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记忆中的“背棍”

2021-02-27 发表|来源:太原晚报|作者:文君

从打记事起,太原就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民谣:“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

据《清徐县志》记载,徐沟背棍始于明代。据说当时在闹元宵时,孩子们多由大人顶在肩上观看,于是有一位民间艺人从中受到启发,便把经过挑选的女娃娃们,精心化妆,由大人双肩顶着,走上街头表演。后来又用背棍绑在大人的背上,娃娃由双肩升到棍的顶端,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还有一种说法:徐沟背铁棍作为一项民俗活动,起源可以追溯到金大定二年(1162),由抬神求雨活动演化而来,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最终形成,至今已盛行400余年。内容上取材于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及现实生活,一根棍反映一出戏或一个故事,一支踩枝悬挂一人,一根弓弦要站一人……上下一体,同歌共舞,表现独特,成为正月里闹红火时最精彩的表演。

我还在大吴村上小学时,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只记得那年正月里的天气特别寒冷,听说从徐沟来的背棍表演队要从村里穿街而过,我便老早就在村头等候了。眼看着“爱煞人”的徐沟背棍、铁棍扭着走过来啦!一个个漂亮的女孩子,化着浓妆、穿着艳丽的古妆行头、高高地固定在体现民间传说的“踩子”上。此时,正是中午时分,大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主动让出一条通道,看着闹社火的队伍边表演边穿街而过。

可能是背棍上的小女孩表演的时间长了,或许是劳累的原因,大多数孩子表情都很木讷,只是随着锣鼓声机械地扭动着身躯。不料其中一个小女孩,竟然无缘无故地冲着人群里的我微微地一笑。这种笑是那么天真烂漫、纯洁无瑕。虽然不知她的姓和名,也不知她从哪里来,但她留给我的印象却极其深刻,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