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资讯 >

寻找回来的记忆——国内首部抗战解密话剧《谍杀》的台前幕后

2015-06-08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杨 彧
话剧《谍杀》剧照 炬大鹏摄
    4月24日至25日,太原解放纪念日,太原市话剧团大型抗战题材话剧《谍杀》在青年宫演艺中心试演两场。5月4日至6日,在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后再度上演,国内多位知名演出商应邀前来观看。6月,该剧将应第6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的邀请,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剧目展演。

作为国内首部抗战题材解密话剧,这是太原市话剧团近年来投入人力、物力最多,酝酿时间最长的一部力作。与时下众多抗日雷剧不同的是,它取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这是一段寻找回来的记忆。用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将它呈现出来,让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记住这段沉痛的民族记忆,是我们的责任。”该团团长韩林说。

【在求证中寻找一段尘封的历史——从同名小说到搬上话剧舞台,酝酿3年】

2012年4月的一天,韩林接到了著名军旅作家、《解放军报》记者沉石大校的一个电话:“我有部可以拍话剧的本子,看你们感不感兴趣?”

沉石所说的本子是他的新作——《谍杀》。这位以纪实文学见长的军旅作家,曾出版《黑色马六甲》《血色腾冲》等军事、解密题材作品。为了完成《谍杀》,他花费5年时间,从故纸堆里发掘真相,赴晋冀豫等地实地走访。他说:“一直以来,八路军总部被日军偷袭、铜家岭惨案以及8000人惨死十字岭等事件,或是被八路军军史所忽略,或一带而过。日军刺杀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的历史直至近年才得到官方全面解密。”

《谍杀》以小说的形式将这一不为人知的往事率先记录下来。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以太行山为根据地,发动百团大战,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重创日寇。为此,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下令制定“C号作战计划”,数次派出精锐人马寻找八路军总部,伺机对彭德怀进行暗杀,这一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

拿到这本书,韩林只花了两天的时间便读完了。“日军甚至把特务派到了彭德怀的警卫员身边,这不是虚构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史实。”她说,国内话剧舞台上还没有一部解密类题材的话剧,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舞台表现力很强。去年岁末,这部戏被列为太原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重点剧目正式启动。

今年春节期间,全团演职人员人手一册原著,在品读中了解历史,揣摩人物。与此同时,沉石与北京人艺年轻编剧曹熠着手进行剧本创作。他们打乱小说原有的叙述结构,从繁杂的历史事件中,梳理出最重要的人物关系,找出最富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五易其稿。

3月16日,《谍杀》剧组亮相,进入全面排练阶段。

【在挑战中寻找最好的戏剧表达——把文字变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历时40余天】

“现在话剧不缺形式、不缺钱,缺少的是内容。40天的时间,这部戏就要‘立’在台上,是一场很大的挑战。”曾执导过《高山上的花环》《日出》《原野》等剧目的国家一级导演王延松在开排仪式上说。

最大的挑战是历史的生疏感。参演《谍杀》的20多位演员都是市话剧团近几年自己发掘、培养的本土演员,这些80后、90后举手投足根本找不到感觉。为此,王延松带领演员们深入太行山,重走沉石的勘察线路。秀美的太行山、吊诡的十字岭,喝着砖壁村香甜的小米粥,听老人们讲述70年前的往事,他们获得了激情与灵感。

在40多天的时间里,王延松带领演员们不分昼夜加紧排练,从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点点地细抠,有时他就趴在地上给演员说戏。“这个选题本身就带有很大的纪实性,所以历史本身的语言已经足够精彩和撼动人心,不仅唤醒了戏剧人的记忆,同时也唤醒着整个民族的记忆。”王延松说。

尽管没有一个明星大腕出演,但这台剧甫一亮相就有大剧的范儿。除编剧、导演外,舞美、音响、灯光、服装也都出自国内业界高人之手。

一位著名的舞美大师说过:好的舞台应该是空的。《谍杀》的舞美追求抒情大气,整体设计具有西方歌剧的味道。一开场,巨幅纱幕上,敌机盘旋、子弹飞梭,重磅出击的声光电将人们一下子拉回到了70年前的岁月。随后纱幕缓缓升起,远景是手工绘制的巨幅画幕,太行山层峦叠翠的秀美风光为凝重的战争题材剧增添了一抹亮色。

整台剧分为8个场次。谁是“毒蛇”?“蝴蝶”又将怎样行动?层层悬念环环相扣,一一解开。最终,敌人的阴谋被粉碎,八路军战士的身影定格在两米的悬空高台,铿锵誓言激越回响:“就算我们牺牲在这里,我们也完成了任务,人民会记住我们的。我们的身后是巍巍太行,是中华儿女,是誓死抵抗日军侵略的八路军!”将整个演出推向高潮。

此时,纱幕落下,缓缓地打出几行字,这是彭德怀写给冈村宁次的一封电文:“……我彭德怀个人生死毫不足惜,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八路军将为人民解放继续战斗在华北大地、太行山巅……直到胜利的那一天。”紧接着,纱幕上出现一份长长的中国抗日战争阵亡将领名单,历史再一次撼动了观众的心灵。

解放军报记者曹慧民在并采访《谍杀》后这样写道:剧院是一个民族当众进行思考的场所。唤起历史记忆,需要多种艺术形式接近历史、沟通历史,甚至抵达历史的痛点、冰点和盲点。

【在坚守中寻找飞翔的翅膀——常年多半时间在外演出,在演剧目16个】

近几年,国内话剧演出市场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北京,各种戏剧制作机构不断推出多样丰富的戏剧,上海现代戏剧谷更是搭建了戏剧产业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在国内同行眼中,太原市话剧团是为数不多的、表现活跃的市级剧团之一。

成立于1960年的太原话剧团先后排演了上百部话剧,题材涵盖历史、战争、都市及国内外经典名著等。2009年,作为全市唯一被完整保留建制的文艺团体,剧团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然而,全团50多人蜗居一处面积仅800平方米的老旧院落里,且家底薄,留不住人才,甚至连个像样的排练场也没有,靠什么闯市场?他们时刻坚守一条底线:不低俗、不媚俗、不庸俗,在搏击市场风浪中羽翼渐丰:

大型青春励志剧《疯狂的疯狂》曾在一年多时间内全国巡演130余场,当年入选“山西十大文化品牌”;现实主义题材话剧《饭局》在京首轮5场演出场场爆满,当年荣获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建党90周年献礼剧目《信仰之光》感人肺腑,再度捧得“金狮奖”……与北京儿艺投资组建太原京演儿童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红孩子》《身体的秘密》等;根据英、法经典名剧改编的都市幽默喜剧《非请莫入》《遭遇奇葩》等,得到了不同年龄观众的喜爱。

4月24日,《谍杀》演出结束已近10点,而演员们连妆都顾不上卸,开始为第二天上演的《绿野仙踪》走台。“我们团常年有多半时间在外演出,在演剧目有16个,每个演员身上分担着10来个角色,演员人人在状态、剧目随练随演。”太原市话剧团党支部书记李春裕说。

这是市场倒逼出来的,更有一份太原市话剧团自上而下的自省和自强。他们深知,不能坐在剧院等观众,既要传承经典,弘扬主旋律,还要关注当下生活,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观众需求,让更多人体验戏剧的魅力——《谍杀》刚刚出炉,下一部原创剧目已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