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为平凡英雄画像 为火热时代立传

2020-12-18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刘淼 罗群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投入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用一部部艺术作品,记录脱贫攻坚伟大壮举,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深情描绘广大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在富起来、美起来的道路上的新风貌、新气象。

民族歌剧 《扶贫路上》剧照
芭蕾舞剧《花一样开放》剧照
彩调剧《新刘三姐》剧照

展示当代生活的深情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精心采集生动故事,以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会等艺术形式,记录和再现驻村第一书记的身影、扶贫工作队的日常、贫困家庭的奋斗、乡村建设的发展,展现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万众一心的奋斗状态和告别贫困的历史性变化。其中,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历时两个月、汇聚67部作品的“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更是将脱贫攻坚主题舞台艺术作品的创作推向了高潮。由于扶贫故事多发生在农村,绝大多数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为农村题材,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实题材创作中农村题材作品的回归。

专家表示,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仍然展现了当代戏剧人对生活的多角度思考。譬如淮剧《村里来了花喜鹊》重视文化的力量,让当地特有的非遗项目成为扶贫产业的突破口;黄梅戏《鸭儿嫂》从“扶贫先扶志”的角度出发,挖掘扶贫过程中的精神支撑;豫剧《大石岩》中的扶贫书记通过抓党建来引导村民“斩断思想上的穷根”,充分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越剧《山海情深》着力表现苗家留守女性盼团聚的情感,揭示出扶贫不仅在于当地经济发展、生活改善,还在于情感层面的团圆与美满。青年剧评家徐健表示,这些作品均强调了精神文化因素在乡村扶贫中的作用,实现了对此类题材创作的拓展。此外,儿童剧《萤火虫姐弟历险记》从小动物的视角“感受”自然生态的变化,反映出农村面貌的提升,在充满童趣色彩的叙事中,引导孩子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儿童剧表现现实生活的新思路。

脱贫攻坚是中国创造的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奇迹背后,是290多万名驻村干部长期奋斗在一线,用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甚至是生命,打通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在叙事中写人,在故事中见精神,塑造这场战役中平凡却又不凡的“战士”形象,是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者共同的追求。“我们今天的创作者真切地意识到,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无论怎样的故事,我们的创作都应该真正关注并尊重‘人’本身,当下生活、时代精神,无不与‘人’紧密相连。若放弃了写‘人’,放弃了人的高尚与卑微、纯粹与复杂,放弃了人的精神与价值,那也就离艺术很远了。”《剧本》月刊副主编、编审武丹丹说,在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中,不少文艺工作者在饱含深情地描绘扶贫道路上奋斗的群像,特别注重对“人”的发现、塑造,描绘了主人公丰富、多层次的内心世界,在精神指向上塑造“人”,在情感世界里锻造“人”。“无论是‘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李保国,还是《重渡沟》里‘追梦、追梦’永不停歇的乡村干部马海明,又或者是民族歌剧《扶贫路上》青春飞扬的黄文秀,都跟我们惯常见到的英模人物不一样,今天的创作者把乡村振兴与对时代矛盾、个人命运的深刻表现融为一体,展示了一幅当代生活的深情画卷。”武丹丹说。

徐健也谈到,在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中,涌现出大量直接聚焦英模人物和典型事迹的剧目,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创作者在努力摆脱真人真事的材料束缚,在挖掘人物个性特征的同时展现人物身上的共性,实现从塑造“这一个”到表现“这一群”的转换。比如《扶贫路上》,不仅有黄文秀深入农家的身影,背后还有一群像她一样把青春之歌谱写在大地上的年轻“驻村第一书记”。

黄梅戏《鸭儿嫂》剧照
豫剧《重渡沟》剧照

火热的生活拨动着创作者的心弦

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来自主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采风和求索。

火热的生活总能拨动艺术创作者的心弦,现实题材作品尤其要以真实的生活、人物、细节为根基。河北省承德话剧团演艺有限公司出品的话剧《塞罕长歌》在创作之初,编剧孙德民就带着主创团队在3个月中14次走进塞罕坝,深入生活,走访了五六十位务林人,聆听他们的心声。半个多世纪,三代务林人的努力耕耘不仅为主创提供了扎实的人物、素材,更成为一次精神洗礼,构成创作的情感底色。

人物与故事来自基层,人物真不真、故事好不好,还要接受基层群众的检验。江苏省涟水县淮剧团创排淮剧《村里来了花喜鹊》期间,剧作者袁天成在半年中深入全县15个镇(街道、园区)260多个村庄进行采风、采访,倾听扶贫工作者心声,倾听贫困户的期盼,倾听镇村干部的苦辣酸甜,演职人员也多次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而且,剧本每完成一稿,创作人员都会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和农家庭院听取意见,以“贫困户说像不像”“村组干部说真不真”为创作的第一标准。

生活中的扶贫故事是艺术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采风除了为创作提供情感与故事的基础,也为舞台贡献了不少独具匠心的细节。正如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盼你归来》总导演钟浩所说,有些细节如果不是实地去看、去聊,根本表现不出来。譬如,该剧主创赴河南兰考采风时,听当地老乡回忆,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群众种下焦桐,却没有喷洒农药的设备。于是,焦裕禄灵机一动,把农村灶台生火用的风箱拆下来,改装以后成了喷洒农药的药箱。这个真实的细节经过艺术加工,成为舞台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这类细节不仅真实生动,而且也反映了当时条件的艰苦以及焦裕禄带领当地人民克服困难的智慧、坚韧,对作品的呈现非常有帮助。”钟浩说。

实际上,不仅优秀脱贫攻坚题材作品的故事、人物都有现实中的影子,作品的服装、道具、音乐等,同样来自火热的现实生活,这些元素一道构成作品成功的基础。

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的创排正赶上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给主创带来不少困难,幸好早在2019年12月底,该剧编剧、作词冯必烈就随主创团队前往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凤凰县夯卡村等地采风。剧中,村民们将精准扶贫误以为是发钱的剧情,就来源于冯必烈在采风中听到的“精准扶贫不就是发钱吗”,剧中田二毛等角色编写顺口溜讽刺扶贫队的剧情,也来源于采风中看到的十八洞村墙上的顺口溜。此外,十八洞村的山水、微雨、轻雾给了该剧服装总监麦青灵感,博物馆里的苗绣——蝴蝶、波浪纹、花卉等图案成为服装设计的元素。最终,湘西山水人文的美被融入1000多套舞台服装中。

音乐对于一部歌剧来说至关重要,脱贫攻坚题材歌剧的音乐唱的是不是老百姓的心声,尤其重要。民族歌剧《扶贫路上》总编剧、总导演田沁鑫带领主创团队多次到广西百色地区采风,2018年11月,《扶贫路上》的音乐创作团队又专程去到百色隆林县,开展原生态音乐专项采风。隆林壮族山歌南盘江调、隆林哥侬呵调、壮族八音坐唱……隆林县的民歌、民俗、民情等丰富的素材为《扶贫路上》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音乐一响起,就带领观众踏上广西百色的扶贫之路。

越剧 《山海情深》剧照

“命题作文”也要大胆创新

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虽然是“命题作文”,但大多数文艺工作者都在创作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时,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大胆创新。

由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的芭蕾舞剧《花一样开放》以苗家姑娘阿朵的独特视角,诙谐幽默地展现了一段边远苗乡的扶贫故事。该剧创造性地将苗族舞蹈与西方芭蕾艺术相融合,当仙气飘飘的芭蕾纱裙被色彩浓郁的苗家服饰取代,特别是头上繁复的苗家银饰,更为演员们的舞姿增添了别样的律动。但在练习中,对于习惯了芭蕾“开、绷、直”,身体要挺拔、舒展等要求的芭蕾演员来说,要演绎肢体的“颠簸动律”、强调“向下”要求的苗族舞蹈,既是一次全新的学习体验,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但是大家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排练,不断地挑战和突破自我。

“芭蕾艺术是源自西方的具有国际性的舞剧语言。当它在表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题材时,往往会以某种地域或民族的特色舞蹈来体现特性和强化风情——比如《红色娘子军》中出现的黎族‘钱铃双刀舞’和《白毛女》中出现的‘冀东地秧歌’就是如此。因此,《花一样开放》的故事发生地苗乡,必然有一个苗族舞蹈呈现和融入舞剧表意的问题。作为舞剧艺术的表意手段,该剧最让我欣喜的是,苗族舞蹈的造型风格天衣无缝地融入芭蕾舞段的叙事表达中,而不是如我们既往常见的作为‘风情展示’的插入性舞段而存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于平这样评价《花一样开放》的尝试。

中国煤矿文工团创作的相声剧《家长“礼”短》,以农村办宴席收礼的真实故事为背景,以主人公应对“随礼”的态度变化为主线,展现了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即刚刚富裕起来的农民在愈来愈严重的送礼风影响下,面临着刚刚脱贫却又要被迫返贫的严峻考验。该剧也是中国煤矿文工团一次全新探索。对于相声剧,虽然前人已有探索,但至今还没有形成标准化定义。中国煤矿文工团的艺术家敢为人先,将相声艺术的艺术技巧、艺术特色和舞台剧艺术的表现手法相结合,用相声剧这一独特艺术形式演绎现实题材故事,表现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中国煤矿文工团党委书记刘中军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创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文艺作品的独特作用,同时振兴相声艺术、推出优秀作品,体现中国煤矿文工团作为国家艺术院团的创作演出方向。

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从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湘西十八洞村入手,以扶贫干部龙书记和十八洞村的村民为主线而展开“奋斗”“脱贫”“帮教”“搬迁”“脱单”等故事,最后“以湘西故事讲湖南省,以湖南故事讲全国”,深情讴歌扶贫干部龙书记和十八洞村人及全国的扶贫干部,在7年扶贫攻坚壮丽征程中经历的人生种种磨难和考验,谱写了一部聚集湖湘大地扶贫、脱贫变化的英雄史诗。该剧将音乐、舞蹈、话剧、情景剧、综艺等元素以及多媒体视觉高度融合,使得宏大、具有历史感的思想内容得到完美表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该剧将多种艺术形式综合在一起,完成了对时代伟业的诗性表达,具有鲜明的开拓性质、探索性质。

广西戏剧院出品的彩调剧《新刘三姐》在传统彩调艺术的基础上,打破戏曲固有的程式化特征,加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赋予经典文化符号“刘三姐”以时代意蕴。该剧导演、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介绍,该剧的“新”体现在以下方面:主创团队由广西本土专家与国内知名专家联合组成,既保留了彩调本土韵味,又展现了戏剧语言上的“新”;打破戏曲固有的程式化,让演员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体现了导演手法的“新”;剧中融入了电商、网络等一些时代流行元素,体现了内容上的“新”;彩调剧山歌体与现代流行音乐综合运用,体现了艺术手法的“新”。“《新刘三姐》的创排是广西推动刘三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艺术探索和实践,体现了广西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龙倩说。

 

歌剧《盼你归来》剧照

在“扶贫路上”精心培育戏剧土壤

邓小平曾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这样说,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

从这个角度而言,当文艺工作者过于急切地强调某些题材的重要性的时候,就容易落入某种窠臼,导致艺术作品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无论是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都有缩水,脱贫攻坚题材概莫能外。

“一些剧目仓促上马,粗暴直接,忽略艺术品质,简单图解政策,满台口号,这类剧目的出现,甚至让人感慨扶贫戏把戏剧扶得越来越贫。还有一些剧目,创作者缺乏对生活最本质的发现和把握,缺乏从实践里来的沉淀与思考,缺乏对素材的提炼、消化和加工,跟风严重,一时间,内容同质化、人物空心化现象普遍。作品缺乏独特性,从北国边疆到南方沿海城市,‘第一书记’人物形象一致,碰到的问题也一致,解决的方法也差不多。”武丹丹介绍,她曾经在某个戏剧展演活动上,看到过4部同样题材、同样内容甚至剧目标题几乎一样的作品,大量这类作品的出现,使得艺术作品不仅是“行之不远”,而是直接从“产房”进“库房”,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中国戏曲学会原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薛若琳认为,戏剧源于生活,也要“和生活拉开距离”,产生艺术的朦胧感,所以创作由真人真事改编的艺术作品需要创作者耐心地“沉淀”。“以豫剧《焦裕禄》为例,焦裕禄已经去世半个多世纪了,剧作家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对剧中的一些情节进行了合理的虚构。比如‘火车站礼送灾区群众’的故事,其实是发生在县委常委讨论会上。创作者最怕的就是写开会,因为难出戏,所以剧作家姚金城把故事放到了火车站,使得情节更具有戏剧冲突,真实感人。这就是经过沉淀后高于生活的创作。”薛若琳认为,为了应景,某些剧目仓促上马,一味追求大制作,作品经不起观众的检验、时间的考验,“有人感慨,如果创作这样的作品,不如把这些钱直接拿去扶贫。”

众多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涌现了不少动人的形象,但是离经典形象尚有距离。一些作品对农民和扶贫干部的塑造存在模式化倾向,缺少生活的质地和情感的厚实。如何突破和解决问题,从众多相同主题作品中脱颖而出?徐健认为,唯一的答案是要钻得更“深”。“一是要沉入现实深处,在戏剧叙事中展现一种历史的逻辑、时代的必然,甚至站在时代最前端,敏锐捕捉时代风向。二是要写出人性的深度。人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核心要素。人物形象立住了,作品就立住了。随着时间流逝,观众或许会淡忘小说或戏剧的故事情节,但仍会记得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而这些经典形象身上最具标志性的特质,往往也是时代打下的烙印。”徐健说。

相声剧《家长“礼”短》剧照

记者手记

《明夷待访录·原臣》有云:“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光荣使命,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个庄严承诺是带着新时代的雄心与力量对人民的伟大承诺。于是,我们看到一批批扶贫干部前赴后继、殚精竭虑,我们看到努力奋斗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梦想。这番堪用惊天动地来形容的事业改变了中国大地,也在中国的舞台上、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广大文艺工作者用他们的智慧和辛劳,把脱贫攻坚事业搬上舞台,为平凡英雄画像,为火热时代立传。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创作,用故事和细节展现了历史的逻辑和时代的课题,用人物和情感描绘了英雄的心路和现实的巨变,用审美和个性张扬了时代气息和中国精神。

舞台小天地,中国大文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历史翻开新的篇章。广大艺术工作者交上了自己的答卷,并将一如既往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