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戏里戏外看关公

2020-05-25 发表|来源:太原日报|作者:乔忠延

运城市解州关帝庙有两座构建非常精巧的戏台。首次去关帝庙,穿门而过,回头一看,面对的是一座戏台。再往里,穿过御书楼回头一看,面对的又是一座戏台。这戏台和熟识的那些戏台不一样,和常见的山门戏台也不一样。中间留有缺口,是一条行人通道。通道两侧都是平台,搭板就可唱戏,因名“搭板戏台”。巧妙就在这里,戏不开场,戏台中间就是通道,可供人来人去,进进出出。观众落座,搭起木板,一场大戏就可开演。两座戏台都在中心位置,却没有多占地盘。

先看御书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从门中穿过,下台阶时可以看到两侧留有铺设台板的茬口,可能嫌台面不够宽阔,在台基外一米多的地方立有四根木柱,木柱和台基齐平的地方,开有方形槽眼,而台基处留有茬口,可以把木板插进木柱架宽台基,这样戏台便开阔了。古人既精明,又精细。要节省土地,自有节省的办法。

关帝庙大门也称雉门,也有几乎相同的台面,只是木柱没有搭板的槽口,可台基宽了好多,显然往外搭板不必要了。这雉门创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比御书楼迟了100多年。在同一座庙里为啥要建两座戏台?懂行人说,关帝喜静,夜里要在后楼上读《春秋》,后楼也就名为春秋楼。春秋楼离御书楼很近,难免不惊扰关帝的逸兴。所以,增建雉门戏台,不再在御书楼唱戏。这好像有些滑稽,岂不知,自打关老爷由侯封帝,由人为神,民间对他的禁忌也就多了起来。别的不说,只说唱戏。明、清两朝都有“优人不得以前代帝王为戏”的规定,这是要维护皇家尊严。于是,关帝也受到牵连,因为明神宗已经把关帝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既是帝君,就不能以之为戏,可民间又喜欢看关戏,怎么办?没想到竟折衷为凡是演关羽的戏一律以关平相称。关平小子居然仗着老子的名声威风了好长时日。

不只是称谓,扮演关帝亦有颇多讲究。首先要给关帝涂红脸,表现他的忠心赤胆,参天大义。在红脸上画卧蚕眉,忠厚威严;描丹凤眼,智勇聪慧;挂五绺须,成熟老练。还要在脸上描画七个小黑点,据说关帝曾打过铁,火星溅到脸上烧了七个伤疤。也有人说不是这样,关帝是上天的星宿火德星转世,脸上带的是北斗星,真是越说越玄乎。其次,关帝要戴夫子盔。所谓夫子盔,是他戴的头盔和一般的帅盔不同,也不同于平常的将盔,而是专门为他设计的。黄绒球,绿盔头,还有特大的后兜,两边垂有黄丝穗和白腰带,看上去英俊威风。因为关帝是武圣,与文圣孔夫子齐名,这头盔就称夫子盔。再者,兵器是特制的青龙偃月刀,马鞭也是大红色的,当然是象征赤兔马。如果是文戏,少不了还要备一本《春秋》。

有趣的还不是这些,是演出的那些讲究。谁要演关帝,登场前十日就要单室静处,吃斋沐浴,不吸烟,不喝酒,也不能有房事。演出化好装,必须正襟危坐,不得同他人言谈。上场后,关帝要儒雅稳重,微闭双眼,仅余虚目。千万千万不要轻易睁眼,因为关帝睁眼就要杀人。但这虚目还不能虚而无神,要蓄神聚气,含威不露。关帝走动是龙行虎步,稳健凝重,静留松柏姿,动有雷霆势。与其他剧目不同的是,别人上场要自报姓名,而关帝却自称“关某”,别人称他“关公”“君侯”,就连他的对手、敌人也称他为“关公”。这叫法无疑有违常情,可为了尊崇便打破了常情。一来二去,不合情理的叫法也叫成了情理。

关帝戏这么难演,不演不行?还真不行。自从关汉卿把他的先祖关云长作为主角推上戏台,关帝戏就像钱塘江涨潮,“雪浪翻空万马奔,震雷余响撼乾坤”,哪里能停得住。作为关云长的后人,满腹诗文的关汉卿志在指点江山,治国安民。可惜蒙古大军横扫中原,铁蹄踏碎了他的科举美梦。他犹如凤迷大海,龙锁荒山,迷蒙一团。迷蒙中忽现一丝光亮,循着那光亮走去,走进了戏剧当中。关汉卿写戏抒志,便从先祖关云长入手,创作出剧本《关大王单刀会》。于是,一个彪炳青史的大英雄关云长,在关汉卿的笔下屹立于天宇。

关云长身上潜藏着关汉卿的渴望,他蘸着泪书写:“咱本是汉国臣僚,欺负他汉君软弱,兴心闹。”他洒着血书写:“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他挥着笔书写:“急切里倒不了俺汉家节!”

一出《关大王单刀会》唱出了英杰豪气,唱响了元代天地,元代戏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关汉卿写作《关大王单刀会》时,还没有关帝庙之称,顶大也就是个关王庙。关云长生前曹操封他为汉寿亭侯,刘备封为前将军,刘禅追封为壮缪侯。宋朝加封为忠惠公、崇宁真君、昭烈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关王庙变为关帝庙,是明朝将关云长封为关圣帝君。看来关云长名声看涨,与关汉卿关系至殷。关帝庙里要唱关戏,这才有了两座精巧的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