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升格“国字头” ,扩容提升“再起航”

2019-12-16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扈闻

五年收到十九个剧种二百多个剧目申报,展演剧目三十五台——

配图

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共19个剧种37部剧目申报参演,最终包括京剧、昆剧、越剧、绍剧、黄梅戏等9个剧种的9部实验性戏曲作品入选展演,近1700多人次观看演出。刚刚落幕的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暨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于今年升格为“国字头”展演平台,并再度展现出凝聚新生创演人才、汇聚年轻观众的蓬勃活力,成为年末上海“演艺大世界”的热门戏曲演出和升格后的精彩首秀。

“小剧场其实概念不‘小’ ,浓缩的就是精华。小剧场展演了不少有独立思想、有高度、有温度的戏曲作品,编剧和导演把当下思维融在传统的艺术样式里面,这是难能可贵的。无论青年演员还是梅花奖演员,通过小剧场戏曲这个平台增强信心,培养的是未来的年轻观众。 ”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说。

上海越剧院带来的小剧场越剧《宴祭》 11月29日在长江剧场上演,由此拉开了此次展演的帷幕。至12月5日,先后上演了实验京剧《回身》 、多剧种《故人心》 、高甲戏《阿搭嫂》 、绍剧《灿烂八戒》、多剧种《四美离歌》 、京剧《赤与敖》 、黄梅戏《薛郎归》和昆剧《桃花人面》 。作品既有老戏新编,也有新颖创造。像京剧《赤与敖》受鲁迅小说《铸剑》启发,昆剧《桃花人面》重述崔护诗句里的唐代传奇,黄梅戏《薛郎归》对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进行现代解读,都表现出创新呈现的鲜明个性。

“经过几年的耕耘,今年有4位梅花奖演员、 7位白玉兰奖演员,参演阵容创下了历年之最。年轻观众的比例占整个观演人群的70 %左右。通过小剧场戏曲展演,我们正在培育和构建具有海派特色的戏曲文化生态链。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谷好好介绍,与往年相比,本届活动除了继续秉持实验探索与新人唱主角的特色,也迎来了不少梅花奖、白玉兰奖艺术家的加盟,展现出广大艺术家通过小剧场谋求新突破的积极预期。

近些年来,小剧场戏曲不断升温,各地院团包括新文艺群体团队都进行了丰富多样的小剧场创作实践和理念探索,不仅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也引起了理论评论界的关注和探讨。自2015年创办以来,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不断创新探索,强化剧种的丰富性、剧目的创新性,逐渐打造成一个培养青年创演人才的试验田、推进剧目创作的孵化器、营造时尚生活的凝聚地。自创办以来,先后共收到19个剧种200多个剧目申报,入选展演了35台风格各异、样式丰富的小剧场戏曲作品,并举办相应话题的研讨会,为推进小剧场戏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在中国剧协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正式升格为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也被媒体誉为“不仅仅是一次小剧场戏曲的‘再出发’和‘再起航’ ,更是一次‘再扩容’和‘再提升’ ” 。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表示,小剧场戏曲在尊重戏曲文化品格的基础上,致力于鼓励年轻戏曲人创作风格多样、形式活泼的戏曲作品,从而拉近戏曲与当今观众的距离,也让更多的戏曲新人找到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培育和构建了具有海派特色的戏曲文化生态链,真正做到了让青年戏曲人成为戏曲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让青年观众成为宣传者和受益者,正越来越成为展示戏曲人青春和才华的重要窗口。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认为,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有了国家级的“冠名” ,对戏曲的守正创新,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12月6日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文汇报社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暨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还对小剧场戏曲的发展潜力与方向、激发青年戏曲人创新创造活力、培育和构建具有特色的戏剧文化生态链、小剧场戏曲作品的传播推广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为什么要做小剧场?小剧场投资比较少,它便于试验和突破,容易见到实效。 ”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荣广润表示,今后要提高对小剧场的思考,到底是着重于对传统题材的思索,还是形式上的突破?特别是青年戏曲创作者,要总结经验,通过反复试验,把这些试验变成自己的财富。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赓续华认为,要把小剧场戏曲看成是培育编剧、培育观众的“种子培养基地” ,这些“种子”可能通过小剧场,最后到其他的地方生根发芽。

由于小剧场戏曲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实验性,个别作品难免步子迈得过大或考虑不周。戏剧评论家方家骏认为,小剧场戏曲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做到“挖深井,见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