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变化的年俗 不变的情结

2021-02-05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夕君

又一度寒来暑往,又一年春节将至。过年回家,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上一顿年夜饭,问候一句“过年好”,是中国人不变的情结。而与之相比,年俗则总在发生着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改变,人们用不同的方式传递情感、表达祝愿。

曾经,放鞭炮是过年的“规定动作”,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给春节营造了浓郁的氛围。后来,出于安全、环保等考虑,燃放烟花爆竹一度被禁止。起初,人们还不适应,觉得年味似乎淡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即便许多地方政策放宽,可以在规定范围内放鞭炮,多数人也并不再热衷于此,因为观念改变了,人们越来越感到,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和安全的环境,比“噼里啪啦”更珍贵,过年的意义并不在于喧闹。

在父辈的童年印象中,过年就是要吃好吃的、穿新衣服,如今,人们对于过年的期待早已远不止这些,而是有了更多精神与文化层面的诉求,就连年夜饭,也不一定要劳师动众地自行“操刀”,很多人选择购买半成品年夜饭,简单加工即可上桌,把时间节约出来,沟通感情、享受生活。

根据某知名电商平台数据,半成品年夜饭高居该平台年货销量榜榜首,扫地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也榜上有名,宠物年服、家用健身器材等,同样销量颇高。由此可见,年货概念的边界正在拓宽,许多过去不被认为属于年货的商品正日益受到欢迎,显示出人们对生活品质多方位、高品位的追求。

与年货品类拓展同时发生的还有置办年货方式的改变,受疫情影响,人们不再扎堆线下市场,而是更多采取线上购物。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指导开展的“居家嗨购·网上过年——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网上集市的火热也在默默说明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变化既是物质的,又是文化的。

如果说置办年货一定程度上是生活的必需,那么看电影则更倾向于是精神的享受。看电影算是近些年发展起来并趋于稳定、常态化的新年俗,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春节档电影集体撤档外,近些年,春节档总会成为全年票房最为可观的档期之一,甚至没有“之一”。目前看来,在按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2021年春节档将如期与观众见面,多部影片集体亮相,献上精神大餐。

即将到来的这个春节对许多人来说有点特殊,出于疫情防控大局,大家纷纷选择不返乡,留在工作的城市就地过年。这样一来,会有很多家庭不能团聚,很多父母见不到他们在异乡奋斗的儿女,很多在外打拼的游子不能回到他们日渐老去的父母身边。不过幸好,互联网、视频等让空间距离显得不再遥远,古人带有自我安慰意味的“天涯若比邻”早已成为现实。回家的路在脚下,更在心头,后者永远不会被疫情或任何其他困难所阻断。这个春节,留在原地“按兵不动”成了一个临时性的、短暂的“年俗”,守得眼前,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