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第四届蒲剧艺术节华彩启幕
 永济第四届蒲剧艺术节华彩启幕
2025-05-08  来源:山西戏剧网  作者:景斌

蒲坂梆子声腔壮

华彩梨园,戏韵流芳。本版摄影:张国平
戏曲惠民,欢乐百姓。

“早就听说这里有戏,我便提前约了几个老伙伴前来。”

“三门峡剧团的演出可圈可点,没想到咱蒲剧在那边也‘扎根开花’了。”

“《孙安动本》是个传统剧目,但现实意义很强,值得演,更值得看。”

……

4月28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蒲剧保护传承中心携蒲剧传统戏《孙安动本》亮相永济人民剧院,拉开永济第四届蒲剧艺术节大幕。

当晚,永济人民剧院灯光璀璨、人头攒动,《孙安动本》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震撼人心的清官颂。主角的精彩演绎,成功塑造了忠君爱国、视死如归、关心百姓疾苦、与国贼水火不容的古代清官孙安形象,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情颂蒲韵,戏绘华章。此次蒲剧艺术节旨在弘扬蒲剧艺术,加强演出院团间的交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自4月28日启幕至5月29日闭幕。其间,除运城本地蒲剧演出团队的献演,来自临汾、河南等地的院团也会精彩登场。主办方安排了19场大戏,名家荟萃、好戏连台,要让戏迷过足瘾。

在演出期间,主办方还会举办展览、互动、论坛等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戏曲展演品牌。

这样的蒲剧艺术节,永济人民剧院已举办了3届,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他们的坚守和传承,让蒲剧在发源地唱得更响。

蒲剧,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积淀、凝聚着艺术家的智慧结晶,用演出讲述华夏文明的动人故事,用唱腔传递中华美学的独特神韵。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蒲坂大地的艺术瑰宝,更是中华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回顾其发展历程,蒲剧以激昂高亢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深深扎根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沃土之上。

一代代蒲剧艺人秉承初心,在舞台上演绎着人间百态,传承着民族精神。从田间地头的质朴演出,到登上大雅之堂的精彩呈现,蒲剧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纽带。

永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蒲剧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近年来,该市积极研究制订蒲剧繁荣发展规划,确认中国蒲剧(梆子戏)文化起源地研究成果,狠抓传统剧目传承和新编剧目展演,推动开展戏曲培训、戏迷大赛、戏剧进校园和送戏下乡等活动,有力推动这一非遗项目在新时代产生积极的文化效应。

蒲坂梆子声腔壮,阵阵蒲韵传新声。期望通过各方的努力,进一步挖掘蒲剧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更多的戏曲人才,让蒲剧这朵艺术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