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美,是这样炼成的 ——《杜近芳口述实录》读后

2020-08-07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刘连群

一本好书,往往能唤起人沉积多年的个人记忆和感受。本文的题目就源自读新近出版的《杜近芳口述实录》时的往事灵光一闪,使那20多年前的一个美好瞬间倏忽又呈现于眼前。

记得是1994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杜近芳老师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名剧《凤还巢》,我去后台办事出来,走到侧幕边的上场门处,恰逢杜老师饰演的女主人公登场,只见那女子的侧影,款步轻移,腰身微俯,从容地垂下长长的雪白水袖,又看似柔婉实则蕴含内力地收回来,那份雍容典雅,被迎面耀眼的聚光灯拥裹辉映着,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当时的距离和角度,使我好似目睹慢镜头般看那身段的起承转合,举止间恰臻妙境的节奏和韵律真是美不可言,至今回想起来仍感鲜活如初。

当晚印象之深,曾令我写过一篇短文《在后台看戏》。“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位杰出表演艺术家的舞台创造,确实也如一尊成功的塑像,从哪个方向注视,都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动。

杜近芳是当代享誉海内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她师承有自,博采众长,于多年来京剧舞台以“男旦”为主的历史背景下,一直致力于追求“以女性身份表现旦角之美”,精心塑造了众多绚丽多姿、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铸就了清新俏丽、个性鲜明的表演风格。《杜近芳口述实录》一书,通过真切、翔实而又形象、生动的往昔追忆,回顾了其贯穿着时代变迁的艺术人生历程。

对于真正的艺术家而言,艺术和生命从来都是一体的。杜近芳“为戏而生”,同时也和一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全书前面的《我的一点感想》中,杜近芳对自己曾有一个“四世论”的总结,谈到其“生于乱世,长于治世,成于盛世”的经历感受。“乱世”出生的不幸是无法选择的,1932年杜近芳甫一出世就被抱养,不幸中的幸运是来自养父梨园家庭的善待抚育,使她受到了早期的艺术熏陶,3岁练功,6岁就能登台演戏了。更难为可贵的是,12岁便得以到业内有“通天教主”之称的王瑶卿先生身边学艺,大师亲授“小学生”,为她奠定了受益终身的艺术根基。1945年,杜近芳正式拜师王瑶卿,后经恩师致函亲荐,在上海又拜于梅兰芳先生门下。

王瑶卿慧眼识才,对当时可能年龄最小却灵气十足的弟子杜近芳,确实眷顾有加。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天津著名票友杨慕兰女士家中,曾见过王瑶卿的手书信札,信中拜托对初次到津演出的弟子杜近芳给予关照和扶持。杨慕兰出身名门,演戏用名“近云馆主”,与京剧名伶交往甚众,在京、津两地专业和票界深有影响。此信和“口述实录”书中的记述彼此查对,可知手稿应是写于1949年,17岁的杜近芳搭“四大须生”之一杨宝森先生的宝华社,第一次于津门亮相期间。

不幸与幸运交错相间,杜近芳早年艺途的起点还是比较高的,但“乱世”的伤痕又非轻易可以平复。今人恐难想象,即使身为王、梅两门的亲传弟子,彼时在舞台已然崭露头角的杜近芳却还不是“自由”之身,只因当年养父家境窘迫,曾以一纸“关书”(旧时进戏班学艺时订立的一种契约)将杜近芳“写”给了戏班的封建“把头”,从此演戏的收入便横遭后者盘剥。这一“乱世”遗害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治世”才予废除,“卖身契”付之一炬,为杜近芳开启了彻底改变命运的新的人生起点。

京剧《白蛇传》剧照 杜近芳饰演白素贞

此后,她加入国家剧院,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等众多名家合作,开拓进取,传统名剧群星荟萃,相映生辉;新编剧目编、导、演强强联合,佳作迭出。“口述实录”一书对杜近芳在“盛世”的代表作《白蛇传》《谢瑶环》《柳荫记》《桃花扇》和现代戏《白毛女》等的表演创作过程,及其在梅兰芳大师的亲自指导下,于实践中对梅派名剧《宇宙锋》《凤还巢》《霸王别姬》等的不断锤炼加工都有详细忆述,极具艺术保留和传承价值。书中另一浓墨重彩的亮点,则是对杜近芳出国演出盛况和轰动效应的记叙,因其到访而在欧美、拉美几度刮起的“京剧旋风”,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的独特风韵和无穷魅力。这些内容,让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观众、老读者,得以重温京剧演出的黄金岁月,种种美好记忆对青年一代特别是剧坛新人,则有助于加深对京剧继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的了解,从中感悟老一辈艺术家承前启后、奋进不已的艺术精神。

“口述实录”整理了杜近芳多年来不负时代、师辈厚望,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自强不息的艺术足迹,直到上世纪90年代,在京剧“音配像工程”中,已年过花甲的她依旧锲而不舍,身体力行。她有16出戏的演唱录音被列入配像剧目,她坚持自己为其中的4出代表作配像。为再现其盛年时演出唱、念、做、打繁重的《白蛇传》一剧的风采,杜近芳重新恢复练功,激烈动作的震动曾令她两眼先后眼底出血、视力受损,医生警告她有失明的危险,她却仍不肯放弃,短期治疗休养后又继续投入排练,硬是这样,从1997到1998的两年间,尽善尽美地完成了任务,剧组上下无不为之深深感动。录像播出后广受赞誉,之后她又不辞劳苦地精心指导学生们配完了余下的入选剧目。

《杜近芳口述实录》一书的内容是丰富而厚重的,同时读来又真切自然、朴实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这首先归功于老艺术家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对多年往事的超强记忆力和绘声绘色的表述,也得益于青年学者张正贵、陆蕾在采写过程中,对口述人语言风格个性化的精心保留,这是很见文字功力的。多年来,我在演出、晚会、电视访谈等活动中,和杜近芳老师时有接触,近一时期参加“京剧电影工程”剧目研讨和春节前探望老艺术家,与杜老师相聚的机会又多了些。杜老师艺术造诣精深,思维活跃又善于思考,谈话间开朗、亲和且不乏风趣和幽默感,是一位极具个性的老艺术家。收到她题赠并委托正贵君寄来的新书,读时似听本人一路娓娓道来,深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亲切感。书中对舞台上下许多细节的生动忆述,令人过目难忘。如杜近芳初见王瑶卿时二人爷孙般隔代人的“怪问怪答”,小女孩一派率真,童言无忌,却又句句在理,见多识广的老先生忍俊不禁,刮目相看,由此以“笑宝”呼之;后“笑宝”得恩师嘱拜梅兰芳学戏,却先要求恩师写下继续教自己的“保证书”,令人忍俊不禁又颇感动。年轻时的杜近芳搭班不怵阵,遇强则强,被多位艺坛前辈名家半是赏识半带“抱怨”地称之台上“咬人”;作为王、梅两门弟子,她钦慕筱派创始人于连泉的眼神功夫,并把向于先生讨教来的面部化妆诀窍转告师父梅兰芳;还有去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长途列车上,她利用中途火车停靠的短短间歇,在车厢通道温习“下腰”“前桥”等腰腿功,巧逢程砚秋先生,又得其演唱时尾音“收韵”的技巧点拨等等。一段段鲜为人知的逸闻轶事,妙趣横生,又尽显人物个性,耐人寻味,相信这些记述也会激起广大戏曲爱好者与普通读者的浓厚兴趣。

80多年的艺术人生,洋洋30万言的忆述文字。在成稿后期,口述人和采写者五易其稿,交叉往复地审读斟酌,如此严谨、一丝不苟,终于完成了一部兼具思想性、专业性和可读性的长篇口述实录。

这不禁让我联想起杜近芳“四世论”最后的“流传后世”,那是老艺术家毕生的奉献和追求。古人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体现在舞台上的每一个美妙瞬间,也蕴含于书中的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