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艺术批评的“新大陆”
 发现艺术批评的“新大陆”
2024-05-02  来源:文汇报  作者:于奇赫

批评永远是推动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力量,而青年是艺术批评与艺术生态构建的生力军。最近一段时间,四川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相继举办青年批评家论坛,关注国内青年艺术批评力量的发展,尤其对青年批评家能否构建新的话语,带来新的范式,报以期待。

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批评的历史,就是文字和叙述构成的艺术史,艺术批评就是关于艺术的话语。前人通过研讨会、出版物与官方身份等形式固定已久的一套话语系统,或许已无法对应当下艺术形态发生的诸多变化,特别是人工智能环境下的艺术创作问题。而青年批评家出生在一个技术与网络密切交织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对于数字艺术以及未来技术发展如何重塑艺术并改变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独到见解,并且可以建立一套可被同时代人理解的、超越现有艺术批评话语的能力。

同时,新媒体的传播力正在削弱传统艺术批评方式的影响力,而对于身为“网络原住民”一代的青年批评家来说,在新媒体环境中可谓如鱼得水,更利于他们参与到对不同时空的艺术讨论中,这也为艺术批评的范式转变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首先,互联网为艺术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场域,而社交媒体进一步延展了互联网的触手。美国媒介环境研究者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千纪指南》一书中这样说道:“互联网摆出了这样一副姿态:它要把过去一切的媒介解放出来,当作自己的手段来使用,要把一切媒介变成内容,要把这一切变成自己的内容”。因此,对于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批评家来说,他们“将一切媒介变成内容”的能力,要明显高于老一辈批评家,那么,艺术批评的宽度和深度也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其次,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普及,互联网的使用者开创了很多新的网络语言,其中包含不同语言的混合使用、表情包、动图等表意资源。这种新的网络语言具有模糊性、多样性和动态协商性的特点,而这三点恰恰也是理解当代艺术的一种途径,这就为艺术批评的范式转变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互联网用户综合运用多语言、多感知和多模态的表意资源所开展的创造性和批评性的实践,被研究者称为超语实践(translanguaging),即肢体语言、图像与声音等语符资源都纳入其中。那么,未来是否会诞生一种艺术批评的超语实践,这样的目标可以寄希望于浸润在网络语言中的青年批评家完成。

最后,出于共同对于艺术的爱好和情感交流而形成的网络社群(其中也包含艺术知识付费社群),也为艺术批评带来了更为准确的、多感知的、即时沟通的受众群体。在研究者李玉霞对中国社交媒体中英语影视剧迷的嬉戏型超语实践网络民族志调研中显示,这些粉丝通过超语实践展现、尝试和构建了超越原有文化认同的多层次的、流动的认同。对于未来的艺术批评来说,在超语实践中产生超越单一的语言体系而对艺术作品产生更为贴合、易于青年艺术爱好者理解的表意创新,也同样值得期待。

当然也要看到,虽然媒介发生了变化,但老一辈批评家所指出的真正属于艺术批评内部的问题仍具有长期观察到的价值,青年批评家应尽可能汲取老一辈批评家的思想资源,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地,与艺术家和观众形成真正的交流对话。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中,针对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的帖子、消息、弹幕、评论、留言、转发与群发等偶发的、短时间的观点发布行为,似乎都成为了“艺术评论”;其中个性鲜明的文字与影像,经过不断地转发、评论与二次发布,时常会引起艺术圈或生活的关注。但仔细观察,这些发布者往往是匿名的,甚至看不到发布者的蛛丝马迹。这些观点中,不乏一针见血的语句与值得肯定的态度,但也有驴唇不对马嘴的说法与煽风点火的水军成员,艺术批评的伦理在新媒体中时常是缺位的。

艺术评论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是需要基于长时间段的观察与思考;艺术批评也是具有专业性的思维活动,不是江湖聚会的你吹我捧或是指桑骂槐。教授王洪义在《艺术批评原理与写作》一书对艺术批评进行了初步定义:“为形成艺术价值判断的理性基础,根据某种特定标准,使用科学方法对现实中的艺术现象(包括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活动、艺术思潮等)进行的有学术意义的描述、解释和判断”。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批评是一种理性判断,而不是一种情感抒发;是运用科学方法而不是总结表面现象形成的读后感;是有学术意义的描述而非由只言片语组成的散文。

社交媒体中一些非理性、偏激、片面声音存在的基础,正是社交媒体允许用户使用匿名身份。如果青年批评家选择匿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艺术批评,那么互联网用户难以对艺术批评和艺术情感抒发进行区分。

正因如此,青年批评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艺术评论时,更应该对自己的言语负责,这既是对于艺术推广的一种责任,更是建立有效对话的一种基础,从而在浮躁的社会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反馈与自我激励,帮助他们用知识来建立一座艺术精神的堡垒。

当然,批评家的身份也对青年提出了诸多要求:青年批评家需要更加深入理解中国历史的复杂性与社会思潮的变迁,需要敏锐捕捉当下艺术随着社会现实发生的变化与产生的现象,需要进行大量跨学科理论书籍的阅读并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需要警惕艺术市场所带来的诱惑,进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与价值定位形成认识,以个体的视角和思辨性话语同青年艺术家一道向实验性与观念性的方向发展。

当代艺术的批评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西方话语,一些晦涩话语背后的理论系统或许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国情和鲜活的社会现场。中国古代不缺乏对于艺术品价值高低的画论,也不缺乏针砭时弊的小说与关心民间百姓疾苦的诗歌,但上述资源均无法直接运用到当下的艺术批评实践中。因此,对于中国青年批评家来说,需要找准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艺术发展中的定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拣选优秀遗产。只有在艺术批评中建立起一种基于时代的自觉与视角,可以发现真正的问题且重新赋予艺术以新价值的机制,才可能超越前人而发现艺术批评的“新大陆”。

(作者为东南大学区域国别视觉文化方向博士研究生)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