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喜剧创新应以传承为底色

2021-03-19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李琤

近年来,从网络视频平台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集合性、关联性的喜剧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潜入了人们娱乐生活的缝隙。脱口秀等语言类喜剧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令“笑果”翻倍。从今年2月央视3套播出的喜剧综艺节目《金牌喜剧班》可以看出,喜剧文化在主流媒体上的回归反映出大众对喜剧文化的需求。

那么,喜剧站到了风口吗?戏剧创作、主流媒体又该如何在满足年轻观众需求的同时引领喜剧文化的正向发展?传统的喜剧表演形式该如何创新求变?

喜剧正在“破圈”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由于观众审美水平不断提升和生活压力需要释放的现实渴望,这几年,良莠不齐的喜剧演员和喜剧作品蜂拥出现,呈现出过度开发的现象。让人们发自心底地笑出来并非易事,德云社创始人、《金牌喜剧班》导师郭德纲直言:“做喜剧人,最讨巧的事是让观众笑,最费劲的事也是让观众笑。喜剧是否到了风口不好说,但事实是老百姓太喜欢也太需要喜剧了。对喜剧人来说,最好的机会已经到来,至于能否成功,是自己的事儿。”

资深喜剧表演艺术家、导师陈佩斯表示:“各大卫视和视频平台推出丰富的喜剧综艺节目是一个积极的讯号,这也是创作部门、文化部门在求新求变的结果。”同时,陈佩斯也对目前喜剧舞台上单纯以“抖笑料抖包袱”的方式来消费喜剧不以为然。“如果有人认为喜剧就是以包袱为中心,用包袱好坏来评价一个作品,我觉得这是本末倒置。抖包袱令演员在表演时显得急功近利,作品的缺陷就显而易见了。”

曾因为多个深入人心的小品和电影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陈佩斯如今已经67岁了,对于参加这个节目的初衷,他坦言,就是想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倾囊传授给学员,也通过荧屏传授给观众。“如今不是徒弟找师父,而是师父找徒弟。找到真心喜爱喜剧、愿意吃苦的徒弟很难。”陈佩斯说,“如果有可能,我想把自己的经验写成文字,让大家少走弯路、多涨知识,提升更快,为中国喜剧储备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喜剧要重视艺术传承

在喜剧类综艺层出不穷的市场环境下,《金牌喜剧班》区别于现下大部分喜剧综艺节目的是以传承喜剧技法与精神为创新点,以“舞台竞演+养成真人秀”为差异点,通过引入师承概念和深度挖掘喜剧背后的故事完成创新升级,通过展现喜剧前辈培养传承人的全过程,呈现出喜剧综艺的新面貌。

《金牌喜剧班》把节目变成了一个互动和培训的基地,观众可以看表演,而学员像是考进了一所“喜剧学院”,在这个“学院”内,有入学考核、上课、实践,还有小考、大考。

如何通过选拔喜剧新人培养优秀的喜剧传承人,是目前喜剧行业的难点。

郭德纲一手打造的德云社这些年人才辈出,他对于新人的挑选和培养有一套自己的标准:“第一得是干喜剧的材料,因为每个人对幽默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使蛮劲是不行的;第二要耐得住寂寞,若是奔着名和利来,就不如干点儿别的;第三是需要合适的平台和机会。”

“我们一方面希望大家能够突破、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特别尊重传统,因为喜剧传承有序,不是一个人能够琢磨通的。从实践上看,越是把传统传承好,越是脑子里有‘活儿’的人,创作的东西也就越好。”中国情景喜剧开拓者、导演兼导师英达表示,他渴望从这个节目中挖掘出更多好苗子。

提到制作这台节目的初衷,该节目的总导演董晓峰表示:“我们希望通过3位喜剧前辈的坐镇,用经典作品向新人表明喜剧态度,启发新人将传统价值观融入当下的喜剧表现形式,培养优秀的喜剧传承人,力求将喜剧文化高质量传承下去。”

喜剧的误读和溯本清源

如今,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喜剧形式多样,如何让作品走向大众并且形成口碑?陈佩斯认为,关键在于作品是否符合喜剧的规律,创作者要善于架起喜剧的结构。“目前市场上的喜剧大多不太注重结构,也不太注重讲故事,反而把创造笑声放在高位。创造笑声是喜剧的初衷,但不是创作的目的。因此,我希望年轻人能更多地关注喜剧的创作方法,深入研究喜剧和戏剧的本质,从而思考究竟要怎么创作、创作什么。”

陈佩斯表示,严格地说,喜剧表演也是一个不太准确的概念。与戏剧相比,喜剧表演形式没什么不同,因此不要过度强调“喜”,“我个人认为高质量的喜剧应该将故事的结构、方法的应用、思想的高度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一部好的喜剧作品。”他说。

“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演出平台、观众喜好和年龄层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创新首先要做好传承,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总结经验、规律和方法,才能看得到喜剧更远的未来。”陈佩斯直言,“现在不缺喜剧,缺的是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

而对于如何做出经典的喜剧,郭德纲认为:“必须得一段段去练、一台台去说,尊重观众、尊重舞台、尊重这一行,才能创作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