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北路梆子 > 资讯 >

评北路梆子《平城赋》

2017-02-27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嘉
中国晋剧艺术网特约摄影师 安志义/图

2月25日晚观看了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北路梆子《平城赋》。从舞台呈现看,此剧历史跨度大,情节发展快,情境转换快,像一组幻灯片,观众刚和情节有所接触,还没来得及进入,情境早已过去了。俨如生活中的一盒快餐,饭亦匆匆,吃也匆匆。

冯太后在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我对冯太后这个人物也很感兴趣,冯太后被称为“四大太后”之一,但她的故事并不为人所多知,甚至历史上连冯太后究竟叫什么名字都没有明确记载,写冯太后的文艺作品更是少之甚少。冯太后在北魏王朝面临种种积弊困境之时,力主推动的太和改革在北魏历史上是极为重要的,这在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也具有现实意义、镜鉴作用,我认为这个题材是十分独特的。该剧名为《平城赋》,舞台呈现看是主要写冯太后的,但冯太后与剧名《平城赋》还不是特别贴合,平城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当时是北魏的国都,但剧中冯太后的平城所赋之处有什么必然联系,难道仅仅是冯太后在平城主持北魏政权多年这么简单吗?

由于种种原因,该剧的剧本问题较大,也是一个极不适合戏曲演出的剧本。我认为剧本可能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该剧略显英雄史观的倾向。英雄史观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对一个历史人物如何塑造,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历史、塑造人物。英雄史观之所以是错误的,就是因为它从根本上颠倒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要求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而是将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无限的夸大。冯太后尽管是在政期间对推动汉制,尊儒敬佛,班俸反腐起到了推动或者说是决策作用,但这其中也都有北魏群臣集体智慧的结果,而不是剧中所体现的尽是一片反对之声。就拿尊佛来说,历史上虽然当朝有禁佛令,但其实民间人民群众对佛教的信仰从来没有消减,禁令其实早有松动,文成帝即位以后,很多群臣也都建议解除禁佛令,大同云冈石窟也是文成帝颁旨修建的。提倡汉化和班俸反腐,其实也都有人民的呼声,都有北魏政府的集体智慧,该剧以这些政绩来塑造冯太后不是不可以,但是不应该淡化历史和人民群众的作用,当时的冯太后所推行的这些政策如果没有一些大臣与老百姓的拥护是不可能顺利实施的。另有说法,“贪赃满一匹者处死”的班俸制条令是魏孝文帝在位就下发了,据历史学家考证,魏孝文帝的生父对贪腐相当反感,在位时曾下令“贪赃满一匹者处死”,魏孝文帝的这个决定可能有冯皇后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个政绩完全加给冯太后可能有点牵强。

二是人物塑造问题。现在全剧所表现的冯太后都很强势,其实冯太后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来讲,在面对北魏王朝的改制问题难度也是很大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此她肯定有种种弱势的一面,现在全剧没能把冯太后复杂的环境和这个人物的复杂内心挖掘出来,而是仅仅通过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冯太后政治家形象直接了当的对其塑造了,其实如果把冯太后无论是内心、还是所处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在符合历史、尊重历史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挖掘,是会有很大艺术感染力的。现在冯太后在剧中的过度强势,就给这个人物塑造的很权谋化,当权派的形象很鲜明。权谋化其实是封建社会的必然选择,但权谋化是有正能量和负能量之分的。比如孝文帝登基时,冯太后在大殿上的一大段道白与孝文帝的一言不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对比,这也就恰恰显得冯太后对权势的绝对霸控,从历史最终发展角度证明,冯太后对于归政孝文帝是比较主动的,冯太后对孝文帝的培养也是尽心尽力,冯太后在进行全面改革的前期实践中,并没有把孝文帝排斥在外,相反,她倒是尽可能让他参与,所以现在可能哪怕让尽管年幼的孝文帝说几句道白,也要比现在孝文帝的一言不发对冯太后人物形象塑造要更主动、更合适些。

这里又要回到英雄史观的问题,权谋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辅助的,是很有限的,权谋不是精华,是糟粕,推动历史社会基本发展的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顺应这种要求的国家政策。对于冯太后的人物塑造,不应该让冯太后自己和对立面唱独角戏,而是应该多体现历史中老百姓对冯太后政策的呼声,以及老百姓和一些群臣对冯太后的正面评价,冯太后这个人物也应该多表达对历史中老百姓呼声和想法的关切,这样的冯太后可能会更加有血有肉,更接地气。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同英雄史观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是不是要承认或否定个别杰出人物的作用,而是在于如何回答谁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力量。其实,我们今天来看冯太后,她不是绝对意义的独裁者,她所推行的一些改革不是独裁的改革,而是历史的推动者,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改革,符合人民呼声的改革。如果我们过度淡化历史中人民和社会对政治发展的要求,而将冯太后当成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来塑造,冯太后可能就有点贪天之功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是允许争论的,但究竟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历史作品。我们这部戏很明显是一部历史题材正剧,而不是像电视剧《锦绣未央》,是根据历史虚构的历史故事剧。

以上都是一些从历史剧题材创作观上的一些想法,第三个问题更多是从艺术上的考量,就是该剧的贪大求全。一部戏就想展示冯太后的传奇一生,可以说是贪多嚼不烂的,冯太后一生只活了49岁,但该剧就把冯太后从宫俾、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四个不同身份的阶段都说到了,历经了四位皇帝,像是一曲历史的流水,只是给人展示了一个极为笼统的冯太后的形象,这样的叙事方式也就恰恰局限了不能把冯太后很详细的铺开,这个人物也没有任何能够深入人心的体现,这个笼统也是对这个历史人物本身有损伤的,对艺术性、戏剧性也毫无建树,没有思想感染力,也没有艺术震撼力。现在全剧最具有戏剧性的故事可以说就是冯太后大义灭亲的那段戏,但从观众反映来看,大家没有被感动。由此该剧的冲突矛盾、戏剧性的核心则显得不突出,审美思想价值也不很深刻。其实,该剧有很多具有戏剧性的点,不是没展开,就是没深挖,比如冯太后要更改祖制时和朝中权贵元老的冲突,这个冲突没有发展成戏剧性,真正的戏剧冲突其实就是社会性的冲突,在此也就是不同势力的冲突,但就是因为贪大求全、篇幅所限的问题,造成了无法展开的局面。可能对一个历史人物的戏曲创作来说,通过事件的选取,进行以小见大的描述方式更符合戏曲艺术,像电视剧一样写一个人的一生是很难写得通透的。

一般的舞台呈现是满足不了该剧这样快的情境转换的,该剧的导演手法运用了很多,可见导演之功力,也可见导演对剧本问题的尽力挽救之情。该剧的舞美比较敷衍,只有一道布景就是云冈石窟的佛像,在剧中的前一段戏中云冈石窟还没开始修建,剧中也提到了修云冈,所以该剧灯光也用了很多的背光极力掩盖布景 ,防止穿帮。该剧目前的灯光,可能就是受到了舞美布景的限制,不敢往景上打光,由此全剧强烈的灯雾,也极让人视觉疲劳与反感。

该剧的音乐唱腔设计是雅致的,也如该剧题材所要求,具有地域色彩和草原文化的音乐符号,但也存在着一些本剧种音乐特色淡化的趋向,北路梆子“慷慨激昂不寻常”的唱腔艺术特色可能有点欠缺。

北魏冯太后在历史上是非常传奇的人物,临朝听政近达20多年,她与北魏孝文帝共同主持的太和改革,是我国封建社会一次卓有成效的改革活动,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文明程度的转化,推动了北魏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民族的融合发展。一部《锦绣未央》的电视剧使并不鲜为人知的冯太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可见冯太后其人是有其独特魅力所在的,由此也衷心的祝愿北路梆子舞台所呈现的冯太后形象能够更加的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让冯太后形象能够在北路梆子的舞台绽放光彩、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