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资讯 >

观话剧《甲午祭》之看法

2017-05-22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嘉

2017年3月3日晚,观看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西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甲午祭》,该剧由卫中编剧,吴晓江导演。首先,我认为这部戏舞台呈现是精良的,尤其是该剧的舞美,从历史角度较为客观、宏观的营造出了历史气氛,清王朝的腐朽无能、大厦将倾从布景、道具上都体现出来了,下关谈判时平台的高低运用也对谈判桌上的主动被动很好的进行了凸显,舞美中记录着甲午战败的文字,很好的突出了该戏《甲午祭》以“祭”为中心的表达诉求,写意的舞美与剧中写实的多媒体投影运用结合,虚实相间,使投影为不同历史空间的呈现提供了便利剧中演员的表演很赞,全剧的服装也让我很喜欢。

甲午战争距今已经过去了120多年了,可是我们今天依然在回顾追问这场战争,甲午战争让面积狭小的岛国日本打败了幅员辽阔的大清,这样的战争无疑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中华民族的剜心之痛,在甲午战争具有很多历史争议的情况下,这部戏是十分难搞的,尤其是如何评价历史,如何表现历史,这就会给该剧的艺术性制造很多的困难,比如戏剧的冲突矛盾,都无法仅仅单纯的从艺术性上考量,而是在一字一句上,都处处存在着对历史人物功过评价的公正、严谨的衡量,正如该剧,该剧的矛盾冲突其实就是历史上的矛盾冲突,并没有很大的虚构成分。

戏剧,应是给予人一味的良药,但甲午战争却又恰恰是中华民族血泪交融的一道疤痕,该剧以祭奠历史的出发点,在伤疤上让人思考,让甲午之战叫人反思,以史为鉴,以史为“药”,以哀鉴之,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其实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甲午战争之后,正如剧末所指,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之战,但也是一个砥砺中华民族觉醒的开始,尽管大清朝最终还是灭亡了,但自甲午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的各个阶层都在奋起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甲午战争之后中华大地可以说是风起云涌,前所未有的唤起了民族精神。现在的新中国也正在奋发图强的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路上,今天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历史镜鉴的启迪,甲午战争给予我们的教训和镜鉴作用,仍然将会是深刻的。

但是,如何正确的、更好的发挥与体现历史的镜鉴作用,正确认识历史,表现历史,再现历史十分关键。上世纪六十年代,学术界就曾开展过关于历史剧的大讨论,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曾提出“历史剧既是艺术,又是历史”,著名红学家李希凡曾提出“历史剧是艺术而不是历史”,历史证明,这些说法都是片面的。对于不同历史剧的历史含量不能搞一刀切的要求,而是要看这部历史剧是什么类型的历史剧。历史故事剧、传奇剧、戏说剧等等,都允许在历史上进行适当的、符合历史观的虚构,但对甲午战争这种题材和该剧的舞台呈现来说,很明显这是一部为讲历史的历史正剧,所以就要以更严格的历史观来审视要求。历史剧中如何表现历史,尤其是这种特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还是要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其实作为甲午战争这样的历史事件、这样的文艺题材来说,不是艺术性上要求我们怎么样塑造这个人物,怎么样把人物塑造的更好,而应该是哲学、历史上要求我们怎么对这个人物进行塑造。作为一个历史正剧 ,只有正确认识李鸿章、慈禧这些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在此前提下才足以支撑我们在历史正确的情况下在艺术上之追求的成立。所以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来说,只有历史真实了,艺术才会真实,否则这部剧就会在歪曲历史、篡改历史的体现下被以诟病甚至批判。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文艺作品中的渗透是文艺评论中衡量作品历史观中所极为警惕的,文艺作品中对特殊历史人物的艺术塑造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艺术创作,就经常存在着唯心史观的侵蚀,以使观众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产生扭曲或者颠覆。“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不能正确认识历史的国家,不能正确表现历史的文艺,都会是危险的。历史剧不应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藏身之地、染指之所。

李鸿章在历史中是功过不一的,在甲午战争上也是有多面性的。如何客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要正确的、全面的认识李鸿章。现在全剧描写的李鸿章重心主要在上关谈判部分,李鸿章作为清朝政府的代表,他的谈判结果是清朝政府同意且催促的,不是擅权的,如果不是李鸿章,签字的代表也会有张洪章、刘洪章,李鸿章在最终《马关条约》的签署上是尽了力的,当时无论谁与日本人谈判,都将被迫割地赔款,但李鸿章尽力减少谈判损失,极力争取国家最大利益,减少赔款,这个是李鸿章比较积极的一面,当然李鸿章在除《马关条约》外的其他决定和条约签署是否具有“卖国”行为与此另当别论。但是该剧的问题是,在主要描写了李鸿章《马关条约》谈判外,淡化了李鸿章的过失之处,对李鸿章之过轻描淡写、草草了事或未能全面呈现,这就存在了对李鸿章这个人物断章取义、截取美化的问题了。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一事上并非无过,其过大不在于条约的签署,而在于对待战争的失误,误国之过不比卖国的错误小。在甲午海战之中,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虽对日本有警惕之心却无洞察其狼子野心之预见,对北洋海军治军不严导致军队腐败、军纪涣散,为了政绩对慈禧太后和皇帝夸耀北洋海军的战力强盛,为了讨好慈禧,同意了以海军经费修颐和园,这就造成了北洋舰队实力的极大损害。黄海海战之后,存在保存实力之心,李鸿章一度主和,对日本帝国的狼子野心心存幻想,一直寄希望于国际调停,避战自保,信奉武器决定论,给敌军示弱,让日本乘胜追击,导致战局十分被动,作为北洋水师的统帅,下令舰队坚守不出战,丧失制海权,这之中都有李鸿章的一些失误在其中。但该剧明显都淡化了李鸿章这些具有失误或者具有个人私欲性质的历史事实,仅仅很表面、简单的讲述了北洋水师官兵拼死抵抗,难御强敌的情况,没有详细阐述甲午战争失败的复杂性与本质面目。包括光绪与翁同龢的主战派,和慈禧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或者以图议和保障自己过六十大寿的私欲主张,慈禧与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清廷内部不同派系的不统一性,派系之争,都对甲午战争的结局造成了影响,全剧都没有过多的描写这种战略背景。这其中将复杂性问题简单化,多方面问题单纯化,夸大功劳而掩盖过失,不失存在着对历史随意裁剪,断章取义,选择性再现历史和塑造人物,不能把人物功过的多面性展示,就造成了对李鸿章、慈禧的人物美化问题。

当然,这可能也不是作者故意而为之,可能是剧本篇幅所限和演出时长的问题,但的确没能很全面的交代了甲午战争,没能很多面的体现了历史人物的完整性,而这样选择性的叙事,也自然而然会影响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的表现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到了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文艺作品面对历史与艺术关系的处理之时,需要正确认识两者间的关系,做到有机统一,做到“本质不虚,细节不拘”。尤其是甲午战争如此重大的历史题材文艺作品,更应慎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精神领导,时刻警惕、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