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疫情下,剧场演出受限,新形式越来越热

2020-07-13 发表|来源:上观|作者:吴桐
疫情中,“昆曲王子”张军在上海朱家角课植园直播了一场《牡丹亭》实景演出
《芦荡火种》在沙家浜实景演出

疫情中遭受打击的民营演出团体古凡交响乐团,把目光放到郊区户外,策划起古镇情境音乐会。

端午,他们的首场演出在浦东新场古镇四库书房举行。白墙黛瓦、雕花门窗,门外一片荷塘。演员们身穿古装,以竹林、花窗、雨幕、古籍为背景,鼓瑟吹笙。一曲《龙船》仿佛把观众带到龙舟赛现场。演出进行到一半,两个笑眯眯的姑娘出场,挎着竹篮,给每个观众送上一只粽子,道一句“端午安康”。

美景美食增加音乐会附加值

这样一场古镇情境音乐会,观众可以喝茶、听音乐、吃粽子。音乐会结束,还能在古镇里兜兜,一日游充实而悠闲。本周六,古凡交响乐团将转战浦东书院镇,举行书院情境音乐会。音乐会将在乡村民居“书院人家”举行,观众临水而坐,聆听音乐的同时,享用茶点、品尝新鲜采摘的阳光玫瑰葡萄。

在古凡交响乐团团长钱立看来,户外音乐会既可以保持安全距离,又带来多重体验,美景与美食增加了音乐会的附加值。“都市白领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总想找个地方放松一下,有看的、有吃的、有玩的,才能做到文旅融合。我们每一场音乐会都精心设计演出曲目和表演形式。冬有雪夏有荷,不同时节不同古镇有不同的美。”古镇情境音乐会在线下演出的同时,还通过直播让无法到场的观众一同欣赏,同时也为古镇特产带货。

在青浦朱家角,老宅与园林间已有音乐家谭盾的《水乐堂》和昆曲王子张军的《牡丹亭》实景演出,高品质演出给游客一个“留下来”的理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文化活动和住宿餐饮的配套体验,提升了古镇的文旅价值。受疫情影响,更多演出团体开始布局实景演出。

匠心打磨艺术品质成就经典

不只是市郊,风景名胜都是舞台。本月,上海沪剧院把《芦荡火种》演出搬到沙家浜,经典唱段“智斗”在春来茶馆响起,吸引不少游客。地因戏出名,戏因地添彩。借助戏的影响,沙家浜成了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芦荡火种》也成为经典剧目。

上海尔多儿童剧团也在疫情中拓展户外演出思路。虽然去浙江富春江小岛实景演出儿童音乐剧《寻找声音的耳朵》的计划因汛情暂缓,但剧团总制作人薛敏说,这是剧团今年策划的“最浪漫的事”,有机会一定要促成这件事,让孩子们在风景宜人的小岛上看一场儿童音乐剧。自然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结合,前景广阔。

在剧场受限的特殊时期,实景演出是无奈之下的“出走”。但当新形式越来越热时,行业更应该思考如何让演出内容与演艺空间发生真正的关联,让“景”与“情”深度融合,带给观众独一无二的观演体验。只有沉下心来,不拿“实景”当噱头,用匠心打磨艺术品质,不断接受观众检验,才能成就真正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