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资讯 >

梅兰芳:漫谈创造人物

2020-04-05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梅兰芳
梅兰芳先生

我觉得同样是青衣戏,在表演方面却不能完全一样,像《武家坡》的王宝钏和《汾河湾》的柳迎春,都青衣应行,扮像、穿戴大致都是相同的,剧情也差不多。过去有些演员往往把这两个角色演得一模一样,这是不妥的。王宝钏是丞相之女,柳迎春是员外的女儿,两个人出身不同,所以王宝钏的动作就要比较庄重一点,沉静一点;演柳迎春就要比较洒脱一点。怎样表现它的不同呢?我想举几个例子。演老派青衣的不常露手,而我们演柳迎春可以常常露手,因为有许多动作是必须要用手的。除了手之外,脸上的表情也有区别,王宝钏的脸上不能常常露出笑容;柳迎春就可以不受这种拘束,可以洒脱一些。在动作方面,柳迎春就在说明一只鞋的误会时,拿起宝剑就要抹脖子,坐在地上哭着喊着什么“我再也不敢养儿子啦”……这些动作在王宝钏身上是不会有的。这是因为她们两个人的家庭、环境都不同。王宝钏一看见薛平贵的印,就认识这是虎头金印,是王侯的印信。但柳迎春却把薛仁贵的印当成一块生黄铜,要拿去换柴米。这虽是一句逗哏的话,也附带说明了柳迎春没有见过印信,所以在表演上要有这样一点差别。《汾河湾》这出戏是生旦戏,老生、青衣是同样重的。过去我常陪老先生演,几位老先生都各有长处,但我以为谭鑫培老先生演来最为传神。如“闹窑”一段,夫妻久别重逢,柳迎春急于要知道丈夫做了什么官。而薛仁贵一上来偏不说实话,从马头军引起马头山、凤凰山的争辩,薛仁贵完全是逗趣的举动,故意造成一种曲折。先说假话以后再说出实括,好让柳迎春格外的高兴。谭鑫培老先生在这些地方演得非常轻松,很合乎人物的心情。薛仁贵和柳迎春二人有两次吵嘴,薛仁贵先是假吵,后是真闹,因为他看见那只鞋了。这里面如果假吵做过了头,和后面的真闹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谭先生是把前后两次不同性质的吵闹分得非常清楚的。柳迎春在这两次吵嘴中也是不同的,和薛仁贵相反,她先是真吵,后来是假闹,借鞋来逗薛仁贵。我受了谭老先生的启发,在表演上也采用了轻松的手法。

梅兰芳《汾河湾》剧照

花旦戏我只学了昆曲“闹学”的春香和“佳期拷红”的红娘。这两个人物虽然都是丫环,但她们的年龄、性格不同。春香是十三、四岁的小丫头,只陪着小姐念念书,逛逛花园。演春香只要把她的天真活泼演出来就行了。红娘的事情就多了,她在莺莺和张生恋爱的过程中起了推动的作用。这是一个有热情、有勇气、有智慧的人物。单拿天真活泼来表现她是不够的,要突出她的聪明、伶俐、爽快、老练。现在我谈谈《穆柯寨》和《抗金兵》。穆桂英和梁红玉都是刀马旦应工,扮像也都差不多,都戴七星额子、插翎子、披蟒扎靠,但在表演上不一样。穆桂英是山寨大王之女,年纪又轻,阵前遇到满意的对象,双方发生一段恋爱的故事,所以要表现她的天真、活泼、聪明、勇敢。梁红玉是一个抵御外寇、保卫祖国的统兵女元帅,一出场她的身份就要和穆桂英不同,除了刻划她的忠诚、英勇、智谋之外,尤其要着重表现她的稳重老练,才合乎元帅的身份。演梁红玉在武打时,如果用了过多的鹞子翻身、挺矮的卧鱼等,这对梁红玉的身份是有损害的。穆桂英用这些身段是可以的,但在动作上也还要简炼一些。

梅兰芳《抗金兵》剧照

同是一个人物,因年龄的变化,在表演上也应不同。《穆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和《穆柯寨》中的穆桂英就不能相同。这两出戏中穆桂英相差三十多年,一个是十七、八岁,一个是五十多岁。穆桂英早年的天真活泼的样子在“挂帅”中就只好收起来,而换上抑郁沉静的样子。

在《穆桂英挂帅》第一场“乡居”中,穆桂英已经退隐很久了,应当塑造出她是一个家庭妇女的形象,梳大头、穿帔、是青衣的打扮和举动,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归隐的女英雄。第三场是披蟒扎靠;完全是刀马旦的形象、动作,但是,应该表现出穆桂英老练沉着的英雄气概。就是中间“接印”一场,穆桂英是青衣的打扮,接印后的一段思想活动不大容易表现。是家庭妇女的形象,但要表现出临阵杀敌的元帅的威风来,就不简单了,在唱腔、音乐、服装各方面都要调和起来。在这方面我们下了不少的功夫,经过仔细的研究,并且一改再改,才安排得比较适当。

这出戏主题是穆桂英不愿挂帅,反映了宋王朝的刻薄寡恩;又从穆桂英的愿意出征,表现了她的忠勇爱国的精神;但剧中穆桂英的转变似乎嫌太快了些,角色的情绪还没有培养成熟,创造出来的气氛也就不够饱满。我的体会是这位女英雄究竟是二十多年没打仗了,豁然之间千斤重担压在她的肩上,如何作战?她一定要先考虑一下。所以这里一定要加一段戏。有一天我看河北梆子青年跃进剧团演这个戏,表演这一段戏时,演员有一个左右两冲的身段,很快就给了我一个启发。我联想到了老戏《铁笼山》《史文恭》中人物考虑问题的身段,我就大胆地采用了“九锤半”的锣鼓,配合了舞蹈表演。“九锤半”是武戏中常用的锣鼓。我现在用在青衣的身上,我演了几十年戏,还没有过这样的动作、表情。动作上比青衣放大一些,比刀马旦又文静一些,用这种方法把两种行当融化在一起,又不要使观众感到不调和。这一段的表演我现在还不够满意,还要不断提高。剧团里的李春林老先生告诉我,穿帔不要拉山膀,用跨虎、卧鱼等身段时也不要太过于武气,我按他的意见取消了一些身段,两冲我就利用了豫剧的动作。

梅兰芳《穆桂英挂帅》剧照

在佘太君的劝说下,穆桂英答应挂帅出征。太君去为她聚将击鼓,台上只剩下穆桂英一个人。她又在考虑了,这时唱了一段“散板”:“一家人闻兵报雄心振奋,穆桂英为保国再度出征。二十年抛甲胄未临战阵”,这一句唱完后做考虑问题的身段。最后想到三关无人,决定出征时,再唱“难道说我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唱完一背手,听到鼓声,激起她振奋的心情。下面就是抱印,这时感情是兴奋的,唱出“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的豪语。抱印的抱法采用了一些“青石山”的抱印动作。以下的戏就容易了,完全用刀马旦的动作。有人建议后面应加一些武打,但我考虑到打也打不出什么名堂来,索性还是不打好,让观众自己去想像,穆桂英桂帅后一定是胜利的。

(在中国戏曲学院表演艺术研究班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曹其敏整理)