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火”的干板秧歌
 “老西火”的干板秧歌
2016-03-29  来源:长治新闻网  作者:郭平锁

干板秧歌因其只有打击乐器,无管弦伴奏,故称干板秧歌。干板秧歌由“地圪圈秧歌”发展而来,起源于西火、荫城一带,又称西火秧歌、荫城秧歌。清道光至民国初为干板秧歌的鼎盛时期;1937年,日军侵占长治,干板秧歌受重创,直到1945年,长治解放才焕发生机,它以其独特的芳香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大放异彩。

干板秧歌源于明清时期兴盛的冶铁和锻造业。当时人们在通红的炉火旁,和着在铁砧上叮叮当当的锻打声,打铁师傅随节奏指挥徒弟,久而久之吟唱出一种民间小调。它源于劳动,孕育在手工打铁炉圪道,因此,人们又称之为“红板秧歌”。清道光年间,这一民间演唱形式逐渐形成体系,由院落坐着唱发展到街巷走场子唱,直至搬上戏台,发展壮大。

干板秧歌唱腔一般分为短板和长板(慢板),尾字要求押韵。短板一般为七字句,如西源村《打酸枣》里的唱词:

玉娇唱:

日头上来一杆高,梳头洗脸把地扫。
今日玉娇多高兴,不大一会扫好了。
昨天地里去送饭,看见南坡好酸枣。
今天家里活不多,我和嫂嫂打酸枣……

小毛唱:
我的名字叫小毛,从小离得爹娘早。
家穷人小志不短,喂头老牛伴小毛。
今天老牛没有草,南坡割草走一遭。
割了一镰又一镰,转眼割了一大挑……

长板一般为十字句,如西源村《十二月观花》里的唱词:
正月里迎春花萌芽出土,
二月里白草花应萌复生,
三月里桃杏花一齐开放,
四月里茉莉花四方周正,
五月里五端阳五魁分红,
六月里六牡丹丝断藕根,
七月里珍珠花点点落地,
八月里鸡冠花照满院红,
九月里白菊花层层蕾蕾,
十月里松柏树冬夏常青,
十一月雪花儿飘来飘去,
十二月腊梅花雪里藏身。

听到干板秧歌原汁原味,令人耳目一新。“瞧了西火旦,三天不吃饭”。这句数百年的顺口溜传至现在,闻名上党。正因为干板秧歌最早产生于此,它的问世无疑表明煤铁文化之兴盛。“西火旦”,指清代西火郭群益(男),此人正值青春年华,眉清目秀,酷似女孩,“乐余班”师傅收徒授以“旦角”,便叫他群旦。郭群益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领悟快,有创意,很快成为秧歌班名角,备受观众青睐。戏迷们的顺口溜,便是对他的极好赞誉。

干板秧歌早期只有“小生”、“小旦”两个角色,直到清咸丰年间才逐步发展为“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剧种,它扎根于民间厚土,取材于百姓琐事,土色土香,韵味独特,剧目短小精悍,表演粗犷泼辣,道具简便宜置,观众喜闻乐见。西火镇西源、东蛮掌、南大掌曾有传统干板秧歌。西源剧目有:《打酸枣》、《十二月观花》、《双许亲》、《双凤配》、《双姑贤》、《三顶灯》、《打南阳》、《白玉簪》、《忠孝牌》等30余本。秦黄孩、秦法贵、秦元柱、秦节孝、牛聚红、赵任堂、赵变花、孙变兰、孙迷则、秦针香、秦雪珍等已是第四、五代传人。东蛮掌剧目有《杀家》、《吵家》、《聚仙炉》、《东关会》、《打棒槌》等。平小孩、杨保和、董福太、董小和、董保香、袁扎根、贾和平、赵保柱等已是三、四代传人。南大掌靳雪和、靳王保、靳胖则、王振国等人都是干板秧歌的传承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精神、物质生活的变化,干板秧歌的内容也不断翻新,如西源村新增剧目有《收羊毛》、《闹满月》、《麻绳记》、《新羊工》、《巧送钱》、《民兵的枪》、《兄弟应征》等。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戏剧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