剧艺术发展长河中,山西以悠久深厚的戏剧渊源,举世瞩目的元杂剧大家,戏曲名角、名伶,丰富多彩的54个地方戏种,古朴精美的戏剧文物,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留传下了不朽的经典之作。

山西戏剧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现存宋、辽、金、元时期的戏曲文物是全国之冠,现存有国保级元代古戏台8处。还有墓葬雕砖雕、石刻、戏剧壁画、皮影、陶俑等文物都展示着三晋戏曲的辉煌成就,以及当地群众对戏剧的热爱和追捧。

早在北宋年间,国都汴京的演出场所还被称作“勾栏”“瓦舍”“乐棚”的时候,山西早已有了固定的砖木建筑,被称作“舞亭”“舞楼”“乐楼”的正式戏台了。

北宋年间,山西南部已有了萌芽状态的戏剧艺术,如滑稽戏、歌舞戏、百戏技艺、傀儡戏、影戏等在民间广为流行。泽州(今山西晋城)曾出过一位说唱艺人孔三传,他在唐宋大曲和鼓子词一类单宫调说唱的基础上,首创“诸宫调”说唱艺术,采用传奇、灵怪故事,编演诸宫调说唱本,名噪一时。为元杂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山西平阳府(今山西临汾)是产生元杂剧的温床。元杂剧以曲为主,兼用旁白,形成了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成熟戏曲形式。元杂剧在晋南形成后,很快传入到了元代时期的大都(今北京),形成了以元杂剧为主的中国戏曲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山西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戏剧作家,如解州的关汉卿,襄陵的郑光祖,平阳的石君宝、孔文卿,太原的乔梦符、李寿卿,大同的吴昌龄,河曲的白仁甫等,都留下了一大批元代著名戏曲剧本,并有很多一直流传至今,还在演唱着。

北路梆子《野史亭》资料图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北魏拓跋氏,金元时期著名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元曲的创始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就是元好问的名句。

关汉卿(1220年——1300年),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运城)人,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白朴(122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白朴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现存有《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等。

明清时期,山西地方戏种蓬勃发展。上党落子和晋南眉户,是小剧种中的大剧。受宗教文化影响的道情戏,逐渐演变成为地方戏曲。秧歌戏则是由农村传唱的小曲儿、歌舞等踩街秧歌演变而来。地方性的其它小戏,二人台、小花戏、繁峙蹦蹦、耍孩儿、凤台小戏、蛤蟆翁、拉活戏、跳戏、河东线腔、上党皮簧等等,更是品种繁多,不胜枚举。

山西地方剧种多达54个,占全国300多个剧种的1/6。四大梆子是山西的代表性剧种。蒲剧(蒲州梆子)形成于明末,唱腔粗犷豪放。蒲剧传到晋中,与当地秧歌、说唱艺术相融合,形成中路梆子。中路梆子,后称“晋剧”,该剧种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清同治以后,中路梆子流传到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以“晋剧”称名于世。北路梆子,是在蒲剧的传播影响下,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融合,形成了声腔激越具有边塞风骨的北路梆子戏。上党梆子,起源于上党地区,由明清时期外地传来的罗罗戏、卷戏和地方小戏,融汇蒲州梆子和晋中梆子戏而成。

20世纪30年代,中路梆子发展到鼎盛时期。丁果仙、张宝魁、三儿生等中路梆子名伶相继在全国走红。丁果仙与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进行艺术交流,吸收了京剧的艺术营养,使中路梆子在艺术上更加炉火纯青。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为了继承和发展晋剧的传统艺术,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他们为山西的戏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为山西戏剧的传承带出了一大批名角和“梅花奖”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